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六大模式”推进精准扶贫
青海新闻网讯 黄南藏族自治州集西部地区、高寒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四位一体,全州261个行政村中有105个贫困村,占全州农牧业总人口近六成的贫困人口,种种发展短板,使奋力前行的扶贫工作一路充满了艰辛。
贫困群众不脱贫,黄南州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就无从谈起。
扶贫是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翻看201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细读“抓关键、求精准,奋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建立完善贫困县考核、约束和退出机制,引导各种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力争贫困地区农牧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牧民收入平均增速……”
穷不生根,富无天生。经过多年的艰辛实践,产业发展、金融贷款、项目建设、整村推进、易地搬迁等带有黄南特色的扶贫模式,为今后精准扶贫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黄南州贫困人口由“十一五”末的9.02万人减少到4.7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十一五”的45.5%降至7.9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3031元增长到5790元。
幸福的标志之一,不是看富人的碗里有多少肉,而是看穷人的碗里有没有肉。全面小康,怎样才能做到“一个也不能少”?围绕贫困面有多大、贫困人口有多少、致贫的原因是什么、扶贫攻坚抓什么、怎么抓”等一系列问题,去年,黄南州抽调省州县三级干部415人,组成105支驻村工作队深入走访1.27万户贫困户,摸清基本情况,找准一村一业、一户一策脱贫致富的办法,制定扶贫规划。
应对扶贫攻坚工作中存在底数不清、靶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黄南州于去年11月中旬,全面完成所辖四县建档立卡工作,对全州12742户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对已确立为扶贫对象的家庭情况进行登记造册,逐户建立台账,实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做到“贫困在库、脱贫出库”。
在过去的一年里,黄南州从建立完善精准扶贫机制、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等方面入手,基础设施扶贫、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六大精准扶贫”全面铺开;扶贫工作推进、工作考核、资金管理、金融服务和部门协调等工作机制开足马力,全方位推进扶贫攻坚进程,全年共减少贫困人口14594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变“输血”为“造血”,必须要将救济式扶贫转变为开发式扶贫,扶持农牧民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为此,黄南州扶贫局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紧紧围绕热贡艺术品加工、有机畜产品加工、温棚蔬菜种植、饲草料种植等特色产业,坚持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策略,实施“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105个贫困村中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使特色产业真正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在同仁县,每一个被列入扶贫工作的贫困村里,都立着一块公示牌,上面写着产业帮扶的项目简介,目标、责任等分解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成为“一村一品”扶贫精髓内容的生动注脚——江什加村:土壤肥沃,适合建设苗木基地;加仓玛村:村民经过技能培训后,适合搞热贡雕塑工艺品加工;加毛村:城中村人地矛盾突出,适合沿街面修建商铺出租经营……
正值初春,记者走进同仁县扎毛村,感受了这个贫困村旧貌换新颜的惊喜蜕变,见证了黄南州“精准扶贫”的实践成果。春节前,村里的苗木合作社刚刚分红,96户村民每户领到了3000多元现金。今年,已经建成的全木制结构的藏家乐,共有30多间房屋,在旅游旺季一次性可接待200多名游客,餐饮、住宿、娱乐、休闲设施一应俱全。
如今,扎毛村已经找到了突破口,借助扎毛南望九寨、北临夏都、背靠麦秀、依山傍水的环境优势,打造原生态旅游基地,充分利用古树、古寺、古村和水库、林场、藏戏台、煨桑台、藏家乐等旅游元素,开发徒步旅游、自驾游等旅游项目,让扎毛的老百姓通过保护绿水青山,赚来金山银山。
黄南州扶贫在推进过程中具有自觉而强烈的城乡统筹意识。无论是通过吸引贫困地区人口就近就业,还是农牧区贫困人口的易地搬迁安置,抑或是加快推进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黄南扶贫正在自我超越中不断升华。
扶贫必须扶智。黄南州坚持把智力扶贫作为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的治本措施,以加强农牧区实用性人才培养、提高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和办学质量为重点,增强地区群众内生动力,全面提升农牧民生产技能、文化科技和思想道德素养。
在黄南,扶贫开发不是政府部门的“独角戏”。在州财政加大投入和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该州注重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大扶贫开发格局,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为契机,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凝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虽然一个“穷”字是贫困地区共同的身份标签,但穷有穷法,扶无定规。从整村推进,到连片开发,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扶贫,眼下,黄南州的每一个村落、每一个农户、每一家扶贫单位、每一位扶贫干部正凝心聚力,打赢精准扶贫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