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青海篇:在生态保护优先中走出绿色发展之路
青海新闻网讯 对青海而言,生态环保不仅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同时也是重大经济问题、重大政治问题、重大社会问题,不仅事关改革,也事关发展。
生态优先,发展之要。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青海,只有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相得益彰、互为促进,“产业强”“百姓富”与“生态美”才能同频共振。
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线,青海必须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来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工作重心转移,加快构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百姓富裕的有机统一。
转型升级,绿色崛起。满腔“绿色情怀”的大美青海,依托独一无二的生态资源优势,在生态保护优先中不断淬炼,努力走出了一条将生态资源优势持续不断转化为绿色经济的特色之路。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是青海的必然选择
高原生机盎然的季节又一步步走来,放眼青海大地,绿色一天天多起来。
从生态保护优先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大地,天蓝地绿水清的好生态如何传承保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青海怎样先行示范?
行走在高原大地,草木馥郁,青绿满眼,花香扑鼻,空气清新,让人时常忍不住来个深呼吸。
行走在三江源区,雪山、冰川、湖泊、草甸、森林、野生动物,构成为一幅幅自然天成的绝妙风景,置身其中,拥抱蓝天、绿树,尽享大自然的美妙恩赐。
生态资源如此之良好,发展潜力如此之巨大。与发达地区比GDP、比经济实力、比发展水平,青海的差距不言而语,但比特色、比生态,青海则有自身独特优势。
“中华水塔,三江之源”——“大美青海”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金字招牌,离不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我们的目标,生活富裕但环境恶化也不是我们的追求。在转型升级与合理增长之间,能否找到一个黄金平衡点,从而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答案是肯定的。
毋庸置疑,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中华水塔”、“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青海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同时,青海又处于青藏高原复合侵蚀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雪线上升等生态问题极难修复。因此,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成青海的必然选择。
“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并不是降低对发展的要求,更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在绿色、低碳和循环的道路上推动更高水平的发展。”我省的决策层透过层层迷雾,清醒而坚定地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抉择。
从资源开发向新能源、新材料转型,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今天的青海,无论是着眼于新老环境问题交织的挑战,还是瞄准建设和谐美丽青海的目标,都在加快生产生活绿色转型。
转型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变革——宁肯牺牲发展速度、牺牲GDP,也绝不能牺牲生态、牺牲环境。
事实上,在青海,转型已经更自觉地在加速推进。
从2006年起,三江源地区不再考核GDP,取而代之的是把生态保护与建设列为三江源地区各级政府主要考核内容;紧接着将“十二五”年均预期经济增速由12%调整为10.5%,将2014年预期增速由10.5%左右调整为9%以上。
2015年,我省对地方政府开展以绿色发展为主的绩效考核,将39个县(市、区)划分为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重点县2类6组进行分类分组考核。
严格划定生态红线,对各级政府负责人考核实行重大生态问题“一票否决”,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指标由原先的5项大幅增加至10项。
如今,在青海,从青山绿水的三江源区到碧海连天的青海湖畔,从经济欠发达的农牧山区到戈壁瀚海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扑面而来的,是转型发展、后发赶超的干劲,是生态环境红线不可逾越的清醒认知,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的奋力探索。
开启绿色发展新征程
——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实现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生动格局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首次确立了“美丽中国”建设目标。2015年3月,中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绿色化”成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
青海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明确提出要走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绿色转型之路,开启了绿色发展新征程——统筹协调区域、城乡发展,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实现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全省形成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生动格局。
青海特殊的生态地位,使得90%的面积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包括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重点开发区域和以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为中心的柴达木重点开发区域,面积7.3万平方公里,仅占全省面积的10.18%。
有限的开发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海的经济发展,也更凸显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也更加肯定了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占全省范围的96%,这是青海的实际。570多万各族人民渴望小康,青海急需加快发展。
青海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好不易,破坏后恢复则更难。高昂的生态治理成本加之有限的开发区域,在经济发展驱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更显得至关重要。
去冬今春,走进我国光纤产业中首个实施循环经济模式企业——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在厂区一间并不起眼的简易建筑里,安装着粗细不一的管道和仪表。
管道里输送的四氯化硅,是生产光纤的主要原料。管道的另一头,通往隔壁的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四氯化硅,正是亚洲硅业生产多晶硅过程中产生的废料。
据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俞伟昌介绍,生产1千克多晶硅会产生13千克至16千克的四氯化硅。而废弃的四氯化硅所产生的氯化氢气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今,有了中利公司一年至少消耗四氯化硅3200吨的规模促使亚洲硅业的下游产品变废为宝,实现了新材料与新能源两大产业间的循环化发展。
