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三基”建设:筑牢稳定与发展的基石
青海新闻网讯
党建篇
黄南“三基”建设:筑牢稳定与发展的基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是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要求的再丰富再发展。
2014年,省委全会审议通过了加强“三基”建设提升执政水平的《意见》,由此吹响了全省“三基”建设的强劲号角。
坚决贯彻省委《意见》,黄南州委把“三基”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列入议事日程,致力于“两年见成效、七年大变样”的目标要求,在深入调研、吃透州情的基础上,出台了《中共黄南州委关于加强三基建设的若干措施》,并明确了“一二三四五”的总体要求。
一条主线 :提升执政水平。
两大任务: 稳定和发展。
三个转变: 基层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基层工作由低层次向高水平转变,基本能力由单一型向全科型转变。
四大机制: 联系服务群众,科学考核评价,维护社会稳定,基本能力提升。
五项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服务阵地建设,活动载体建设,制度体系建设,基本保障建设。
“黄南州的‘三基’建设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在实践,重在行动,重在解决问题,不只是解决认识问题,更要解决现实问题。”黄南州委书记巨克中在记者采访时说。
放眼黄南“三基”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40项重点任务一览无遗。
聚焦问题导向,黄南州着力构建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推进“三基”建设的黄南路径。
注重实践创新,“高原先锋”工程创新品牌。经省委组织部评审,“建立基层信息工作平台”和“推行消除短板工作法”两个党建项目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建项目,“打造基层全科型干部队伍”项目被评为良好党建项目。
实施乡镇“九有”工程。所辖四县整合打包涉及发改、建设、财政等多个部门实施的项目资金1.38亿元,启动实施了28个乡镇“九有”工程,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
强化培训,基层能力得到提升。州委组织部编写了基本能力学习读本,坚持举办“三基大讲堂”,培养基层全科型干部,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开展党政干部基本能力测评试点工作。
党建强“三基”,源头活水来。
今天,黄南州“三基”建设热潮涌动所迸发出的股股暖流,浸润着这片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精神文明篇
构建和谐自信幸福黄南
弹指一挥间,5年过去。这5年,黄南藏族自治州绘就了一幅全州政治大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和睦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浩浩长卷,成为真实展现黄南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的大写意。
思想先导,“中国梦·我的梦”构建起“文明黄南”的精神坐标
近年来,黄南州委为各地各部门党委中心组和党员领导干部配发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不论城乡,设定每月的22至26日为学习日,开展时政知识、政策法规、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活动,让“中国梦”、“四个自信”、“三严三实”、“四个全面”、“一带一路”等热词,为全州干部群众所熟知热议。
与此同时,全州党政机关文化创建活动同步进行。通过开展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等各类学习培训和警示教育,提升了机关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培育了适合各自实际的机关文化理念,推动了机关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细处着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州每一名干部群众的生活
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去年,该州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通过组织开展好第十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等多种主题活动,引导群众参与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经典等活动中来,使群众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得到自我提升。
典型引领,榜样力量激发善良的道德意愿
近年来,黄南州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累计向省文明办推荐报送“青海好人”、“最美青海人”候选人22名,评选表彰“黄南好人”39名,20301个家庭(个人)获评文明家庭(个人),10个单位和5名同志分别荣获“文明黄南”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截止目前,该州共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个、文明单位6个;有省级文明村镇4个、文明单位(含标兵单位)35个;命名表彰州级文明县城2个、文明乡镇9个、文明村社17个、文明单位82个、文明窗口单位17个、文明景区5个。
立德树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铺开
黄南州各级党委政府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纳入社会发展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研究决策;职能部门“联手抓”,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各相关部门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考核考评内容;社会各界“众手抓”,合力推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始终保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高压态势。
时逢“十三五”开局之年,黄南州精神文明建设正在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这必将为黄南的全面振兴和共圆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丰润的道德滋养!
