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昆仑·高原汽车兵系列报道三】“风雪线”上的一天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樊永涛 报道)在那条被称为“风雪线”的青藏公路上,从海西州格尔木市出发后,矗立在路旁的指示牌上,赫然写着这样一组数据——昆仑山口海拔4768米、不冻泉海拔4500米、五道梁海拔4415米、沱沱河海拔4600米、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
同样在这条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公路上,活跃着陆军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汽车运输旅的汽车兵们,他们行驶于蜿蜒于云层的天路之中,抗缺氧,战严寒,不分昼夜,车轮滚滚。
日月经天,在早已进入冬季的青藏高原上,老兵曾庆柯又再次“上线”了。
汽车兵翻越昆仑山。
“上线”是流传于汽车兵之间的一个特殊词汇,即在青藏公路上执行运输任务。“上”——从格尔木市出发,海拔一路飙升;“线”——风雪无阻的路线。
清晨6:30分,一段急促的闹铃声,打破了兵站的宁静。距离格尔木400余公里的沱沱河兵站内,休整待发的汽车兵车们日出而作,开始一天的忙碌。
简单的洗漱后,战士们整齐有序地集合,奔向各自的车辆,开始预热检查。这是这支汽车部队自组建以来的习惯,清晨怠速热车能让润滑油充分工作,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减少各部件间的磨损,对延长车子的使用年限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今,尽管车辆全部更新换代,但在青藏高原行车,不论是进口、国产车,新车还是旧车,大车还是小车,都会有一个共同特点:车辆机械性能比平原地区下降40%,车辆故障率30%,使用寿命至少要缩短3年以上。车辆是战士们的武器,谁也不敢有一丝大意。
待车辆发动,作为代理排长的曾庆柯组织战士们开了车前会:“今天天气不错,路上可能不会下雪,但还是要注意,开稳些……”几句简单的叮嘱后,他又与战士们一起开了连一级车前会,营一级车站会。
8:00,兵站食堂前。忙碌了一早的战士们又集合到一起,准备吃早餐。
收拾好行装已到了8点30分。兵站宽敞的车场内,所有车辆干净明亮,整装待发。曾庆柯全副武装,与战士们一起整齐列队。随着车队指挥员手中的红旗往下一挥,干净利落的大喊声:“出发!”,战士们齐刷刷跑向自己的车辆,关门声“啪”,干脆利落,发动机轰鸣大地微颤。随着一套标准化出车流程后,高原汽车兵出发了。
已经做好出发准备的曾庆柯。
一辆接一辆的战车驶出兵站,穿越沱沱河,奔向唐古拉山。数百台车组成的车队如一条奔腾下山的溪流,长而有序,游刃流畅,停车休息时,车队又如一条笔挺的戒尺,壮观的景象给原本肃穆的青藏公路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平均车速50左右”,“30公里小休息,60公里大休息”,行进在青藏公路上,即使是休息汽车兵们也没有闲着。下车后,曾庆柯这摸摸,那敲敲,检查汽车各个部位是否正常。
较慢的车速下开车容易使人犯困,汽车兵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提神办法。有人嚼槟榔,有人开大车窗吹冷风,有人大口大口喝茶喝水……据说有的战士每天能嚼5袋槟榔。曾庆柯用来提神的方法则是喝水,一个并不怎么保温的玻璃杯,套一只手套,拿在手上又防滑又保温,“来给我倒一杯”每隔一会儿他都会向自己的副驾说这样一句话,就这样,不到半天时间,一暖瓶的水都让他给喝完了。
行驶在“风雪线”上的高原汽车兵。
11时,车队进入了唐古拉山脉,这里也是青海与西藏的分界线,也是青藏公路海拔最高点,海拔5231米。要说这里空气能稀薄到什么程度,有人打比方说,人在这里坐着不动,也相当于在沿海城市负重20公斤在干重体力活,所以,汽车兵们行驶到此处,除了要张大嘴呼吸,还要忍着头疼,忍着心里像塞了团棉花的那般感觉。
12时,车队抵达了唐古拉兵站,在这里战士们要吃午饭。“登上唐古拉,伸手把天抓”是流传在这里的俗语,这里水烧不开,饭做不熟,加上空气稀薄,即使再饿,也没有吃下去的胃口,要不然兵站营房上怎么会写“在这里吃饭就是战斗力”这几个大字呢。
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兵站内写着“在这里吃下饭就是战斗力”几个大字。