这几年青海快速发展起来的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新兴产业,更是不可限量。
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氯的平衡为重点,已形成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从单纯生产钾肥,转向综合利用,开发金属镁等精深加工产品,其效益有望增加8至10倍。
曾经靠“吃资源饭”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其前行的路径在潜移默化中向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高处集结。光伏发电这一新能源带给海西人民的则是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资源开发”、“工业重镇”的青海不断加快构建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为载体,探索资源型、生态脆弱性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淘汰关闭落后产能,依托循环经济,对废气、废液、废渣进行有效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营造了老企业在转型中发出“绿色新枝”。与此同时,一批新能源,特色生物等绿色生态产业异军突起。
目前,全省已经形成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铁矿—焦炭—钢铁等多行业综合循环产业链,每年可节约标煤52.5万吨;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通过农牧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在青海湖、塔尔寺、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等风景名胜区发展生态旅游,推进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绿色化;重点推进西宁、海东、海西3大物流园和专业物流中心,打造绿色生态型物流园。
让百姓共享“绿色福利”
——向绿色要财富,向绿色要发展,青海人民正在生态与发展、美丽与富裕中努力实现共赢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青海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的大背景下,怎样更好地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指导下,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地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让全省各族人民切实感受到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金山银山,在拥有“青海蓝”的同时,分享到“绿色福利”。
“绿水青山”,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数百万青海人民正在生态与发展、美丽与富裕中努力实现共赢。
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因藏茶逐渐被人熟知。
缘于藏茶,青海结束了不产茶叶的历史。
也缘于藏茶,实施生态保护优先战略给班玛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的变化,更深层次是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牧民们,在呼吸着世界上最纯净空气的同时,端起了生态经济的“金饭碗”。
班玛县委书记夏吾杰说:“藏茶产业是班玛从单纯的生态保护,向生态保护加生态经济转变的最有力的证明。仅灯塔乡,一个过去依靠挖虫草为生的贫困乡,因迅速转变观念,已成为全县茶树、羊肚菌的特色种植基地。仅仅3年时间,农牧民人均年收入已从4000多元增加到6000元。绿色、有机、无污染、富硒的生态农牧业,正在成为班玛乃至广大农牧区的朝阳产业……”
与此同时,班玛县境内,全国海拔最高、青海最大的原始林区——玛可河林场植被更加丰富,珍稀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加,县域内降水量明显提高,玛可河国家湿地公园正在积极申报中。这一切也都得益于班玛县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青海湖边,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拉乙亥麻村早早走上了集约化生产经营的路子。村党支部书记华宝说:“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使村里10万只牲畜减到了5万只,牧民收入减少一半。如何保证减畜后收入不降低,以往传统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就必须转变,才能把降低的收入补回来,群众才会自愿自觉地减畜。”
现在,拉乙亥麻村草原畜牧业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已经成了全省典型。全村牛羊全部入股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由合作社专业的放牧员分群放牧,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从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又能从事畜产品加工、活畜交易、民族特色旅游开发、民族服饰加工等二三产业,增加收入。
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是传统草原畜牧业走向现代化的关键一步。目前,全省在纯牧业村及半农半牧区建成生态畜牧业合作社961个,为畜牧业提档升级搭建了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农村牧区,拼特色、重品牌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红旗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旦增才仁已经把牦牛风干肉卖到了省内外。他说,合作社“扎拉达泽”的牌子已经被很多人认可,去年销售收入就达130多万元。
无疑,这些都是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下,延伸出来的“在保护中发展”的典型,更是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在绿色之路上追求的“发展红利”。
改善青海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努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这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是发展方向。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生产生活环境日益优化,三江源牧民转身生态产业“淘”得金银。
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果洛州久治县,保护生态环境是第一任务。“久治不能大规模发展工业或其他可能影响环境的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是最好的选择。”久治县三江源办公室主任仁保说。
依托旅游业发展,许多久治县的牧民打开思路,开始了新生活。他们或开餐馆、或出租马匹、或开小卖部、开宾馆,挣起了游客的钱。
青拉是世代生活在年保玉则的牧民之一。通过三江源生态保护科技培训项目的实施,她学到了手工编织藏饰旅游产品的手艺,月收入1200元。一些传统的藏式编织品经过他们的手,变成了一件件现代、美观的旅游产品,同时也让周边的农牧民改变观念,从事手工编织走上致富路。
和青拉一样,许许多多曾经靠放牧为生的牧民群众,为了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毅然放弃了传统的游牧生活,来到城镇,从事新的产业,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海的实践证明,向绿色要财富,向绿色要发展,生态产业可助经济与环境共赢。
良好生态是无价之宝。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
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多规合一”为机遇,一系列加快生态旅游、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乡村建设的举措正在青海大地加快步伐,“青山绿水生态美”正从蓝图走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