青海省联合开展皮蝇蛆病在家畜和野生动物间的流行及病原分子生物学分类研究

13.09.2016  13:40
  9月9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与日本宫崎大学合作完成的“皮蝇蛆病在家畜和野生动物间的流行规律及病原分子生物学分类研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进行成果评价,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引进了皮蝇蛆超微观形态学电镜扫描技术,通过对黄牛、牦牛、藏羚羊和高原鼠兔感染皮蝇蛆病病原三期幼虫微观形态、分子鉴定、贝叶斯法系统发生分析和Beast分化时间估算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明确了本研究中的4种皮蝇蛆是4个独立种。首次对青海4种皮蝇蛆COI基因单倍型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4种皮蝇蛆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COI数据集进一步分析发现牛皮蝇和中华皮蝇群体间在各自地理区域存在显著的遗传结构(P<0.001),并且群体内的分化高于群体间的分化;地理结构检测发现牛皮蝇和中华皮蝇由于生境喜好和扩散能力的差异而导致群体遗传结构的不同;种群历史动态检测发现牛皮蝇和中华皮蝇种群经历了突然扩张事件,主要都在晚更新世(late Pleistocene)期间发生的扩张,为今后青藏高原皮蝇蛆病流行病学监测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建立的牦牛皮蝇蛆病隔年防治技术,是一种新的低成本、省时间、省劳力、操作简便的防控技术,其防治效果达到97.5%。培养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各1名,发表SCI论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