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贯通模式”构建我省职业教育“立交桥”

30.10.2014  10:56

  今年9月,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李泊萱从中职毕业后,通过单考单招录取到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习,3年后,将拿到大专文凭。李泊萱高兴地说道,“选择读中职,不是‘断头路’。文凭和技能,两者兼得。

  去年底,我省新推的一项教育改革——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从中职毕业生、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中以单考单招、高考统招、3+2、五年一贯制等高职招生方式,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现有高职院校与中等职业学校6个专业对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专业对接面,到2015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20个专业的全面对接。同时,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贯通途径,真正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

  省政府出台的《进一步优化全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布局及学科专业结构的意见》中提出,根据我省优势、特色、新兴产业和生产生活性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工业“双百”工程的需要,重点优化全省高等职业院校布局,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西宁、海东和海西州在现有中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各建设1所综合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拓宽中职与高职专业对接渠道,加大面向中职的高职招生计划。到2015年,力争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规模的45%,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中阶段教育的50%左右;到2017年,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规模的50%。优化州、市内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改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相对分散、部分学校规模偏小的状况。到2020年,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实现特色化、规模化、集团化办学。

  今年,在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并招生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学前教育、护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草原生态与旅游、畜牧兽医、中草药栽培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焊接技术等15个专业实现了中、高职全面对接,提前打通了职业教育的"立交桥"。目前,我省有3000多人接受中高职贯通培养。”

  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助理张胜德说,在中职与高职之间搭建“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两条腿走路,使教育体系更加合理科学,更加符合学生成才的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理念将日渐被社会认可。(赵静)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