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人的绿色高地——青海西宁南北山28年绿化侧记
在高寒干旱的青藏高原,数十万人用了28年,为青海西宁市南北两山的1.33万公顷荒山披上了绿衣,使这座过去长年绿色难觅的古城变身为美丽而宜居的青藏高原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用绿色打造出一片高原人的精神高地。
风吹沙飞无鸟影
5月底的西宁北山,树木丛生、满目苍翠。值海棠花开时节,微风一来,阵阵馨香。行走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小径上,每隔一段路就能看见铺野餐毯、拉吊床的游憩市民。
就在28年前,北山还是一片不毛之地。72岁的李双奎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告诉记者,每当外地春暖花开,在“风吹沙飞无鸟影”的西宁,人们闲时连个去处都没有。
“西宁两山夹一城,那时‘窝’在这毫无生机的黄土山沟里,人们心里都堵得慌。”李双奎说,一些市民编了顺口溜来自我开解,“青海好,青海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
在李双奎的记忆中,西宁一刮风就一嘴沙,一下雨就一身泥。遇到暴雨,洪水带着山上的泥石灌进城市,山脚下的房子总会遭殃,就连城内大街上的行人都不得不卷起裤腿淌泥水而行。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在南北山上种树,是不少“老西宁”盼了半辈子的愿望。
1989年3月,青海省成立南北山绿化指挥部 ,下定决心要让两座荒山变绿。时任省委书记的尹克升任总指挥,100多家单位、数千名党员干部开始包点包片、上山植树。
力教两山换新颜
南北两山山势陡峭、砂砾广布,没有道路和台阶,人手脚并用都很难爬上去。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绿化处副处长朱洪杰说,植树工程一开始,数千人每天在山脚各处拿锄头挖、用铁锹铲,顺着山势边修路边上。上至省级领导下至人民群众,植树人干得热火朝天。
路修好了,干部群众排队负重几十斤上山,一到植树点就快速下种、埋土、浇水,生怕山上强烈的阳光晒死苗子。朱洪杰说,时任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年近70岁的尕布龙肩扛苗、手提桶,总是带头走在前面,不少偷懒的年轻人见状再也不敢懈怠。
最辛苦的是挖树坑。南北山寸草不生的黄沙下暗藏着许多大石,一铁锨下去常被折断。挖一个标准树坑,需钢钎、大锤并用,有时一天才能挖好一个。
辛苦劳碌下,人人都盼着树苗成活。但在气候多变、干旱寒冷的高原大山上,种活树谈何容易。头几年,干部群众栽的树苗要么旱死,要么被水冲走,一到冬天,所剩不多的几株也几乎被冻死。
1993年,尕布龙从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上卸任。退休第二天,“不信邪”的老汉就扛着锄头带人上了山,誓要找出树不成活的原因。当年,尕布龙被任命为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
朱洪杰说,那时的尕布龙天天“泡”在山里,一边试种改进、一边请教专家。有一次收工时人们发现他不见了,便急忙四处寻找。后来发现,干了一天活的尕布龙太累,靠在苗林的地埂上睡着了,身上、脸上、耳朵里、鼻子里全是沙土。
经过多年探索,植树人成功总结出“以灌养土”“以水定林”等规律。北山护林员段国禄说,借助黑刺等灌木根瘤菌的固土增肥作用,南北山的土质慢慢发生了改变。几年间,干部群众一同筑水渠、拉电线、建泵站、铺管道,彻底解决了供水问题,植物成活率大幅提高。
造林工程实施第6年,一些绿化区陆续撤下灌木,换种云杉、圆柏、油松等适合青藏高原气候的乔木,长势日趋稳定。从此,星星点点的小树苗在南北两山扎根发芽、积繁成林。
绿色的精神高地
如今的西宁南北两山已郁郁葱葱、树木枝繁叶茂。从上空俯瞰,两座数十公里的绿山如双臂般将西宁紧紧环抱,把周边绵延不绝的黄土坡隔开。风沙小了、泥水少了,西宁的人居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氧气多了、植物多了,气候的改善让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多色彩。
端午假期前来旅游的广东大学生王淼告诉记者,在海拔2000多米的西宁,他对空气含氧量的感受与在平原时差不了许多。走在城市的公园和街头,葱郁的树木和盛开的鲜花一度让他忘了自己身在青藏高原。
“如今的西宁宜居而美丽,这是数十万植树人苦干28年的回报。”朱洪杰告诉记者,1989年至今,西宁南北两山森林覆盖率由7.2%增长到75%,造林超过1.33万公顷,市民人均分享面积112平方米。2015年11月,西宁市成为青藏高原首个“国家森林城市”。
大多数西宁人都深知这丰硕成果的来之不易,对南北山,他们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家住西宁南山路的王全禄告诉记者,每年植树节他都会带孙子上南山,去看看当年伯伯和爷爷们辛苦种下的树,给孩子讲讲两山过去的故事,回家再一起翻翻老照片。
对不少西宁市民而言,南北两山还承载着高原人奋斗的记忆和历史,是一片让人心向往之的精神高地。在西宁创业不久的27岁青年李思远说,他在受挫、迷茫时常会来南山上走走。“就和绿化这荒山一样,坚持和奋斗也许就能创造奇迹。”
5月27日,青海新一届省委常委履职的第一天,该省省委书记王国生前往西宁北山,用南北两山植树群众、干部及尕布龙的故事,为党员干部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鼓励大家“一年接着一年干,干出一个新青海”。(李亚光 苟立峰 贺仁旺)
(新华社西宁5月3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