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科技创新扶摇直上
科技支撑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攻克了难开采固体钾矿技术的突破,使固体钾利用率≥85%,实现了“再造1个察尔汗盐湖”;
成功研制出680MN多功能压机并挤压出长度为世界第一长度的P91无缝钢管;
320MWp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填补了国内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空白;
研制开发了数控重型卧式车床系列、数控轧辊机床、无心车床系列、卧式加式中心、数控曲轴成套设备系列、数控花键铣床系列等12种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新产品,“青重牌”车轮车床、重型卧式车床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达到80%、60%;
攻克的2-6英寸蓝宝石晶体生产技术,填补了国有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的空白……
近年来,围绕我省新能源、新材料、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盐湖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轻工纺织及节能降耗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据了解,我省组织实施“123”科技支撑工程项目282项,其中引进消化吸收43项、联合攻关94项、企业自主创新134项、创新能力建设11项;省财政累计科技投入9.9亿元,企业科技投入74亿元,带动企业建设投入777亿元,实现产值974亿元。项目实施后累计取得发明专利454件、实用新型专利458件,制定各类标准190余件。通过项目的实施,攻克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我省的科技产出的数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取得科技成果1814项,较“十一五”增长了63.42%,77.34%以上科技成果达到国内先进以上水平,增长了14. 25%。专利申请6799件,连续三年突破千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2015年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46亿元左右,年均增长34.47%。
如今,科技创新发展的阶梯式科技人才队伍基本形成。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初具规模,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得以彰显。青海科技创新工作正扶摇直上,待势乘时……
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
为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实施“123”科技支撑工程、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后补助试点和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落实等工作,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支持,企业研发投入已占全省R&D经费的67%,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
据了解,我省支持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为重点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已由2010年的41家发展到2015年103家,总产值由2010年的64亿发展到2014年的290亿元。其中,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1年的3.4%提高至2015年的5.9%;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专利申请量占比由2010年的22.43%提高到2015年的65.14%,增加了近43个百分点,企业有效发明专利量较2011年增长139.8%,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并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劲驱动器。
构建农牧区信息化科技服务体系
我省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为契机,面向全省农牧业生产及农牧区社会管理与民生保障,加快构建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以专家团队和科技特派员为技术支撑的我省新型农牧区信息化科技服务体系。
通过建立具有个性化、智能化、精准化的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成功搭建起了以主动推送服务为主的青海省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投入运行,服务平台并涵盖了溯源和电商,把安全溯源和电子商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电商产品可溯源,溯源产品可电商,改变了传统食品质量安全追溯链条短、内容少的现状。据统计,该系统已入驻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近60家,98个品牌,1800款产品,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2000万元。
目前,主动推送平台已覆盖17个县区, 1651个行政村,17.6万户农牧民,25万多公顷耕地,并为1029个涉农协会、企业等经营主体建立了信息服务站。
加强合作与交流,提高基层科技创新能力
我省推动成立了“青海-犹他科技创新联盟”,并开展涉及我省产业发展的中美国际科技合作;建成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推动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科技部建立省部会商机制,组织实施一批国家科技合作项目;推动青海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建立了省院科技合作,开展重大项目战略咨询研究,助力于青海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国家支持、对口支援和促进技术转移对口科技援青新机制。
同时,我省的5个国家级和3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已建成核心区面积达到18.7万亩,引进各类新品种、新技术291项,核心区年产值已达110.6亿元,园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9149元,园区新增就业人数达1.2万人;建立12省(市)对口推进基层科技创新工作的科技援青工作机制,借助兄弟省(市)优质科技资源推进基层科技创新工作能力水平提升;建立厅州会商工作机制,统筹科技资源推动基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省科技厅已分别与果洛州、玉树州、西宁市建立厅州(市)会商机制;启动实施“三区”人才科技专项计划,先后选派1532名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培养217名乡土科技人才;科技富民强县专项实现全省46个县(市)全覆盖。
