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非遗传人之五 朱二奴:一枚绣针三代情怀
青海新闻网讯
和母亲学刺绣
2016年4月15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刺绣传承人培训班在青海师范大学正式开班,朱二奴和她的学员们一同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初次见到朱二奴时,让人眼前顿时一亮,只见她身着墨绿色绣花锦袍、一袭长裙随意地拖在地上,身上佩戴着具有土族特征的配饰与衣服格调相得益彰。朱二奴从小没上过学,由于家族传统,很早的时候她便开始学习刺绣了。朱二奴说:“在我八岁的一天,我准备好书包等着和小伙伴一同上学,由于母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女孩子就要从小学习刺绣,并不同意我上学。所以为了瞒着她我不得不爬梯子,翻屋顶,偷偷地去上学,小伙伴来时叫了我的名字恰巧被母亲听到了,母亲看见了她说道‘要走你自己走,我女儿不去’,听到这样的话小伙伴便识趣地离开了,那时我都爬到了梯子最高的一节了,看见小伙伴走了,我非常难过,从此便一心跟着母亲和街坊四邻学起了土族刺绣,还好我对这门技艺很感兴趣,所以才坚持到了现在。”
9岁订婚为自己绣制嫁妆
根据土族人的风俗,待到土族女孩出嫁的年龄,她们通常会做几件绣品,交给心上人表达爱意。相亲时还要在婆家面前摆出最得意的刺绣作品,俗称“摆针线”,以显示媳妇心灵手巧的一面。过去土族人也一直是以针线活的优劣来择偶的。为此直到结婚的时候,朱二奴为自己准备的嫁妆已足够给男方家的亲戚每人发一件了。
“根据土族的传统习俗,结婚前我们家的人是要去她们家看朱二奴的刺绣作品的,家里的亲戚都认为朱二奴做的刺绣作品花样比较整齐,形状比较精致。就这样妻子朱二奴的刺绣作品,在我们家亲戚眼中成了至宝,很快便被一件件地挑走了。过去土族男人择偶的标准是判断一个土族女人的针线活是否做得好,所以土族刺绣成了那一辈人一生操持的手艺。”朱二奴的丈夫邓西银说。
刺绣传承民族文化
土族刺绣在过去主要是实用性至上,多被绣于服饰、鞋帽和床上用品,朱二奴在制作土族刺绣作品时从来不打草稿,所画的花样一次成型。这些根植于脑海中的传统花样是她从小跟着长辈耳濡目染习得的,对此,邓西银说:“妻子小时候就具有很好的绘画天赋,土族刺绣中最难的要数构图了,很多没有天赋的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为大师的。那时候,十里八乡的人都来和朱二奴学习画花样。朱二奴往往都是义务将自己所学的尽数教给前来的求学者。”
由于没有文字,土族人的刺绣图案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这也是土族刺绣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朱二奴指着一副已经有些褪色的刺绣作品说道:“这副作品就是土族最为古老的花卉图样了,只有民和县官亭镇才有,象征着富贵盈余。还有很多土族传统图案,诸如桃子、凤凰、环形图等都是唯一的”。
成立刺绣协会
2008年,邓西银看到了土族刺绣的价值,成立了民和县官亭镇刺绣协会,并吸纳了很多当地妇女入会,但是刚筹备时朱二奴并不赞同。邓西银说:“成立刺绣协会初我花费了两三千元,在那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妻子认为是在花冤枉钱,她认为土族刺绣虽然精美,是土族先辈流传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在西北地区认知度低,销路差,并且由于土族刺绣做工繁琐,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所以成立刺绣协会也无济于事。但是随后刺绣协会拉来了赞助开始盈利了,改变了妻子的态度,后来朱二奴一边担任刺绣协会的培训老师,一边去各地考察,增长了见识,也开阔了视野。”
土族刺绣后继有人
随着近几年青海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土族刺绣被当做旅游纪念品受到了外地游客的关注。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上了这门技艺,但由于成为一名好的绣娘需要极高的耐性使想学刺绣的人望而却步。为此朱二奴说:“我的女儿也很喜欢刺绣,但是她没有耐性学,一朵小花要用几百针缝,实在是为难她了。如今,只有通过培训班改变原有的传承形式,才能使这门技艺越发展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