下车集结吃饭。送走自己排的战士后,曾庆柯返回了车辆,实在没胃口去吃饭,但饿着也不行,下午还得赶路,于是就这榨菜吃了桶泡面。“生也好,熟也好,总归要吃点,要不垮了身子怎么完成任务。”曾庆柯说道,这里水的沸点仅为70多度,看着锅里的面条在翻滚,但你是煮不熟的,作为北方人,爱吃面,但又吃不着,怎么办?只能吃桶泡面解解馋了。
下午14时,到了“搞教练”时间。这里的“搞教练”也就是老兵坐在副驾驶上,指导学兵(驾驶员助手)开车。
“搞教练”一般都选择在路况较好、较直的地方,可青藏公路上并没有几段这样的理想地。老兵总会脱下军装,学兵也总会接过老兵手里的方向盘,不“搞教练”可不行。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遍布着我国气温最低、厚度最大的高山冻土层,青藏公路正是建在其上面。夏日消融,公路沉陷翻浆,寒冬冷缩,路面鼓胀开裂,行驶在上面,对驾驶技术是一种考验。
“看到坎,要松油门踩刹车。”“你怎么过弯时压线行驶?才开车就学会这个危险毛病,以后成习惯了怎么办?”“离合慢慢抬,看熄火了吧!”……“搞教练”时,一向寡言的曾庆柯话多了起来,一直不停的指导驾车的学兵。
听曾庆柯讲,现在学车比他之前学车幸福多了。他学车的时候,那都先要从干活开始,以前车少兵多,学车的机会也不多,就要在老兵面前好好表现,比如在老兵上车前把车擦的干干净净,比如多干活,放机灵。这样在众多学员中,老兵才会看得上你,教你开车。
“这也就是一代代的传承。青藏公路路况这样复杂,不跟着走上几十趟,学不好技术,容易出事故。”学兵在过弯道时,压了实线,坐在一旁的曾庆柯有些不高兴,骂几句后,对学兵说了这样一段话。
15时,车队行进途中遭遇小股“敌特”袭扰,战士们立即采取行动处置。接到命令后,战斗小组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对“敌人”展开进攻,几分钟后,袭扰之敌成功被“歼”,战斗小组的成员一个箭步登上行驶中的车辆,车队向预定地点继续行进……这是车队组织进行防卫科目训练时的场景。
曾庆柯说,以前部队主要任务就是运输,但现在不一样了,是以运输练兵,练兵为主要。也就是,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17时,车队抵达了宿营兵站。“将士们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不惧强敌敢较量,为祖国决胜疆场”赶了一天的路,汽车兵们并没有着急收拾行囊去宿舍,而是检查车辆,列队集合,他们高唱“强军战歌”,用军人特有的低沉而有力量的嗓音,洗去一天的疲惫,在歌声中抖擞精神。
风雨无阻青藏线。
18时30分,战士们吃过晚饭,进入了兵站宿舍。楼内客房,间间整洁舒服,床上有干净被褥,听一些老兵说,以前走青藏公路,还要自己带沉重的行李卷,要睡大通铺,取暖也靠煤炉,现在有暖气,即使在严寒的冬季,气温也能保持在15—20度左右,战士们也能伸开退睡个好觉了。
此时的曾庆柯第一时间打开手机,与陕西渭南老家3岁的儿子通了视频电话。然而视频里儿子虽没有出镜,但却传出他欢乐的笑声,“过来,叫声爸爸。”曾庆柯对着电话喊了几声后,儿子才反应过来叫了声“爸爸”。
10分钟后,听到家里准备吃晚饭了,曾庆柯才恋恋不舍的挂断了电话。“回家一次,儿子长大一岁。”“回家后儿子都不认识我,待一段时间后才会熟。”“小孩从来不主动叫爸爸。”曾庆柯点了一根烟,狠狠地吸了一口,吐出一缕缕烟雾,以断断续续淡然的语气告诉我。
接着曾庆柯给我说了这样一个数字:55。这位战士一年的休假只有55天。
我顿觉他们不易,对家人,一部手机就可暂缓思念。可面对及其恶略、严重缺氧的青藏线呢?他们只能继续吃苦、忍耐、战斗。
要说高原反应是什么滋味?战士们之间流传的顺口溜就足以表明:“一言难尽,二目无神,三餐不思,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久久难眠,十分难受。”
这种滋味,每一个战士都尝过。
青藏公路通车65年来,在这无情的高原上,汽车兵们就这样在大自然面前展现着他们激荡、不屈的生命之旅。艰难也好,付出也罢,他们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矗立于高原之巅。
世界上最硬的东西是什么?也有人说是钻石,是花岗岩,是钢铁。奋战在高原上的汽车兵说,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是军人的意志。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这是战士们奋斗在高原的第一本领。
一日24时,一年四季春秋,他们奔波于青藏公路上,与人间烟火始终保持着或远或近的距离。
致敬!向高原汽车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