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青海 精彩故事 小康路上:大学生农民的风采
青海新闻网讯 7月27日,我们采访了都兰县宗家镇的一位勤劳致富青年,他叫巴音草格。
来到宗家镇,初见到巴音草格正在枸杞地里干活,戴着一顶草帽。待他抬起头来,才见是个浓眉大眼的蒙古族帅小伙。28岁的巴音草格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
这片地大概有20亩左右,是巴音草格从西北民族大学毕业辞去喜爱的公益性岗位后和爷爷一起开辟的荒滩,用于发展治理荒沙中的种植业。当记者问及为什么会辞去稳定的工作,选择治理荒滩时,巴音草格说:“从小我就看着爷爷一个人在荒地上种树,比起稳定工作,我更想帮助年迈的爷爷一起治理荒滩,自己创业求发展。”
巴音草格的爷爷官保是一名退休老干部,1995年开始便在靠近109国道北面的荒滩地开垦。他说,小时候跟着爷爷去种树,到2010年爷爷已经种植各种树木17000棵,整整把这片荒滩围了一圈。
巴音草格学习科学治理荒沙的方法,他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逐步扩大治沙规模,积极主动改变传统治沙习惯。他还去外地考察项目,认为种植枸杞地既能防风治沙,又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并到周边一些种植枸杞大户借鉴他们宝贵的经验。
2012年5月,巴音草格把用树围起来的荒地全部种上了枸杞,开始享受治理荒滩带来的“红利”。20余亩的枸杞种植地,一路摸爬滚打和艰苦奋斗,实现了荒沙新治理的理想,就在去年,种植枸杞产值达8万元,利润4.5万元,还解决了几个村民的就业问题。
如今,巴音草格已经成为宗加镇的种植能手之一,青年致富的领头羊。靠着能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他成了农村青年的“风标”。本村和外村种植户经常来找他帮忙,他总是热心地无偿提供技术咨询和种植经验,为他们讲解技术问题,到村民家中提供服务,无偿提供种植书籍二十多本,并在其他种植户遇到资金困难时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村民看到巴音草格在荒沙滩上种植枸杞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后,开始纷纷效仿。他看到后觉得大家如果盲目开荒种地很容易走上歧途,于是主动引导村民改变观念,合理分流,整合有限土地资源,扩大生产规模,走专业化之路。
今年,在宗家镇党委的支持下,巴音草格计划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合作社为手段,建立枸杞专业合作社,合理分配全村种植资源,避免盲目发展;并利用合作社集中优势,从资金和技术上帮助种植户,提高枸杞经济效益和治沙环境效益,以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如今,在镇上只要提起巴音草格,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农民中的致富带头人,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