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基层行】废液,邓良明眼中的“香饽饽”
青海新闻网讯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各族人民满怀信心,斗志昂扬,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坚定,每一个乡镇、每一座村落、每一户家庭面貌一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开创了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新局面。
近期,本报记者深入乡镇村社、工矿企业、学校医院,以人民情怀、群众视角,采写了大量反映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的新闻稿件,即日起,本报开设《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栏目,陆续刊登记者采自基层一线的报道,敬请关注。
废液蒸发盐田。
“呜!”10月9日上午,伴随着汽笛声,德令哈至俄罗斯巴尔瑙尔中欧班列从德令哈站驶出,缓缓离开人们的视线,列车的集装箱里,整整齐齐“躺”着一袋袋氯化镁产品。为了眼前这幅景象,今年58岁的邓良明,已经奋斗了26年。
“我们的产品之前也曾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这次与俄罗斯签订的3280吨氯化镁项目,是第一次从德令哈发出,直达巴尔瑙尔。”回忆起10月9日的那一幕,邓良明仍然非常兴奋。“这趟专列对与企业的发展,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综合利用项目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我有信心让企业发展得更好!”
其实,对于企业的发展,邓良明一直充满着信心。
1992年,决定辞去“铁饭碗”,“下海”经商的邓良明离开了单位。走出大门的那一刻,没有彷徨和迷茫,有的是一股敢想敢闯的冲劲。
“辞职后,我在西宁创办了城中区顺达汽配有限公司,赚了一些钱,也掌握了一些企业管理的经验。8年后,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我又在格尔木创办了鑫鑫工贸有限公司,并在盐湖承包盐田工程。”在察尔汗盐湖开挖盐田的整整四年里,邓良明不仅获得了可观的收入,还掌握了开挖建设大型盐田的技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立后,邓良明在深入研究了德令哈地区工业发展状况和产业布局后,决定成立青海金锋实业有限公司,在德令哈工业园投资建设一座年产24万吨氯化钙的工厂。
“我们是利用青海碱业排放的废液为原料,经过无污染生产工艺生产一些用于制冷剂、道路融雪、防冻、防尘、食品等行业的氯化钙产品。”那些在其他企业看起来毫无用处的废液、废水、废渣,在邓良明的眼中变成了“香饽饽”。
但是,这条“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化”路子,一开始并不好走。
氯化钙的生产工艺不难,蒸发、浓缩等几个步骤操作起来也并不复杂。所以,2005年7月,公司投资3500万元的年产12万吨二水氯化钙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06年底建成进入设备调试及试生产阶段。
设备到位,原料到位,技术人员到位,可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并不达标。此时,大家这才意识到真正的原因——海拔。
“青海海拔高,气压低,渤海湾地区一些原本成熟的生产工艺在高原并不适应,就像我们做米饭夹生一样!”几千万的项目有了“高原反应”,邓良明心急如焚。
为破解这一难题,邓良明积极与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组成攻关小组,“白加黑”“五加二”地进行研究。
终于,用了近一年时间,无水球状氯化钙终于成功生产!那一刻,邓良明和团队成员激动得热泪盈眶,有的人更是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而这项由他们自主创新研究开发、国内首创的回转窑无水球状氯化钙造粒新技术,不仅成功申请国家专利,还得到了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80万元奖励资金。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难题攻克后,企业的发展渐渐顺风顺水起来。2009年底,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进行的改造项目——年产6万吨无水球状氯化钙项目建成投产。生产的产品不论质量、色泽,还是形状都优于国内同类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产品销往新疆、湖南、重庆、四川、江苏、广州、山东、天津等国内市场,并已成功进人美国、越南等国际市场。
伴随着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邓良明开始考虑更多的发展模式。
“公司利用纯碱废液提取氯化钙的生产工艺,提高了柴达木地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优化了资源节约开发,对有效治理工业污染源,提高区域环境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邓良明思考着,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实现再生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就在此时,4公里外的“邻居”西部镁业引起了邓良明的注意。
“他们将生产时产生的废液排放给我们,我们从中提取氯化钙,不仅解决了他们处理废液的难题,也让我们的原料得到保障,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提取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返还给他们,用于再生产。”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个以循环经济发展为主攻方向的园区里,邓良明让他的企业走出了一条产业链延伸、资源综合利用的新路子,而这个“变废为宝”的企业家,还在思考,如何在改革大潮中更好地保护生态、贡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