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青海美术工作新局面——访青海美术馆馆长马金彪
走进西宁市新宁广场,都会不由自主地看一眼刚落成的青海美术馆。独特的外形,与众不同的艺术气息,让这座人民大众的艺术殿堂成为令人瞩目的对象。
青海美术馆是我省“十二五”文化惠民工程的重点项目,是我省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建设投资项目之一。建成后的美术馆有哪些功能,启用后对我省美术事业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为此,记者采访了青海美术馆馆长马金彪。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新建青海美术馆的基本情况。
马金彪:美术是文化生活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美术馆的建设对于我省文艺事业,广大文艺工作者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建设一个现代公共美术馆,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是全省美术工作者的长久期盼,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迫切需要。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关心下,在省有关部门的热情支持下,青海美术馆历时三年终于建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建筑设计大师崔凯设计,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浙江建工建设施工,省代建办代建,采用了大量新型和高科技材料和设备,在建筑设计,结构布局和功能要求上达到西北第一、西部一流的文化设施标准,是展示我省文化建设成果的一道风景线。
记者:新建青海美术馆的具体功能有哪些?
马金彪:新建的青海美术馆是按照典藏、研究、展览、交流、服务、教育等美术馆六大功能进行设计和布局的,配有完备的文化服务设施、多功能厅、创作室、培训教室、接待室、艺术家之角、艺术品商店等,集美术馆六大功能为一体。能够充分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效益,丰富广大市民的文化艺术生活,提供艺术美育教育及推广,是人民群众的艺术殿堂。
陈列展览是美术馆实现藏品展示和为公众提供审美服务的主要形式,今后将以青海现当代美术文化的发展为主题,突出地域美术文化的个性特征;同时,关注当下美术创作和省外交流作品,举办多种多样的临时展览,为艺术家提供展示交流平台,为公众创造审美欣赏空间。
典藏在美术馆中具有核心地位,在空间布局中具备安全、防尘、防水和防虫功能。
学术研究是美术馆运行最重要的推动力,美术馆将成立学术委员会,创建专业研究人员队伍。通过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召开学术研讨会、撰写研究论文和专著等形式开展学术研究;通过出版馆刊、年鉴、文献集、画册等积累学术研究成果。
推广服务是美术馆面向社会的重要职能之一,美术馆将建立专业网站,及时为观众提供展览活动最新消息;面向公众提供免费讲座;组织艺术家深入学校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
文化交流是美术馆作为文化机构的主要功能之一,美术馆文化交流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交流将与国内各级美术馆以及相关艺术、文化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学术、文化往来;对外交流将与国际各大美术机构之间开展展览合作、学术交流、文化互动等。
公共教育是美术馆面向公众开展审美服务的主要形式,美术馆将通过开展展厅讲解、美术知识培训、展讯交流、学术讲座、主题辅导等多种形式,面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观众开展活动,形成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审美教育课堂。特别是针对少年儿童、老年人、学生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开展审美教育,传播美术文化,提高公众审美素养,发挥良好的社会效应。
记者:新建青海美术馆对于构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哪些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马金彪: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年后,青海美术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响应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使美术馆如期建成,为文艺工作注入新动力。成为联系和服务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重要平台,进而实现几代文艺工作者的夙愿,拥有一个固定、正规、和谐、温馨的“文艺工作者之家”。
为更好地发挥美术馆这个新平台,除了体制内的文艺工作者外,还有很多自由职业者,网络创作者散落在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角落里,我们可以借助美术馆这个新平台,做好新的文艺组织和文艺群体的工作,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的手臂,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组织方式,做好团结、引导、服务工作,发挥好新的文艺组织和文艺群体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中的积极作用。
为了庆祝新馆的落成,同时也是为了从一开始就履行新馆的艺术承诺,我们精心策划了“眺望昆仑”青海当代艺术成就展。这既是给新馆的献礼,又是向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汇报,更是为全省人民准备的艺术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