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MH17空难怪象:阴谋论比善后重要 嘴大有理

24.07.2014  22:07
核心提示:当地时间2014年7月22日,乌克兰顿涅茨克地区,亲俄武装、欧安组织成员以及一支马来西亚空难调查团在坠机现场勘查。 (CFP/图)仔细观察马航MH17事件发生以来的国际局势发展情形,可以发现三大怪象:

当地时间2014年7月22日,乌克兰顿涅茨克地区,亲俄武装、欧安组织成员以及一支马来西亚空难调查团在坠机现场勘查。 (CFP/图)

仔细观察马航MH17事件发生以来的国际局势发展情形,可以发现三大怪象:阴谋论比善后重要;谁嘴大,谁有理;欧洲不急美国急。

1983年大韩航空客机被击落事件发生后,国际民间航空机构(ICAO)出台的国际航空协定规定:即使民航客机侵犯到一国领空,也不能将其击落。此次的马航事件其实是违反了国际航空协定。”韩国《首尔新闻》政治部评论员兼新世界党议员朴大出就马航MH17航班在乌克兰上空被击落这样告诉南方周末。

然而仔细观察事件发生以来的情形,可以发现三大怪象。

阴谋论比善后重要

事件发生后,迅速包围MH17航班事件的首先是各种阴谋论,而不是灾难的善后。

事件发生后,迅速包围MH17航班事件的首先是各种阴谋论,而不是灾难的善后。讨论中心是:“谁击落了MH17航班?”赶在白宫还没有做出正式反应之前,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在当地时间7月17日晚上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的访谈节目当中称:“如果是(来自)俄罗斯的分离主义分子击落了这架飞机,欧洲国家就应该对普京采取强硬立场”,其对欧洲没能和美国一起强力制裁俄罗斯的不满溢于言表。同一天里,美国参议院麦凯恩也公开表示,如果俄罗斯方面或者乌克兰亲俄武装击落了马航MH17航班,那么俄罗斯将面临“难以置信的后果”。

7月19日,欧洲航空安全组织发言人弗林说,马航MH17航班事件的调查“将至少持续一年”。不幸的是,在正式调查结果之前,各种证据在网络上已经漫天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项证据是乌克兰政府公布的亲俄分离主义武装与俄罗斯安全人员就击落飞机的一段谈话录音,以及次日清早一部四联装(其中两枚导弹缺失)的山毛榉导弹发射车匆忙转移的视频。但是,没有任何确切的信息能够表明录音和视频的真实性。7月20日,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向乌克兰政府提出了马航飞机为何坠毁的10大问题。这场口水战迅速升级。北京时间7月22日清晨,俄国防部公开了惨案发生当天的顿涅茨克防空系统分布图和涉嫌击落马航飞机的“山毛榉”导弹卫星照片,暗示飞机有可能是乌克兰政府军击落的。在此之前,西方各大媒体则引用了美国卫星的相关数据将本案的始作俑者指向俄方或者东乌克兰亲俄罗斯的分离主义武装。

与各方互相指责的热烈程度相比,坠机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进展十分缓慢。在7月20日之前,现场由亲俄的分离主义武装人员监护和整理。7月20日,乌克兰政府的相关调查人员才得以出现在现场。7月21日,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调查小组才获许到达现场。乌克兰驻华使馆散发给南方周末的资料称,欧安组织在现场的调查工作受到了分离主义武装人员的阻挠。

谁嘴大 谁有理

在西方国家掌握着强势媒体的背景下,西方在话语权上的强势更是使得俄罗斯有口难辩。

在调查尚未有定论之时,MH17航班被苏制“山毛榉”中远程防空导弹击落几乎成了众口一词的结论。7月18日,乌克兰驻联合国代表尤里·谢尔盖耶夫说顿巴斯的武装分子手中“至少有两套防空导弹系统‘山毛榉’”。在乌克兰驻华使馆散发的资料当中称,事发前几天,俄罗斯空军的米格-29战斗机曾经向乌克兰空军发动袭击,暗示俄空军亦有可能参与击落了马航航班。而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信息则称,在马航航班被击落前,航线周围有乌克兰空军的苏-25强击机活动。

