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法院登记立案制实行以来收案上升20.11% 立案效率明显提高

10.12.2015  16:00




        12月10日,省高级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副院长邱峰向社会通报立案登记制度实施以来登记立案工作情况。海北中院、西宁市城北区立案庭负责人介绍各自法院立案工作措施及方便群众的案例。

        自5月1日实施立案登记制度以来,青海法院严格按照最高法院要求开展工作,截止11月30日,全省三级法院总共登记立案37711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11%,环比上升4.8%;从案件类型来看,民事案件所占比例最大,共23073件,占登记立案总数的61.2%;执行案件7307件占19.4%;刑事案件6340件占16.8%;行政案件693件占0.2%,审查监督案件268件。从案件分布区域来看,西宁中院及其辖区基层法院登记立案数最大,共计19344件,占登记立案总数的51.3%。青海省三级法院相关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无缠诉、群体性事件发生,无不予立案事件发生,登记立案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自5月1日实行立案登记制改革以来至10月31日,海北州两级法院共立案登记各类案件993件,其中当场立案818件,当场立案率达82.4%与去年同期相比,收案数增长16.96%。所有立案登记的案件的平均接待时间从原来的120分钟缩短到10分钟。最长接待时间未超过30分钟。

        西宁市城北区法院自5月1日-12月8日,受理民商事、行政、执行案件共2598件,其中当场立案2580件,因需要补充证据等合法原因未能当场立案18件,当场立案率99.31%,收案同比上升17.88%。

        各级法院同时采取“一站式”立案工作模式,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当事人当即登记立案,不让当事人跑“回头跑”。如深圳麦太保科技有限公司起诉西宁瑞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6月29日原告律师到城北区法院办理立案手续,为不影响原告律师当天的返程,法院仅用20分钟就办理完毕手续。

        各级法院积极落实便民、利民的措施。推行导诉制度,为前来立案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设立午间立案岗,推行电话预约立案,对孤寡老人和身体有残疾的群众实行上门立案,真正让立案不再难。

        今后,省高级法院将认真贯彻中央和最高法院各项部署,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立案登记工作的长效机制,继续细化各项工作内容,同时,还将分阶段、不定期地监督、检查、指导下级法院立案登记工作,确保这项改革制度在全省法院扎实有序推进。

用好红色资源筑牢初心使命省民政厅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近日,省民政厅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赴海北州原子城纪念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心参观学习,追忆峥嵘岁月,赓续红色基因,丰富学习内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增信走心有新意......民政厅
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
  9月24日,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副省长、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匡湧主持召开......民政厅
阿更登副厅长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
  10月12日,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阿更登率队深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纳家村,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互助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国栋,县委副书记赵以鸿到村陪同调研......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