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大地,美丽乡村入画来

23.04.2016  02:14

  青海新闻网讯 2014年初,青海省委、省政府做出重大决策:每年建设300个“高原美丽乡村”,到2020年建成一批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高原美丽乡村。 “高原美丽乡村”的概念虽然是在这一年提出的,但近些年来开展的“百企联百村”、“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等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把高原乡村建设得更为美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是对以上活动的延续和进一步深化、提升。

   回首“十二五”,青海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中留下的足印格外坚实。

  这五年,青海以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为目标,全面实施规划编制、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土地整治、兴业富民、管理创新六大工程,圆满完成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这五年,全省农牧区广泛实施农村“两房”建设,解决了15.89万户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改善了28.3万户有建房意愿的一般群众的住房条件。仅2015年,300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村共安排落实各类建设项目2390个,累计完成投资32.1亿元。这五年,青海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农牧民住房条件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农牧民精神面貌显著变化。

  正如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建民所言:“十二五时期,我省以党政军企共建、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这几年也是我省农牧区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明显、农牧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产业发展为高原美丽乡村构建经济支柱

  美丽乡村要靠经济社会发展来支撑,抓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要义。我省把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与促进农牧民就业创业、扶贫攻坚、增收致富统筹谋划,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快整体脱贫和全面小康步伐,使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实实在在惠及广大农牧民群众。

  “走,到我的农庄里看看去! ”马海热情地邀请我们。这里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镇黄河村,在村主任马海经营的黄河旅游农庄内,果花吐蕊,小亭翼然,来自西宁、共和的游客在这里采摘蔬菜,品尝鱼宴,体验黄河边上的农家生活。

  黄河村地处黄河北岸,气候温和,地理位置优越。但这里人多地少,很多村民不得不离开村庄,到城里务工、经商以增加收入。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中,在县委县政府和共建结对单位的扶持下,这个村抓住龙羊峡旅游景区建设的机遇,努力打造黄河民俗旅游文化村。全村被规划为新区和老区两个片区。老区建成以农家乐为主的农家庭院52户,新区建成二层小楼的农家客栈83户。在新区,停车场、休闲广场、景观雕塑等设施一应俱全。黄河村与旅游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外地游客纷至沓来,观赏田园美景,品尝农家美食,体验农家文化。

  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外出经商的村民陆续回到村里投资创业。马海的一句话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现在黄河村啥都不比城里差。以后大家再也不用东奔西跑,在村里就能挣钱致富了。”

  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中,我省各地依托自然生态优势和人文禀赋等内源性优势,着力扩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覆盖面,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促进产村融合。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依托大面积种植油菜的优势,进一步深度开发“百里油菜花海”旅游;海东市凭借当地深厚的农耕文化历史和河湟谷地自然风光,大力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历史上就盛产优质柴达木枸杞,高原美丽乡村大力发展枸杞规模种植,形成了新的产业增长点。

  全省各地还注重加大政策扶持,做好盘活资源的文章。通过统一经营新增耕地、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发展集体物业等方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村内公共事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构建了农牧民创业就业的新平台。

  环境卫生保洁工程还农村一片洁净

  这几天,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寺台村70岁的赵朝邦老汉正带着村老年协会的会员们种花,翻地、施肥、浇水、撒种……老人们干得特别投入。陈文星等保洁队员也忙着清扫街道,清理垃圾袋,疏通公路两侧的水沟淤泥。

  三年来,一到夏天,寺台村的庭院中,巷道里,公路两旁,波斯菊、金盏菊、竹节梅、大丽花、金丝莲次第开放,随风摇曳,扮美了山村。

  寺台村党支部书记王昌盛告诉我们,三年前,村里开始请赵朝邦老汉种花,为的是让鲜花占据村里的边边角角,让各家的房前屋后少些疯长的杂草,少些乱倒的垃圾。

  花种上后,村民们满心欢喜,都说:“以前我们要坐车到城里去看花,现在不出村子,就可以看到鲜花了。”

