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财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视为最大的价值、最大的潜力、最大的责任,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实际,着眼美丽中国建设大局,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2017年全省各级财政安排资金169亿元,支持推动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保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生态文明改革,以生态促发展,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一是推动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围绕重大生态工程和绿色产业,运用和落实好促进绿色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加强资金保障,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是支持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安排资金6.3亿元,支持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园区大数据建设、国家公园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公园森林公安派出所、环境整治等30项目试点任务完成,按照“每个牧户设置一个管护岗位”的要求,安排公益管护岗位10057名,妥善处理好当地牧民群众全面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二是支持新能源绿色产业发展。支持新能源装机近1000万千瓦,发电量占比达到20%,在全国首次实现连续168个小时全清洁能源供电,格尔木、德令哈入选国家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国家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稳步建设。12条循环产业链初步形成,循环工业占比达60%,高耗能、资源类行业占比下降。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高原、绿色、有机品牌效应带动明显,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局面加快形成。三是支持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下达专项资金20亿元,用于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重点支持项目区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整治修复项目,构建覆盖祁连山全域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推进生态红线、生态健康评估及生态文明改革制度落地等项目。
二是保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加快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新思路,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保障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通过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力度,投入资金9.08亿元,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打好“蓝天保卫战”,西宁南北山绿化概率达79%,湿地总面积跃居全国首位,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5%。支持5622名五级河长正式履职,主要江河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湟水河出境断面Ⅳ类水质达标率100%,青海湖水域面积17年来最大。通过产业基金、财政奖补等财政工具,支持加快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积极培育绿色新兴产业,壮大绿色产业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增加预算安排、争取国家更多支持等措施,塑造五大生态板块生态建设新格局,三江源重现千湖美景,美丽中国“青海样板”步伐铿锵有力。
三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改革。以支持祁连山保护为突破口,不断加大中央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争取力度,2017年争取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29亿元,较上年增加近6亿元,增长26%,并将德令哈市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有效保障了“1+9+3”教育经费保障、生态移民困难群众生活补助、生态移民创业扶持、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监测等政策落实。下达资金35.7亿元,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完善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同时,对我省生态补偿机制意见进行了修订完善,重点加大对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资金支持力度,扩大转移支付享受范围,努力把生态打造成青海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最亮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