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格局
为更好地加快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格局,为创新创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众创空间,营造全社会“双创”氛围,我省积极构建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设立5000万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对省内各高校在读两年以上的大学生和毕业7年以内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在青海境内创办企业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给予重点扶持;
依托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及各类特色产业集聚区,构建了一批专业化的众创空间;
研究设立科技企业孵化种子(天使)基金,与社会投资相结合,采取有偿使用和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支持创新创业;举办青海省首届“交行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组织参赛项目218个,涵盖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领域。
通过大赛的举办,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全要素、便捷化、低成本创新创业服务,除为大赛优胜者提供总额为25万元的奖金外,参赛者还与企业或团队达成投资意向协议,其中签约风险投资2家,天使投资1家,战略合作投资2家,银行授信签约2家,科技孵化器与21个参赛者签约入孵。
新型农牧区用能体系正在形成
以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为依托,充分发挥我省特色资源优势,积极构建清洁型经济型农村牧区用能体系。为了解决青海藏区单一的以蓄粪和薪柴为主的用能方式,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准确把握国家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扶持政策,依托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共组织实施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24项,总装机容量89兆瓦,获中央财政建设补助资金18.9亿元,项目涉及光伏电站、户用电源、通讯基站和光伏提水灌溉等工程。
据统计,全省共建设光伏电站93座、户用电源109811套、通讯基站352座和光伏提水系统264套,为解决全省无电地区用电问题提供了科技示范。
通过工程的实施,已经形成了“太阳能综合利用与节能技术组合”的甲乙村模式、“绿色能源综合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集成”的代格村模式、“太阳能主被动利用相结合技术推广”的拉乙亥麻村模式、“与规模化养殖业相结合的热电肥联产沼气工程”的天露循环农业模式、“适于农牧区推广的小型光伏储能微电网技术”的却藏村模式、“都兰县巴隆乡400kWp太阳能光伏提水”的都兰模式、“基于微电网架构光蓄互补的供电系统”的曲麻莱模式……基本解决了我省无电地区农牧民基本生活用电问题,形成了以太阳能光伏、沼气生物质能和被动式超低能耗节能建筑为主要形式的生态、低耗、绿色的我省清洁型经济型农村牧区用能体系。
架起科技创新发展的“高速公路”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组织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809项,省级财政科技投入15.54亿元,年均增长26%;带动社会资本科技投入1145亿元,财政与全社会科技投入之比达到1:73。争取国家项目746项,获中央财政资助经费23.39亿元。专利质押贷款从2012年的300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3.55亿元。并逐步形成以省级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国家资金资助为重点,企业科研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支撑,社会筹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新机制。
同时,我省在主动适应和引领创新发展的新常态中,不断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成国家高新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实验室、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盐湖化工循环经济特色产业集群等3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批准建设2家省级高新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3家、科技型企219家、创新型企业33家;建成省级众创空间20家;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8家、重点实验室6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4个、科普教育基地30个、院士工作站3家、科技活动机构144家;538台(套)10万元以上仪器(设施)入网共享;
成立了青海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三江源研究院、创新发展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院和青海省光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西宁市被科技部列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这些创新发展服务平台的建成为科技支撑我省特色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通畅的“高速公路”,使我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提供有支撑。
科技支撑生态保护与建设实现新突破
我省围绕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流域积极开展生态系统演替机理、退化草地修复治理、生态环境监测、畜牧业优化升级等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和集成示范。
通过国内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明晰了“黑土滩”草地形成过程,培育一批草地早熟禾、同德无芒披碱草等适宜草种,研究提出了退化草地恢复治理技术模式,示范推广面积达2万多公顷,彻底破解了三江源地区“黑土滩”治理难题。祁连山区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效果明显,首次筛选出祁连山区适宜草种6种,研究提出祁连山区天然草地保护与利用及退化草地修复技术新模式。建成了青海湖流域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和利用技术,一批科研成果在青海湖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中得到应用。2015年针对木里煤田矿区种草复绿工程,选择适宜草种,采用复膜种植技术,恢复木里煤矿渣山生态植被,植被覆盖度达65%。(宋翠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