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农业也“智能”起来了
顺应“互联网+”,发展物联网,拥抱大市场……农业市场与信息化建设的魅力从未如此巨大。眼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向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渗透。农业信息化之风,向身处高原的我们,吹来的有机遇,也有挑战。
“ 从靠经验种地到智能化管理”
冬日的高原寒笼大地。西宁市总寨源蔬菜生产基地的大棚,在寒风中泛着冷光。而在深冬日光节能温室大棚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绿油油的青椒娇嫩欲滴,鲜亮的西红柿挂满了果枝,为沉寂的冬日增添了诱人的生机。
在基地的电脑控制室,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小王,正在查看着大棚里的光照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记录。“现在是上午10点多,空气湿度是91.1%,温度现在达到6.6摄氏度,很正常,如果把帘子卷起来,光照度数据会增加……”小王告诉我们,大棚里的一些实时数据,包括土壤的pH值、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都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得。
建有1218栋深冬日光节能温室的总寨源蔬菜生产基地,已全部投入使用农业物联网信息平台,实现了全方位的自动化。
“这套系统全部可以自动控制,只要在手机上装上这套‘智慧大棚’系统软件,就可以控制。技术人员或者种植户不用到温棚里来,在家里或者在外地,甚至在国外,只要在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以遥控。无论多少个棚,通过手机都可以控制,想看哪里看哪里。只要打开手机,温室里的环境情况一目了然,而且可以控制开关。”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韩琦介绍。
这套物联网+智能温室系统,解决了目前温室生产的许多问题,实现了自动卷帘、上下通风、卷膜、补光、水肥一体的五路控制,还可以进行专家与种植户音频、视频的远程对话交流。
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现在,在西宁市总寨源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蔬菜啥时候浇水、施肥,温度、湿度、光照怎样按需供给,这一系列问题的处理,都靠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把关控制,种养殖户只需按个开关,做个选择,就能种好菜。
总寨源蔬菜生产基地农业物联网信息平台项目,于2012年9月开工建设,项目以总寨镇清河、清水河、总南、总北4村为规划区,规划面积3600亩,项目总投资3.8亿元。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97亿元,建成深冬日光节能温室1218栋。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种植率已达95%以上,种植主要以辣椒、西红柿、茄子等茄果类和黄瓜、西葫芦、豇豆、荚豆等瓜豆类及小油菜、上海青、油麦菜、生菜、毛芹等叶菜类为主,2015年园区蔬菜出棚量达到2万吨以上。
近年来,西宁市严格按照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坚持“整体规划,协同发展,注重应用,政府引导”的原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托互联网平台,西宁市及三县开通了专事农业信息技术指导服务的西宁农业信息网,各区和三县相继建成专门从事农牧业信息服务保障的农牧业信息服务大厅,并在信息服务大厅的“辐射带动”下,全市已建成100多个农业村级信息服务站。服务大厅和村级信息服务站都配备有配套的信息服务终端设备和资料,村民可以不出村在信息服务站(点)免费上网查询到自己所需的各类信息。农业信息服务实现了市、县、村3级信息服务联动互通。
“ 智能化管理,让我们有了‘种植保姆’”
管理温室大棚是非常辛苦的工作,作为农艺师的韩琦深有所感,“过去,如果遇到下雪,就要早早起来扫雪,如果两三天不扫雪不卷帘,温棚里种的东西就全烂完了,老百姓相当辛苦。有了补光灯以后就不用管了,智能化补光,温棚的帘子不卷起来也没关系,温度下不来,光还能补得上。而且,需要补多长时间,需要多强的光,自动就会解决,特别先进。”
“夏天10点左右,冬天12点左右,当棚内温度太高时,它会自动卷膜通风;当干湿度传感器数量达到一定的干度以后,它就会自动灌水,把肥料加进去以后肥料就可以自动施肥;冬季的时候,光照时间短,光线很弱,如果白天光照时间不够,LED补光灯会自动进行补光;臭氧机安装之后,对温室里的真菌、细菌类的病害,有抑制,消毒、防治作用。”大通县农技推广站的工作人员介绍。
“你们看,打开手机,大棚里的温度、湿度,还有二氧化碳含量,都能清楚地看出来。不用到大棚里,我就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控制温室里的水、电和温度。”张发忠是西宁市大堡子镇陶北村种植示范户,他告诉我们,使用物联网,就像是温室里有了一个“种植保姆”,就算人不在温室里,也没有后顾之忧。张发忠说,以前,同村曾经有种植户没有及时将大棚卷帘放下来,一场暴风雨一夜之间就将大棚内辛苦栽植的蔬菜苗全部毁坏。
对于规模化的温室大棚种植而言,单靠人工管理需要大量人手,耗力费时,并且存在难以避免的人工误差。
“现在我们推广的‘物联网+智能温室’,是我们西宁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跟西安一家科技公司共同在这里研发、改进之后,经过两个多月调试之后完成的。物联网系统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使温室大棚种植管理智能化调温、精细化施肥,可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节省人力、降低人工误差、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温室种植的高效和精准化管理。”西宁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说。
“可以说,智能化管理平台是农民的‘顺风耳’,是技术人员的‘千里眼’。通过平台,在近程、远程、温室都可以控制,也可以与国内外的专家系统联系起来,让专家系统随时会诊温室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尽管一座智能日光温室要比普通日光温室成本增加了,但性能非常稳定,操作起来也非常方便,最大限度解决了种植户在生产实践中不容易科学掌握的各环节的一些技术难点问题。大规模推广之后,将为农民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韩琦说。
2010年3月,青海省农牧厅信息中心下达了《农业信息化温室物联网应用系统》项目。凭借着良好的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陶北村2011年4月开始进行考察、落实示范户、布线实施。
对这个新生事物,村民们一开始并不太相信。“就拿自己的话说,种了一辈子菜,闭着眼睛也知道蔬菜啥时候浇水、啥时候打药、施多少肥,觉得用不着设备来指导。”张发忠说,报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按照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发到手机上的指令,指导控制大棚内水、肥、热、气、光。一茬芹菜种下来,张发忠惊喜地发现,病虫害减少了,产量提高了43.1%,并且过去大棚里由于低温、高温、高湿发生的病害明显减少了。
“温室物联网应用以后,温湿度控制在预防之内,调查后发现生理病害平均减少95%。对作物不利的环境高温、湿度,诱发的非生理性病害减少87.6%。”推广站的技术员小王说。
近年,青海省把“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试点工作作为一项为农民搭建致富平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措施向农户示范推广。仅西宁市来说,城北区大堡子镇陶南、陶北村;农科院、湟中县黑嘴村、宏达公司、佳蔬基地、总寨源基地等共建设170台/套,建成总寨源、李家山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实施带动166个温室大棚安装农业物联网系统,累计推广近133亩。同时“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试点工作也在养殖领域全面实施,逐步实现了生产和管理自动化,节本增效明显,村民运用的积极性高涨。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充分利用现有资源,2006年启动农业部“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项目,建成《柴达木农业信息网》和五个县(市)农业信息服务子网,通过网络上连中央、省农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横连其他省区及本省各州(地、市)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向下连至各县(市)农业信息网络,并延伸到乡村直至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农业经济中介组织以及农户的农村经济信息综合系统,集信息采集、编辑、传递及服务为一体,及时收集、分析、发布信息,发挥信息引导作用,初步满足了海西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信息的需求。
东风吹来千山绿。借助物联网技术和优势,青海省现代农业不断向更高层次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