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黄河源生态演变与保护研究取得新成效

19.11.2015  09:02
  11月17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青海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奥克兰大学共同完成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黄河源的生态演变与保护” 在西宁验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省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参加了项目验收会。
  通过项目的研究,创建了黄河源高寒草甸退化生态过程模式,明晰了“黑土滩”草地形成过程,提出了秃斑地和植被覆盖率是黄河源区草地退化评价的两个主要指标;建立了黄河源风沙侵蚀-植被动力学模型、高寒草甸生态演变时空动态网格模拟等模型;定量评价了高寒草甸植被固土护坡效果,验证了退化草地优势种植物根—土复合体强度值大小与高寒草甸退化的关系,为黄河源生态演变与保护提供了依据。同时提出了黄河源河流、草地与湿地的环境保护、水生态评价、沙漠化治理和河流综合管理等的对策与建议。该项目实施完成后发表论文32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5篇,出版中英文专著3部,取得专利3项。引进多位国际一流学者参与黄河源研究,引入了河流框架理论,对提升我国在三江源学术研究的国际声望与国际影响力具有较好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