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美食街,冬天生意“冷热不均”——青海冬季旅游市场调查之五
青海新闻网讯
2016年已经起航,回首过去的2015年,西宁市民对6至8月青海旅游旺季的火爆记忆犹新。
“旺季,出入西宁的飞机票、火车票可谓是‘一票难求’,省内各大旅游景点也是人山人海,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自己原先常去的兴海路、莫家街两大西宁特色小吃街的‘火爆’场景,不论哪家饭馆,哪种特色小吃,想吃必须排长队。”西宁市居民王飞回忆去年旅游旺季的场景。
然而旺季已去,目前处于旅游淡季的我省著名美食街又是怎样的景象呢?1月12日记者分别前往西宁兴海路和莫家街两条本地最为著名的美食街一探究竟。
美食遇冷,
美食街人气降幅真不少
中午12时30分,已是午饭时间的兴海路较为萧条,虽然街上车来车往,但是光顾街两边小吃店的人却不多。
兴海路最为有名的特色餐厅拜家酿皮和木桥牛肉面,虽客流不断但没有了旺季的门庭若市和排队的“长龙”。
“拜酿皮”老板娘介绍,旅游旺季和淡季有很大的差别,旺季每天早7时开门,由于人力有限一天只能最大供应1000碗左右,下午4时就被抢购一空。现在9时开门,大概晚6时关门,一天销售近500碗。同时,木桥牛肉面负责人也反映,淡季经营销售量下降30%。
兴海路街东边的马一刀美食城,傍晚才开始经营。记者从周围商铺了解到,旺季“马一刀”员工中午就开始上班,准备一天的牛羊肉等原料,现在淡季员工下午4时左右才开始上班准备,而且饭点也没有排队等桌的现象,晚10时左右店里基本就很少有客人光顾了。
下午5时,记者来到莫家街。本是夏季人流量最大、最热闹的时间段,明显感觉到比旺季冷清了不少。许多藏匿于巷道中的“小资店铺”在旺季人来人往,可现在大多都关张歇业。
再看马忠食府,虽客人不断光顾,但旺季店内比肩接踵、寸步难行的场面不复存在。负责人也表示,淡季确实少了很多客人,为此每天营业时间也相应缩短了。
美食价高,
想美美地大吃一顿纠结
“给我来1斤手抓,30个串串,2碗炒面片……”当日下午6时30分,家住胜利路的刘先生在马一刀美食城,点了四、五样自己最爱的美食,准备和同事好好享受晚餐。
据他介绍,自己从小在西宁长大,吃惯了当地的羊肉和面食,一天不吃都想得慌。可夏季游客们也是冲着青海美食来的,每天晚上吃碗炒面片都得排队1个多小时。现在好了,淡季,游客少,随时来吃都有座,吃不够了再加点也能马上端上来,这吃饭才叫舒服。
此外,莫家街马忠食府的食客也由游客换位为本地人。在周边某银行上班的小孙晚餐时点了一份炮仗面,他说:“前几年来青海旅游的人还没有这么多,每天中午自己都会来马忠点样小吃,由于马忠小吃花样多一天吃一种一个月都可以不重样,可是从前年开始只要是旺季来这吃午饭都是奢望,人多的连门都进不去。”
然而,在许多本地市民看准旅游淡季游客较少,本地小吃“遇冷”准备“大吃一把”时,也有许多市民认为旅游人数的剧增使得本地小吃价格成倍上涨,原来30多元一斤的熟羊肉现在能达到70元到80元,别说旺季人多,就算淡季这居高不下的价格也将人拒之门外。
美食触网,
美食店辟出买卖新活路
青海旅游由于自己的发展进程和区域特性,消除旅游淡旺季不可能一蹴而就。针对旺季“爆棚”,淡季“遇冷”的现状,我省各美食店也动起了脑筋。
兴海路中段一家专门经营牦牛酸奶的店铺,由于淡季销售冷淡,在经营牦牛酸奶的同时,针对本地顾客增加销售锟锅这种当地人最爱的烤制“饼类”面食,两种产品兼顾各有特色,虽然是淡季但生意还算不错。
同时,两家美食街以销售酿皮、羊肠面等闻名的多家店主,抓住冬季青海冷凉便于远距离运输的季节特点,借助网络平台与“西北特卖”淘宝店铺合作,通过网店在淡季加大发货。看似人流较少的店铺,在网上却热闹非凡。
据西北特卖网店老板刘畅介绍:“冬季网店比夏季销售还要好,现在店铺已被十多家青海特色小吃店授权,所售美食包括酿皮、羊肠面、锟锅等,销售情况火爆,就酿皮一天能向全国各地放货70碗左右。”
记者建言
“美食”是旅游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的部分。青海近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但还是存在泾渭分明的旅游“淡旺季”,在影响旅游景点游览人数的同时,也直接冲击着我省特色美食及相关餐饮业的发展。为此,记者建议以“休半年”、“干半年”经营模式为主的青海餐饮经营者,可以细分顾客群,“旺季”以游客为主,“淡季”以本地食客为主,并根据这一规律改变经营时间和推出相应的品种,不仅降低成本更增加收入。此外,商铺“触网”,扩大销售面,线上线下同时销售也是缩短“淡季”的最佳方式。在政府主动引导和市场经济的倒逼下,相信青海餐饮业会迎来“四季如春”的“经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