美国国务卿克里也公开声称:飞机是被乌克兰亲俄武装打下来的,导弹是俄罗斯提供的。

将MH17航班坠毁的原因牢牢钉在防空导弹击落说之上,将本次悲剧赋予了地缘政治属性。它使俄罗斯被重新置于1983年苏联空军击落大韩航空KAL007航班一边倒语境当中。“此次的马航事件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31年前,那个令我们为之愤怒的野蛮行径。”韩国首尔政治评论员朴大出告诉南方周末。《亚洲经济日报》记者朴善美将其称之为“31年挥之不去的噩梦”。这一类比让俄罗斯感到相当被动。

7月18日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接受采访的时候只能用简单的否定来回应各方的指责。普京总统在首度向本案作出表态的时候也只能含糊地表示说:“如果乌克兰政府不向东部武装分子发动进攻,这样的灾难就不会发生。”猜疑俄罗斯是幕后主使者的声音如潮水一般涌来,其声调拔高到了反思近期西方对俄罗斯政策是否“失败”之上。其中一个典型的声音来自英国玛格丽特·撒切尔自由中心主任加蒂纳(Gardiner)。他声称:“由于美国和我们在欧洲的盟友对于俄罗斯干涉乌克兰内政做出了失败的反应,导致了这起致命的悲剧性事件发生。”北约驻土耳其陆军部队司令本·霍奇斯中将也公开宣称:“我们要给俄罗斯施加一点压力,让他们管住这些人(东乌分离主义武装)。

在西方国家掌握着强势媒体的背景下,西方在话语权上的强势更是使得俄罗斯有口难辨。一时间,谁嘴大,谁有理。

欧洲不急美国着急

空难发生后,最积极的是美国。与此相反的是,作为空难事件当事人的欧盟和大多数欧洲国家却表现出相对的克制和冷静,尤其是此次空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荷兰。

亲俄叛军用俄罗斯武器击落了MH17航班,这一点几乎毫无疑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在7月18的报道当中写道。“为什么白宫没有这么说?”《外交政策》提出了一个问题。

其实,比起希拉里、麦凯恩和副总统拜登以及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鲍尔几乎指名道姓地指责俄罗斯纵容包庇亲俄武装击落MH17不同,白宫的发言谨慎地要求双方实现停火,以便立即进行中立客观的调查。虽然奥巴马的表态当中暗示莫斯科需要为此事承担责任,但由于美国刚刚在MH17航班出事前24小时里公布了对俄罗斯进一步强化制裁措施,出于政策的灵活性考虑,他并没有立刻提及需要对俄罗斯采取何种惩罚性的对策。相比之下,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的表态与拜登和国务卿克里的态度高度一致。澳大利亚总理阿伯特因为直接指责俄罗斯而被俄方指责为言行“不恰当”。

与此相反的是,作为当事人的欧盟和大多数欧洲国家却表现出相对的克制和冷静,尤其是此次空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荷兰。

欧盟驻华使团新闻发言人威廉告诉南方周末:当务之急首先是要找出灾难发生的原因,否则一切无从谈起。在被问及欧洲会否应美国之邀进一步制裁俄罗斯时,威廉说:一切的前提是先要找出事件的原因,还有证据,必须有证据。所以欧盟发表的声明是,立即成立调查机构,查明事件原因。

7月21日,国际媒体称:英法德三国首脑致电普京,要求普京为国际调查团前往出事地点调查事件提供协助,否则将在22日的欧盟外长会议上制裁俄罗斯。但法国驻华使馆副参赞杜建达告诉南方周末:那是国际媒体的“分析”。爱丽舍宫的文件说的是:如果普京不合作,欧盟外长会议将会对事件进行认真评估和定性,这和“制裁”不是一回事吧?我们还没说要制裁俄罗斯。果然,法国总统奥朗德于当地时间21日表示,即使是在对俄施加制裁的环境下,法国也不会叫停对俄出售军舰计划。7月23日,欧盟驻华使团给南方周末发来22日欧盟外长会议的相关决议,文件里并无更为强硬的内容,包括“制裁”两个字都没有。

不过,正如德国《明镜》周刊所指出的那样,普京本来试图将东乌克兰冲突局限于“地区性冲突”而尽力避免外部势力干预的做法随着马航飞机的坠落而失效。国际势力正在介入这一地区局势,并且会带来东乌克兰局势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