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经济发展的成就、经验与启示(上)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海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先后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改造、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共同在21世纪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前景。回顾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展望发展前景,对于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青海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青海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历程
自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到2019年,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70年来,青海经济发展经历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贫穷到富裕的历史性变化,其发展历程可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艰难起步阶段(1950~1978年)
青海解放前,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农牧业经济占据主体地位。解放后,先后经历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三线”建设以及十年动乱等一系列经济政治变革,工业经济从无到有,在计划经济体制内艰难起步,缓慢发展。这一时期青海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小。1950年青海经济总量仅有1.34亿元,1972年首次突破10亿元关口,用了23年时间,1977年达到13.13亿元。1950~1978年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69亿元。二是经济波动大。“一五”时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16.73%,“二五”时期平均增速只有0.92%。“三五”和“四五”时期平均增速分别为11.23%和7.37%。三是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这一时期,青海的经济结构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工业经济占比相对较低。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国家实施“三线建设”重大战略部署,生产力布局向西北、西南地区战略转移的大背景下,一大批机械、化工和军工企业相继从内地迁入或新建在西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等地,青海的现代工业发展开始进入跨越发展阶段。 1975年青海第二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并达到38.3%。四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较低。这一时期农村人口是青海的主体人口,直到1978年,青海的城镇居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也仅为18.59%。按照联合国关于恩格尔系数的测算标准,这一时期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长期处在60以上,标志着青海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处于贫困阶段。
(二)探索发展阶段(1979~1999年)
这一时期我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战略轨道,是我国打破传统计划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时期,国家先后在农村牧区开展了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开始进行以市场调节为取向的经济改革,青海开始探索实施资源开发战略,水电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盐湖资源、有色金属资源得到重点开发。这一时期青海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经济开始恢复性增长。经济增速平均达到7.6%,但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1993年首次突破100亿元关口,经济总量从10亿元增长到100亿元,共用了21年时间。1979~1999年,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8.89亿元,是1950~1977年间的12倍。二是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占比由1985年的68.61%提高到了1999年的77.9%。1998年,青海的电力、煤炭、石油三个部门的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9.5%,比1952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比1978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使青海在这一时期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与此同时,青海的非公有制经济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2.1%,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分别达到62.6%和15.3%,所有制结构呈现出多元化格局。三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这一时期,伴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开始向城镇流动,1998年末全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1978年翻了近一番,达到34.64%。与此同时,全省农村居民纯收入比1957年和1978年分别增长了17倍和11.6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稳步提升到了在50~60之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也提升至40~50之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处于温饱阶段。
(三)高速增长阶段(2000~2015年)
这一时期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青海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青海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增速平均保持在12%左右,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于2009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经济总量从100亿元增长到1000亿元,只用了16年时间。2000~2015年,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9万亿元,是1978~1999年间的近21倍。二是工业化由初期向中期过渡。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5.2∶41.3∶43.5调整为2015年的8.64∶49.95∶41.41。工业通过实施资源开发和转换战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形成具有青海资源优势的特色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2001年全省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2015年达到6000美元左右。用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和模型测算,青海工业化水平处于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过渡时期。三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到2015年末,青海城镇化率达到50.2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提升至40~50之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提升至30~40之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迈入小康阶段。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四)向中高速增长过渡阶段(2016~至今)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这一大背景下,青海经济经历了西部大开发以来的高速增长之后,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结构性减速因素逐渐凸显,经济发展方式向发挥特色资源优势与绿色循环低碳相结合转变,经济增长进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改善效率为主的中高速增长时期。这一时期青海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经济向中高速增长过渡。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65亿元,三年经济增速平均保持在7.5%的水平,高于同期全国6.7%的平均水平。三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2万亿元,水、电、路、通信、航空等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得到跨越式提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建设力度最大的时期。二是经济发展步入了工业化中期。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8.64∶49.95∶41.41调整为2018年的9.4∶43.5∶47.1 ,实现由“二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健康养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2018年,金融、信息、科技、商务四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四成左右,金融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旅游业提档升级步伐加快,服务经济主导地位逐步凸显。三是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生态文明理念统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开始了深度调整和转型升级,传统农牧业逐步向高原现代农牧业转变,传统工业逐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明显提升。 2018年,全省单位GDP能耗较2015年底下降了14.8%,万元GDP用水量下降了22.3%,非化石能源生产比重超过46%,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水平稳步提高。四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入富裕阶段。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首次均提升至30 ~ 40之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整体差距不断缩小,总体处于富裕阶段。 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由2015年1.27∶1和1.44∶1分别缩小到2018年的1.25∶1和1.41∶1。人均GDP首次突破7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青海已进入中上等收入行列。
(作者分别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