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创建”助推全省粮油增产

02.12.2014  11:48
核心提示:     高产创建活动是近年来农业部组织开展的稳定农业基础产业,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力量、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

  

  高产创建活动是近年来农业部组织开展的稳定农业基础产业,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力量、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粮油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自2008年农业部启动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我省连续六年累计建立粮油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271个,创建面积272.5万亩;建立整建制推进示范区20个,已辐射全省28个粮油主产州(市、县)和2个国营农场的六大农作物中。六年来全省累计新增油菜总产812.5万公斤,新增小麦总产2197.7万公斤,新增蚕豆总产318万公斤,新增青稞总产297万公斤,新增玉米总产179万公斤,新增马铃薯鲜薯10640万公斤。

  湟中:整建制推进创成效

  从2011年起,湟中县连续三年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整县推进,创建面积112万亩,建立了万亩示范片10个,千亩示范区26个,百亩攻关田72个,集中连片重点示范区26万亩。累计新增粮食总产407.66万公斤,油菜总产419.93万公斤,新增总产值3855.92万元。其中油菜平均亩产比前三年增加了25公斤,马铃薯增加280公斤。

  “在整建制推进活动中,全县通过行政助推,科技支撑、项目资金有效整合,突出抓创建层次,扩大创建规模,提高创建质量,增强辐射影响,使‘川、浅、脑’不同种植区栽培技术集成配套体系,使新品种、新技术得到推广,示范区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100%,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00%,机械化程度也得到明显提高。”县农业局负责人说。

  活动中,湟中县强化技术工作职责及技物配套服务和专家指导,落实了专家包片、包点指导制度,使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增产措施的到位率,扩大了技术措施的覆盖率。

  为确保示范样板的高规格、高标准,全县实行“生产资料供应、整地播种、选用良种、种子处理、种植规格、肥水管理、病虫防治、技术培训”的“八统一”措施,将各项技术组装配套,积极推进实用新技术的试验、集成、示范与推广,对保证示范田增产起到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

  都兰:粮油创出历史新高

  为充分利用柴达木盆地自然优势,挖掘我省粮油增产潜力,创出柴达木盆地的粮油高产纪录,自2009年都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林科学院联合进行油菜、小麦高产技术攻关研究。

  2010年在香日德镇下柴源村种植了14亩“绵杂168”小麦高产田,经农业部春小麦产业体系专家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780公斤;在新华村种植的19亩核心攻关田平均产量达404公斤,创下了青海省杂交油菜“青杂5号”的高产纪录。

  2012年在香日德镇新华村种植15亩高原437小麦攻关田,平均产量达847.3公斤,在香日德新源村种植的13亩油菜“青杂5号”攻关田,平均产量达456.7公斤,刷新了历史高产纪录。

  2014年,都兰县继续在香日德镇新华村种植17亩高原448小麦攻关田,并邀请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办公室和省相关院站的专家进行实收测产,平均亩产高达886.1公斤,成为自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以来都兰县的最高产量,也创下了年度春小麦全国高产记录。

  互助:探索旱地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

  油菜是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传统特色优势作物,近几年一直稳定在40万亩,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传统油菜生产用工量大,劳动力成本高,机械化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制约了油菜产业发展。因此,创新油菜生产模式,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已成为提高油菜综合生产力,保障食用油安全的必经之路。

  “今年,省农技推广总站与县农技推广中心联合开展旱地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研究,在东和乡尕寺加村建立旱地油菜机械覆膜穴播千亩示范田,示范田建设良种良法结合,农艺农机配套,集成机械化深耕、播种、半机械化植保等技术,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工成本。”县农业局李进仓说。

  这种旱地油菜机械覆膜穴播技术,采用机械覆膜穴播,可一次性完成覆膜、膜上打孔播种、膜孔覆土等多道作业工序,不仅能最大限度的蓄水保墒,减少了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而且抑制杂草生长,不仅实现了油菜增产增收,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和促进了油菜产业的稳定发展。

  9月19日,由省农牧厅相关单位组成专家组,在东和乡尕寺加村建立的15亩油菜高产创建田随机取样进行测产,平均亩产达到了306.1公斤,比传统栽培模式亩均增产44.6公斤,增产率14.6%。10月9日,经打实产,平均亩产高达346.7公斤,这一高产记录打破了互助县油菜生产1998年创造的302.4公斤记录,标志着互助县开展的旱地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研究取得新突破,为全县油菜生产再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

  据介绍,互助县开展的旱地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为我省今后的油菜生产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重要方向,这项技术不仅示范成功为我省干旱地区油菜高产栽培创造了新的栽培模式,在我省同类地区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在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中,我省多方位、多形式开展粮油高产攻关,挖掘单产潜力,通过强化行政推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集成推广成熟技术,促进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带动了全省粮油大面积均衡增产,为实现粮油产量持续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全省粮油高产创建成效尤为明显,示范区粮食平均每亩增产25公斤,总增产粮食1950万公斤;油菜籽每亩增产17公斤,总增产油菜达338万公斤,续写了我省粮油丰产的新篇章。

  以技术集成推广为载体,整合农业科研及推广方面的资源,推动了高产优质品种应用,高产技术推广普及及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使科技兴农形成了合力,为我省粮油生产迈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探索出了新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