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铃声声 莫河 不能忘却的共和国记忆】 ①热血男儿和无言的战友在这里开启新长征
苍凉的戈壁大漠,广袤的雪山草地,浑厚的驼铃声声……1950年代,新中国刚刚和平解放西藏,最早进藏的解放军官兵及工作人员,过着无法维持温饱的艰难日子!探索出一条高效的补给线,就是铺就了一条维护西南边陲和平安定的生命线!
莫河,一个地图上此前从来没有过的青海地名,成为西北军政委员会高层注意的焦点……一场新中国开发建设的万里长征,即将从莫河开始!从今天开始,青海新闻网推出系列报道“驼铃声声 莫河 不能忘却的共和国记忆”,忠实记录莫河鲜为人知的前世今生。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崔永焘 报道)
先来看看三个关键时间节点——
1951年,西北野战军派范明将军率十八军独立支队进藏,携带枪支弹药和粮食,征集了两万余峰骆驼及近三千名驼工。
当年年底,十世班禅大师返回西藏,毛主席特意安排主政西北的习仲勋同志赶到青海西宁为班禅大师送行。当时的公路,可以通到香日德。此次护送班禅大师,共征集了1万余峰骆驼。驼背上的出发地,就是莫河。
1953年春天,西藏运输总队在青海柴达木的莫河成立。王宝珊任总队长,慕生忠任政委,张子林任副总队长。
当年的原始文件,现珍藏在莫河驼场历史陈列馆。
接待十世班禅大师的伙食清单,现珍藏在莫河驼场历史陈列馆。
又一轮在全国征集骆驼及驼工,当时征集的23000余峰强壮骆驼,相当于除了老弱病残孕骆驼之外,全国所有的骆驼都征集到了莫河。
三条进藏线路的手绘地图,现珍藏在莫河驼场历史陈列馆。请注意地图左上角的“机密”字样,其中,后来成为青藏公路的那条线路,当时还属于军事机密。
当时的青海海西,还是荒无人烟的戈壁,在三条进藏线路中,地图上最近的一条要经过黄河源区,其中有大面积沼泽地。有次在经过黄河源区时,几百峰骆驼和二十多名驼工,瞬间就被沼泽吞没了……在这条近道上付出惨痛的代价后,西藏运输总队经请示上级,决定避开近路而“舍近求远”。
记者近日在莫河的采访中,“驼娃子”们(这些“驼工二代”自称“驼二代”,更多的时候是自称“驼娃子”),对老驼工们当年风雪进藏路的讲述,都像亲临过现场一样绘声绘色——驼队在翻越唐古拉山山口时,一峰强壮的骆驼,当场肺部裂开,倒地身亡。很多时候,在高海拔极度缺氧的雪山,骆驼这无言的战友,往往在感到自己快不行时,深情望着朝夕相处的驼工,而止不住地潸然泪下……
一些当年进藏运输物资的老驼工,在说到骆驼时,往往会这样说,它们不是牲口,而是自己的哑巴兄弟。
每峰骆驼负重150公斤,驼背上的物资主要是西藏驻军官兵急需的粮食、食盐、茶叶等生活必需品。在出发前,驼工们会让骆驼“过火”,用适当的火焰将骆驼的脚底碳化;他们还会给骆驼做出鞋子,这些都是为避免骆驼脚掌被磨破。沿途没有骆驼的食物,出发前驼工们要给骆驼灌菜油,这是积蓄能量的有效方式。
西藏运输总队成立后,当年进藏运送物资,出发时的23000余峰骆驼,3000名部队官兵及驼工,就是在那样的艰难困苦中,完成了运送粮食400万斤的重任。每五袋面粉进藏,就意味着有一峰骆驼付出了生命,徒步跋山涉水的驼工每前进五百米,身后都要倒下七八峰“哑巴兄弟”。
这是莫河“驼一代”的第一仗,更多的战役还在继续。
即使把全中国的骆驼都征集起来,也完成不了进藏物资的运输重任,必须修筑青藏公路了!青藏公路的修筑是个奇迹。“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不再赘述。
1954年,青藏公路开始修筑。1200名驼工成为筑路大军的主力军。还未来得及休养生息的骆驼们,同样成为筑路大军运输主力。
1955年,西藏运输总队改建为两个单位:设在格尔木的西藏公路局和坚守莫河的国营青海省柴达木骆驼场。慕生忠的战友张子林留在了莫河,做了驼场的第一任场长。
我们无法按世俗的价值观来衡量当年的革命先辈,如果不是服从组织安排而进入了军事化的农垦,共和国的将军名单里,或许是应该有张子林的。
莫河,当年曾居住过共和国将帅的窑洞,革命先辈们就是在这里指挥千军万驼建设新中国。
长达十几公里的季节河河谷,布满了这样的窑洞。
彭德怀元帅看望莫河驼工。
陈毅元帅进藏慰问时途经莫河驼场。
习仲勋同志在莫河驼场看望驼工。
完成青藏公路修筑任务后,驼工从西藏将出征时的国旗带回了莫河。这面饱经风霜雪雨的国旗,连旗杆都是出发的那根。
多次进藏的头驼驼铃。这种驼铃,声音不是特别清脆,但相当浑厚,声音能传到五六公里之外。驼工介绍,这驼铃就是声音路标,前面骆驼走过的脚印,在漫天风雪中很快就被埋没,可循着驼铃声音追赶,保证不会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