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青海 蓝图再绘 ——我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系列述评之一
头顶蓝天丽日,满眼青山绿水。雪山、冰川、湖泊、草甸、森林……大美青海让“久在樊笼里”的外地人有种“复得返自然”的感觉。
大美青海,美在自然、美在生态、美在和谐与宁静。
随着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青海各族干部群众更加深刻认识到,青海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青海未来的战略抉择坚定不移。行进在青藏高原广袤草原,聆听青海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曲的优美旋律,感知着大美青海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奋力攀高的青海再绘美丽梦。
坚守与机遇,文明与胸怀,生态与发展……在一次次充满哲学意味的思考与探索中,青海走出了一条符合区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和谐美丽家园建设行动进行到底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今年4月国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时间表、路线图,是对我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认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革新和观念升华。
顶层设计是宏伟蓝图,更是行动纲领。
今年,我省先后制定了《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和《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批准实施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这为青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2015,对于青海,注定记入史册。生态优先——大美青海再绘更美蓝图。
青海集西部、民族、贫困于一身,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省情特殊、责任特殊。
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高原大地上完全可开发区仅为10%。长期以来,三江之源提供着长江四分之一、黄河近二分之一、澜沧江近五分之一的径流量,每年有600多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源源不断输向下游。
中华水塔,江源腹地,高原生物多样性集中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多年来,青海生态地位的特殊性、重要性,讲得充分,认识得也很充分。
积极担当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落实“四个全面”,把青海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致力于新常态下,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新行动的顶层决策,青海正在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回望2014,西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3.1%,东部各主要城镇环境空气质量在良好以上,三江源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优,青海湖流域、柴达木盆地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全省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长江及黄河干流水质优,黑河、大通河和格尔木河水质均保持在良好以上,湟水干流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在75%以上。
……
成效有目共睹,折射出的是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发展理念、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构建和谐美丽家园坚定不移的行动。
着眼解决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生态领域改革,用制度守护绿水青山
蓝天白云、碧水青山。青海的生态环境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比幸福,让众多慕名而来的外省人无比向往。
当青海蓝成为“任性”青海人在微信圈、微博上炫耀的“砝码”,我们更加坚信:青海面向未来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战略抉择——决不动摇。
生态地位如此之重要,青海省委省政府如此之重视。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青海下定决心,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坚决把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维护好建设好,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新贡献,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生态美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
生态优先,布局清晰,功能明确,规划先行。
青海省委、省政府着眼于解决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生态领域改革,开始用制度来守护绿水青山:
《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实施,根据规划,青海省国土面积的近9成被列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其中,限制开发区包括国家级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和省级中部生态功能区、东部农产品主产区四大块,面积为41.4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7.71%;禁止开发区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20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要水源保护地等437处,面积为23.0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2.11%。
特别是,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纳入《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重点改革任务。
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委(局、办),将我省列为全国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市)之一。
4月,省委省政府明确选择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相应地区作为我省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
5月底,组建完成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办公室,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完成了《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试点总体方案》和《青海省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工作方案》,建立了青海省域生态红线评价数据库,完成了青海省生态系统脆弱性敏感性和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修订完善了《青海省生态功能红线划定研究报告》。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构建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态,是青海最大的价值所在、潜力在所,也是500多万高原儿女的责任所在、追求所在。
保护好生态,对青海来说不是包袱而是机遇,既是服务全国大局的需要,也是青海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海紧紧跟上发展升级的大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奋发有为,乘势而上,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全力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
让青海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美青海努力开创生态空间青山绿水、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集中宜居、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新局面。
加快构建“一屏两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六大区域”农牧业发展格局、“一轴两群(区)”为主体的城镇化工业格局。着力推进向集约、智能、生态、低碳的绿色城镇化迈进,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从本质上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必定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调整。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积极担当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争取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中的示范区,青海自觉扮演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头戏”。
全省上下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构建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奋力创建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百姓富裕的新格局。
到2020年,全省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巩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成为主导模式,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制度先行先试取得重大成果,生态文明先行区和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基本建成。
今天,我们欣喜地发现,从河湟谷地到环青海湖地区,从柴达木盆地再到三江源地区,全省各州地市每一个角落,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深入人心,令人欣慰;生态环保的“名片”一张比一张靓丽,生态环保的乐章,一首比一首激昂。
秋到青海,多彩的风景中,蓝天是最抢眼的标志。
有人说:在青海,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还有人说:在青海,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青海人,发自内心的骄傲。
青海蓝、高原绿、江河清,这是青海人民共同的梦想,是青海人向世界呈上的最珍贵礼物。(林玟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