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站上新的历史起点
今日视点:五年,三大“国字号”改革破冰前行;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9%;十大特色农牧业产业带基本形成,粮食产量连续八年稳定在百万吨。
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翻番;全省百万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
站在“十二五”与“十三五”的交汇点上,这一刻,过去与未来接替、承续;这一刻,机遇与挑战并存、同行。
回眸“十二五”,点赞新成就,青海发展看速度。
盘点“十二五”,看青海风雨历程,速度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五年,目睹青海发展新速度,聆听青海发展好声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巨轮的轨迹和亮点愈发璀璨夺目。
这是宏观环境错综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五年。
这五年,青海牢牢把握“奋力打造三区、全面建成小康”战略任务,紧紧抓住有利机遇,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开创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跃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谱写了发展史上新的篇章。
蓄积加速力量,
调整正确跑姿,
夯实快速发展根基
新常态下,专注速度的同时,更要看重转型。转型是发展的机遇,全方位转型升级是快速发展的根基。
青海的发展之路,取决于对转型升级的认识和把握。
“经济新常态不只是速度状态,调结构成重要发展战略。”省政协委员黄文俊说:“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越要把调结构增动力转方式作为主攻方向,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以更好适应和引领新常态。”
黄文俊说:“现在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将来付出的代价必然更大。从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到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从去掉‘GDP论英雄’的紧箍咒,到打响化解产能过剩攻坚战,‘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资源优势,我省把转型升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速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二五”收官之年,我省工业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服务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新常态下,一批批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崛起,青海经济孕育持续向前的新动能。
新的活力正在迸发、新的动力正在聚集,青海经济动车在换挡调速之中,平稳向前。
全省十大特色工业建设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由3.4%提高到6.2%。三大园区要素集聚、规模生产和支撑作用显著增强,15个重大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循环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达60%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9%,资源转换取得重大进展。
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一产稳、二产优、三产增的新态势。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加快发展,十大特色农牧业产业带基本形成,河湟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形成规模,粮食产量连续八年稳定在百万吨。
如果说,“十三五”是向着“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目标做最后冲刺,那么“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跑步前进,无疑是在蓄积加速力量、调整正确跑姿。
播撒创新火种,
点燃新兴产业,
驱动破冰前行力量
“十二五”我省经济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压力加大,而创新则犹如一把火种,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点燃。
创新不竭,动力不止。五年涌动的创新大潮,让创新经济的内核不断壮大,创新驱动也日益持续释放充沛活力。
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步伐铿锵,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五年来,三大“国字号”改革破冰前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改革顶层设计,具有青海特点的“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率先建立。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基本完成,取得阶段性成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前列,市州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大病保险、先住院后结算等服务覆盖全省。
简政放权与职能转变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顺利进行,累计取消和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96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和停征省级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省和市州“两个清单”全面建立,成为保留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
“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来自经济社会的具体进步,更来自顶层设计的宏大布局。”列席政协会议的李晓南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在巩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造坚固而丰沛的“中华水塔”迈出了坚实步伐。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标志着青海生态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扎实推进,节能环保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深入实施。
省人大代表张晓容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见事早、决策准、行动快,加速结构调整,加大改革力度,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积蓄了新动能,为西宁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们在具体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举措,为下一步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回望过去五年,赞美青海改革发展之声不绝于耳。
倾力投资民生,
彰显改革精髓,
群众分享财富蛋糕
全面建成小康,如何理解?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应该是这一“终极目标”最好的诠释。
回望五年,改革的精髓是“获得”。
走过五年,改革给高原人民带来的“获得感”,体现在各个方面。
五年来,省财政累计投入民生资金由“十一五”的1493亿元增加到4649亿元,增长2.1倍,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新增城镇就业29万人,是前五年的1.6倍;累计转移农牧区劳动力563万人次。
这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的五年;是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翻番的五年;也是全省百万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的五年。
44.4万户各类保障房圆了百万人安居梦,50.2万户农牧民住房得到改善,11.3万户游牧民实现定居,藏区县城全部实现供暖。
农牧区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饮水安全、生活用电、客运班车、普惠金融、邮政服务等实现全覆盖,162.4万群众喝上洁净水,65万无电人口用上可靠电,群众生产生活更加方便……民生保障正在向普惠型、质量型转变,各族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省人大代表史超说,过去几年,全省民生建设铿锵推进,最漂亮、最安全的建筑是学校,最先进的医院,最方便的交通,更满意的收入,日益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普通老百姓的民生幸福愈发彰显,我们目睹着越来越美的人居环境和不断加快的脱贫致富步伐。
五年来,全省经济总量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人均生产总值、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居民收入增幅等走在西部前列,极大增强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谱写了青海发展史上崭新的篇章。
走进“十三五”,青海面临一个个挑战和抉择:多重压力下,经济如何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结构调整,如何走出动能转换、增速换挡?民生发展,群众如何更好地分享财富蛋糕?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实现“131”总体要求,把青海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十三五”规划给出了答案。
新征程就在脚下,新目标催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