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红军的铿锵足迹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主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先后实行了战略大转移,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青海,红军也留下了他们铿锵的足迹。
★班玛县的红军印记
秋天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红军沟内,群山巍峨、秋意绵绵。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两万五千多人从四川省甘孜进入了班玛县子木达沟,在这里他们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红军泉位于子木达村的半山腰,长久以来这里山高坡陡,吃水困难。当年红军到达这里时,长途跋涉的红军战士们精疲力尽,口渴难耐,这时一名小战士在半山腰上发现了一眼泉水。为了方便之后当地百姓饮水,红军战士就用石板将泉眼围砌了起来。这眼泉之后就一直被当地百姓使用。
据当地一些老人回忆,当红军要离开时,当地群众从开始的抵触和不信任转变为依依不舍,红军临走时,当地群众还为红军送上了装满水的牛皮水袋、酥油、酸奶等。如今,这眼泉成了这段历史的见证之一。
除了红军泉,当年红军战士翻山越岭来到班玛县,还经常往来于一座吊索木板桥,由于运送粮草,这座木板桥因重压受损,红军战士对这座吊索木板桥进行了加固,红军离开后,当地百姓为了怀念红军,将其命名为“红军桥”。
除此之外,还有红军观察敌情的“红军哨所”,红军书写的标语“北上抗日,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还有曾经的红军宿营地以及埋葬累累忠骨的“红军墓”。岁月飞逝,这些痕迹里红军精神将永垂不朽。
★长征中的青海将士
1936年10月,红军终于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其中也有许多青海人参加了长征。据我省党史研究专家陈庆春先生介绍,参加长征的青海人可能有二三百人,他们大多数都是董振堂的部下,也为长征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陈庆春说:“1929年青海建省时,时任宋连仲炮兵团团长的董振堂在我省乐都、平安一带招募了一批青海籍志士参加了国民革命军,这部分人中,大部分是贫苦青年农民,也有一些知识分子和学生。因为时间久远,具体数字已无从考证,但至少有二三百人。他们随董振堂参加了蒋冯大战,后来又参加了宁都起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共产党员。如乐都籍的吴生霭、王克信等。”
这些青海籍红军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年中,曾参加过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后来参加了长征,在董振堂军长的带领下十过雪山、三过草地。
★红军战俘在青海
陈庆春介绍,西路军失败后,被俘的红军有5600人被押解到了青海。到了西宁后,敌人将其中的三千人编为了新编第二补充团,让他们修路、修桥,还有一千三百余人被活埋。
“最早的昆仑中学(今省军区附近)就是当年被俘红军组成的新编第二补充团修建的。那是1937年的冬天,天寒地冻,被俘虏的红军战士没有御寒的衣服,还要到湟水河中捞石头用于修建。除了最早的昆仑中学,小桥附近后来被人们称为新宁桥的桥梁,也是当时红军修建的。”陈庆春说。
在中国工农红军纪念馆中,一份当时的报纸资料上面有这样一条消息,标题为《青海兵工建桥 已先后完成七座》,其中通济桥、惠宁桥、大峡桥、济通桥、通化桥、贵德黄河浮桥等都是红军修建的。
在青海牺牲的红军战士中,级别最高的是孙玉清和董振堂两位军长。“红九军军长孙玉清被俘的时候,已经被困雪山许久,全军只剩下他一个人。被俘后的孙玉清在敌人威逼利诱不成的情况下,被秘密杀害,当时他只有28岁。1937年,在高台血战中,董振堂军长终因弹尽粮绝,英勇就义。”陈庆春说。
★红光清真寺中的革命图案
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有一座红军修建的清真寺——赞布乎清真寺。如今,赞布乎清真寺也叫红光清真寺。
1937年,被俘的红西路军战士被敌人送到了循化县从事苦役,当时他们被安排垦荒、修路、建房等工作,红光清真寺就是在当时修建的。
红光清真寺占地约2600平方米,院内有大殿、南北配房和唤醒楼。整座清真寺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仔细查看红光清真寺的一些花砖,你会发现上面居然有一些类似于镰刀、斧头、“工”字、领章等象征着革命的图案,它们被隐藏在砖雕图案中。
据了解,红军在修建红光清真寺时,曾被敌人严密监视。可是即便这样,他们仍然坚信革命的力量,他们坚持与敌人斗智斗勇,传播革命精神。在烧制花砖的过程中,红军巧妙地将红五星、镰刀、斧头、“工”字镌刻在了花砖上面,就这样,一块块带着革命信仰的花砖被镶嵌在了赞布乎清真寺的房梁和屋脊上。
如今,这些象征革命精神的图案依然存在,传递着红军战士的革命信念,供人们瞻仰。
2006年,红光清真寺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为了纪念红军战士,红光清真寺中还修建了“西路军纪念馆”,让人们缅怀红西路军顽强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