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林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显成效

06.11.2014  11:09
          黑林河流域位于青海省大通县县城北部,湟水河一级支流北川河的上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四副区。流域总面积303.41km2,水土流失面积237.73km2,占流域总面积的78.34%。黑林河流域辖极乐、城关、新庄、药草、斜沟、逊让、西山、青山等8个乡(镇),98个村民委员会,共10560户、67771人(农业人口67530人)、劳力36389个,人口密度为224人/km2。

      大通县黑林河流域治理工程,于2010年开始实施,截至目前,黑林河流域通过坡改梯、营造水保林、种草、封禁治理措施及沟道治理等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流域内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5.9km2,累计治理面积达到182.58km2,治理程度由原来的28.05%达到76.8%。项目区各项措施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治理、保护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水土保持原则得到合理布设,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主要表现为:改良土壤,涵养水源,改善小气候;有效的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为实现“两高一优”农业以及农业产业化奠定了基础,显著地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几年来,流域内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以调节坡面及沟道径流为手段,结合林草建设发展以生态自然修复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加上近几年来项目区雨水增多,提高了林草成活率,增加了林草覆盖率,新增造林面积3887.06hm2、种草面积118hm2、封禁治理6836.26hm2,使流域内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4.53%提高到17.73%,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96.05%,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为了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大基本农田建设,修建坡改梯749.14 hm2,扩大基本农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梯田每亩年增加粮食40kg左右,粮食增产约45万kg,人均产粮达到383.3kg,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

        黑林河流域通过实施坡改梯工程、人工造林、种草及封禁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壤的抗旱保墒能力,减轻地表冲蚀,保土效益明显增大,提高了土壤肥力,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促进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转变,使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实施治沟工程建设,形成良好的沟、坡防护体系,实现了上拦下保的流域治理整体防护体系,有效拦蓄洪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基本条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