生态篇
美丽黄南的绿色大写意
踏着如歌的行板,从麦秀林场到扎毛水库,再到隆务峡口,一条横贯南北的绿色长廊点染出山青、水净、风轻、气爽的胜境,宛如一幅挥毫泼墨的绿色大写意。
回望“十二五”,黄南州充分发挥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湿地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的职能作用,先后组织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使黄南林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
近年来,全州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工程近1.87万公顷,受益农牧民达2.68万人。其中,尖扎、同仁两县21个乡镇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近0.7万公顷,封山育林逾3.7万公顷,浅山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在泽库县黑土滩治理项目区,通过种植垂穗披肩草、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等牧草种子,治理区域的植被覆盖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治理草地每亩可产鲜草260千克以上,每年增加牧业产值200万元左右,不仅促进和改善了项目区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家畜越冬问题。
昔日同仁荒凉的东山,如今满目绿意,野兔跳跃,飞鸟纵歌;西山、南当山已披上了绿装,树木成片、花香叶绿;阿赛公路格拉滩段造林绿化景观效应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道路绿化和景观绿化有效统一。
放眼隆务河谷的这条绿色生态走廊,一座座绿意盎然的山岭,一条条碧波荡漾的河流,一株株青翠欲滴的林木,一个个热火朝天的造林场面,无不诠释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条颠扑不灭的真理。
今日黄南,既有前人留下的麦秀林场,集山之品貌、水之流韵;更有今人耕耘的隆务谷地,营原之格调、绿之清翠,一片片草地的生态功能正在恢复,一片片荒山正在被绿色覆盖,一座座城镇、村庄掩映在茂密的绿树从中,正是这幅链接着昨天与今天的美丽图景,承载着黄南美好的未来愿景!
教育篇
站在培育人才的制高点上
人才是高地,教育代表着未来。
2011年和2012年,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蟾宫折桂,连续两年斩获全省藏理科状元,并夺得一届藏文科状元,在黄南地区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十二五”以来,黄南州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师资力量、落实教育保障、创新教学布局,为该州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劲能量,育英战略捷报频传。
喜报一: 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近年来,黄南州继续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在全州民族小学、初中和高中全面实施“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简称MHK),使该州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 1-3级)全覆盖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得到全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测试中心和国家教育部的认可。
喜报二: 对口援助职教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十二五”期间,该州得到山东齐鲁理工学院、湖南信息化学院两所民办职业高校在支教、援建、异地办班等方面的扶持与帮助。山东齐鲁理工学院投资援建了国家标准护理实训中心,并选派教师赴州职校支教;同时,在天津电力学院开办异地职业教育黄南班,并安排两批援助工作人员到黄南定点帮扶。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民办本科院校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工作推进会上,黄南州对口援助职教工作在大会中交流推广,得到国家教育部表扬。
喜报三: 开创黄南州异地民族班先河。黄南州在“十二五”期间先后选派1200余名优秀高一新生赴省内外示范性高中接受优质的教育。去年,该州创新思路,开办了首个异地黄南州民族班,异地办班工作在完成省定20%目标任务的同时,较2014年人数增加了2.5倍。
喜报四: 特殊教育实现零突破。2014年10月,黄南州特殊教育学校正式开办,实现了黄南州特殊教育零的突破。同时,建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各学校安排轻度残障儿童随班接受教育,目前全州接受随班就读的残障儿童有70人,保障了残障儿童受教育的基本权益。
5年来,该州全面落实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三江源地区教育补偿经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等各类教育政策资金近4.2亿元,较“十一五”期间增长了118%,覆盖面达到100%。
城建篇
城乡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今天,漂亮的民居,美丽的校园,现代化的医院,灿烂的笑容——黄南藏族自治州一座座靓丽的城镇,已今非昔比。
今天,不论是热贡广场上那座散发着无穷魅力的金色博物馆,抑或是尖扎县铺满绿色林荫的滨河公园,还有泽曲河畔那闪耀着银色波光的湿地公园,直至天河之南宛如蓝色镜面的白螺湖,黄南处处盛景无穷……
“‘十二’五以来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平安与振兴两大任务,我州本着打造精品城镇、生态城镇的目标,加大加强城镇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现如今,全州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功能逐步完善,城镇综合承载力大幅提升。”州委副书记、代州长乔学智介绍道。
这5年,黄南州投资7.16亿元,完成基础设施项目42项;投资12.79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3.79万套。
这5年,黄南州投资5.8亿元,78个村进行了新农村建设。
这5年,黄南州投资5.79亿元,完成两房建设32800户。
这5年,黄南州将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建设放在同一高度,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在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工作的同时,加强管理,整合资源,充实人员,细化责任,对满足居民基本需求和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5年,黄南州以规划引领为重点,强化环境综合治理,打造村庄特色风貌,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在编制《黄南州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村一风格、一村一特色”的原则,集思广益,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256个建设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并针对各村庄发展基础、人口规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坚持因村施策,注重传统村落和名村名镇的保护,杜绝大拆大建,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与当地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文化元素进行有机融合,赢得全州农牧民一致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