  近年来,农民收入有了大幅提高,但农村环境卫生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污染上山下乡”现象,正所谓“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在我省,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圈厕乱搭、建材乱放、污水乱泼的“六乱”现象,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拦路虎、绊脚石,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强烈反差。

  乡愁啊乡愁,只有远离“六乱”,保持那份记忆中的田园风光,才能留得住农村的绿水青山,记得住浓浓的乡愁。

  2012年,海东市平安区在我省农牧区率先启动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工程,推行“户清扫、村收集、乡集中、县拉运”的城乡一体化环卫保洁管理模式。平安区新建了4个垃圾掩埋场,为全区8个乡镇103个村配备了垃圾收集与清运的环卫设施,组建了250名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队伍,各村还成立了保洁理事会。

  平安区还建立健全了责任包干、清扫保洁、垃圾清运、保洁员管理、督查通报、评比表彰等13项长效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了村级卫生文明公约和保洁工程“以奖代补”办法。实现了保洁工程的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在寺台村,保洁加绿化、美化,村子里变得干净、整洁、美丽。环境变了,村民们的心态和行为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以前普遍存在的乱倒垃圾,乱堆柴草的现象没有了,很多村民手里有了要丢的包装袋都会拿在手里,一直走到垃圾箱跟前才会扔掉。

  不只是寺台村,一到夏季,通往平安各乡镇的六条大沟就会变成六条鲜花盛开的长廊,引得城里人开车来欣赏。全区的103个村实现了“村在林中、户在绿中、路在花中、人在景中”的美好景象。

  目前,农村环境卫生保洁的“平安经验”已在海东全市进行推广。

  “十二五”时期,我省各地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先后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家园美化行动”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垃圾污水处理、卫生改厕、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工作,有效整治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现象,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全省先后建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填埋场)106个,覆盖周边近1100个行政村,处理垃圾48.36万吨。农村的水变清了、地变干净了、道路变通畅了、村庄变漂亮了。一些村庄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建立起了村庄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配备了专人,配置了相应的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基本做到了垃圾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理。高原美丽乡村已成为农牧民群众宜居、宜游、宜业的美好家园。

  文化保护丰富了高原美丽乡村的内涵

  高原美丽乡村绝不是建几座新房那么简单,更不能为了建新房而抹去承载着文化记忆的古老建筑,丢弃传承千百年的民俗文化。如果丢失了乡土文化,我们就会失去汲取传统文化养料的根脉。

  几年前,松巴村还是贵德县一个闭塞的藏族村落。2013年底,尕让乡松巴村被确定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从此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

  松巴村保留着浓厚的藏族传统文化,而且生态环境良好。借助这一优势,这几年,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村里打造安多藏族民俗文化村,乡村旅游业发展得顺风顺水。在松巴村实施的改造工程中,民居的改造更加突出了藏式建筑的风格,使这里的文化氛围更为浓厚。村里挖掘藏族文化资源,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游客在松巴村住藏式民居,品藏族饮食,赏藏族歌舞,看藏式婚俗。在游客们尽情品尝松巴村的一道道藏族传统文化大餐时,村民们也获得了丰厚的收入。村民才让东主说:“在旅游旺季,我经营农家院几个月的收入,是以前外出打工全年收入的好几倍。想不到藏族乡村文化对城里人这么有吸引力。”

  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中,我省各地注重村庄的长远发展和历史文化传承,倍加珍惜保护能够体现乡土文化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创造出了许多既结合地域特征,又反映风貌特色的新村庄、新建筑、新院落,既避免了“千村一面”,又留住了山水,记住了乡愁。

  各地积极推进传统村落改造升级,使村庄传统风貌与现代使用功能相互融合,村庄建设更接地气。全省先后有41个村庄被列入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丰富了高原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

