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装备:“走出去”势头看好
“十二五”以来,我省将装备制造业作为十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重点培育。采取整合重组、引进培育、支持创新等举措,加强装备制造企业与省内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联动发展。
一
目前,通过推动装备工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以数控机床、环卫设备、专用汽车和非标设备等为核心的特色装备制造业体系。过去5年行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尤其今年前4个月增长达到36%,连续多年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2014年全省机电产品出口总值达2.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3.1%,“走出去”增长势头强劲。其中,青海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出口的千分尺占总产量的80%。
坐落于青海装备制造工业园区乐都分园区的青海康泰铸锻机械有限公司,就是我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代表。自2007年企业重组后通过技术改造、管理和技术创新,形成了特钢、模具、锻造和汽车零部件四大产业板块快速发展的格局,年锻件产能达2万吨以上。
据业内人士介绍,青海装备制造工业能保护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原因是省委、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总体规划调整和振兴实施意见,完善了产业扶持政策,明确了园区定位和产业布局,整合了装备制造企业和生产要素,来打造产业集群,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
二
从资金投入看,2012至2014年,我省装备制造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88亿元,年均增长22.4%;依托工业“双百”行动、50个重大工业技术进步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等,工业领域累计落实省级专项资金达30570万元。
目前,已实施青海装备制造业服务体系建设和680MN多功能模锻压机机组、5000辆专用汽车改装、石油钻机、重大型数控机床制造搬迁改造等项目,有效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从推动技术创新方面看,我省先后实施5个国家数控机床专项,机床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数控机床产量占全省机床总产量比重由2011年的56.1%提高到2014年的68.6%。
目前,全省装备制造行业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使行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青海康泰制造的680MN多功能模锻压机,集挤压、模锻和多向模锻三种功能为一体,是全世界第一台大吨位、集多功能为一体的模锻液压装备,为国内首台首套应用于锻造行业的多功能大型设备。
项目建成后,产品将覆盖民航机80%锻件、大型异型轴类件和高品质钢管,将填补国家对大口径火电/核电用管的生产空白,提升我国超大型锻压设备设计、制造及安装能力。
三
为促进“青海装备装备青海”。我省实施了10万吨重化工非标设备等项目建设,并加大上下游产业对接工作力度,引导支持装备制造企业为我省煤化工、盐湖化工等资源精深加工业提供非标设备和维保运服务,不断扩大我省装备就地转化和市场占有率。
今年5月份,省政府出台《加快青海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以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和锂动力电池生产为突破口,超前筹划和储备延伸汽车产业项目,力争在2016年前,引入客车、环卫等专用车以及轿车整车组装生产线,形成年产3000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生产能力。到2018年,有望形成年产5Gwh锂动力电池生产能力,为省内外整车组装提供配套。
目前,青海洁神5000辆专用汽车改装项目已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石油机械厂数字化抽油机试制成功并批量生产,填补了我省采油设备生产无整机的空白;青海康泰680MN多功能模锻压机机组项目已完成投资超过10亿元,进入挤压功能调试状态;
青海东大、恒业装备等企业实施的5万吨重钢结构、非标设备加工和容器制造、干燥器和除尘设备等非标建设项目已相继建成投产,形成15万吨左右的非标设备生产能力,可实现年产值约15亿元;青海机床产品在国内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环卫设备形成了覆盖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系统以及专用车系列产业链,千分尺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于青海与沿线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青海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
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青海已具备基础条件。(罗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