  门源回族自治县在西滩乡边麻掌村新建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眉户戏为内容的文化墙;皇城蒙古族乡建成了具有蒙古族风格的赛马场,维修和扩建了仙米寺,充分展现当地民族不同的文化魅力。

  西宁市湟中县充分挖掘项目村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对6个藏族村以群众喜欢的藏式风格进行改造;对秦腔、平弦、贤孝等演绎底蕴深厚的村修建了文化舞台;对传统人文景观及历史遗留风貌突出的村进行了修缮保护。湟源县和平乡马场台村依托村庄已有的古庙宇、古建筑、藏家乐打造村庄亮点。

  各地加大农牧区传统艺术、传统技艺、传统民俗、传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发掘力度,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如今,这样的观念日益成为全省各级干部的共识:在高原美丽乡村中,我们要用历史情怀和现代理念审视村庄建设,既保留传统韵味,体现传统风俗和地域文化,又融入现代气息,让村镇既能各美其美,又能美美与共,让子孙后代一直能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故事传真:大山深处好景致

              土房土路土围墙,旧门旧院没广场。

  提到2014年以前的村里的景象,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新安村的村民严泉连连摇头,“家里家外都是土,感觉到处都破破烂烂的。”

  可如今,站在新修好的活动广场上举目四望,一幢幢白墙青瓦的民房错落有致掩映在树丛中;一条条平坦整洁的小路连接着家家户户、田野村庄。一个风景如画的新农村在这大山深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地处三合镇镇政府向南5公里处的新安村,距县城22公里,古瓦公路穿越全村,离旅游胜地夏宗寺7公里。

  “村子就在公路边上,交通方便,可坐着公交车去县城时心里特别羡慕,就想着我们村什么时候也能变个模样!”严泉笑着说。

  可正如严泉说的那样,“靠我们庄稼人,这个梦想啥时候能实现?”

  就在全村178户村民一筹莫展之际,“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的春风一下子吹进了大山深处,2000多万元的投资项目在村民一天天的期盼中,让新安村旧貌换新颜。

  “我们把村民的土墙全部换成了砖墙,并进行了美化,还统一硬化了村道、新修了文化活动广场,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支部书记严胜发说。

  有了“外在美”同时,村上的“内在美”也一点点显露出来。

  村民董桦林一直想把家里的几间土房进行翻新,可总怕资金周转不开。在村上的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3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送到了他的手里。在政府的帮助下,老董不仅盖起了二层小洋楼,还在广场边上,开了间小卖部。

  “看,那几棵松树背后就是我家。”站在小卖部门前,老董指着不远处的房子笑着告诉记者。“有了新房子,外出打工心里都觉得踏实!”

  在新安村,和董桦林一样盖起新房的村民占大多数。为了让村容更加整洁,在项目实施时,村上对一些危旧房、厕所、猪圈、残墙断壁等进行了及时拆除和清理,不仅如此,还投资8. 3万元发放户内垃圾桶277个,户外垃圾桶20个,全封闭垃圾斗2个,配置三轮自卸车1辆。并且投资了6万元修建了90座卫生厕所。就这样,通过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新安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

  2015年,新安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村。这份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村民们的付出。除了三个保洁员之外,种草种树、打扫卫生、修建水渠……村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一批批“义务工”的支持。

  “按照村规民约,每户村民家中都需要有一至两名家庭成员担任义务工。虽然这种现象在我们镇上比较普遍,但在这个村里,义务工们帮起忙来格外积极。”三合镇党委副书记孔占新说,今天一大早,二十几个义务工就把道路两旁的树木都种好了。

  “我们镇一共有18个村,目前已经在13个村实施了美丽乡村项目。剩余的5个村庄中,除了翻身村和邦业隆村要在今年离山进镇之外,另外的3个村子我们要陆续完成集中安置。”孔占新接着说:“现在山里气温低,树还没绿起来,等到夏天你们再来我们这山沟沟,风景更好!”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