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阅读·1976年:长江寻源

21.12.2015  07:22

  青海新闻网讯 12月9日,从北京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将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这个消息,让曾经是青海日报社摄影部记者的王启发先生感到振奋。1976年,他和其他二十几位参加长江源头考察队的同志第一次正式确定了长江源头。这次考察,证实了长江全长不是曾被误传的5800公里,而是6300公里,长江的长度由世界排名第四变成了世界排名第三。

  1976年7月初,39岁的王启发接到通知,让他参加长江源头考察队,担任拍摄任务。1976年7月6日,王启发与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今长江流域水利委员会)、人民画报社、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以及兰州军区第六测绘大队等单位的同志,共25人组成的长江源头考察拍摄队从西宁整装出发,开始了为期两个多月的长江寻源之路。

   长江寻源,千古之谜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万里长江”一词来形容长江,可是长江源头究竟在哪里,一直是一个被地理学家争议不断的课题。长江源头考察拍摄队此行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长江的真正源头。

  在国际地理学界,普遍采用“河源唯远”的原则,即将河流整个流域中距入海口最远的源流对应的源头定义为这条河流的源头。

  早在战国时期,《尚书·禹贡》中就有关于长江源头的记载。《禹贡》记载“岷山导江”,这里的岷山不是今四川省内的岷山,而是指嘉陵江上游西汉水的源头嶓冢山。所以当时的人们认为长江的正源是嘉陵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也认为岷江或嘉陵江是长江的正源。

  直到明代,这个认识才被徐霞客纠正。徐霞客的《江源考》,根据中国山脉大势与江河源流的关系,断定长江发源于昆仑之南,从而确认了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源。

  到了清朝,康熙皇帝为了编纂中国第一本地图集《皇舆全图》,曾派人实地探查长江源区,但是面对江源地区密如蛛网的河流体系,考察的人只得出“江源如帚,分散甚阔”的结论。

  因为长江源头始终没有定论,所以关于长江的真正长度也一直没有确定的答案,直到1956年,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第一次组织人力在曲麻莱等地实地考察,当时得出结论:长江源头分南北二源,南源为木鲁乌苏河,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北源为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山南麓。

  “这个结论,虽然比过去大大前进了一步,但是那次考察还是没有找到长江真正的源头。”王启发说。

   艰难的寻源之旅

  如今,近四十年过去了,王启发仍然清晰地记得曾与他一起考察长江源的队友,成绶台、齐克、石铭鼎、史学增、周衍庆、茹遂初……因为对于他来说,那次考察是他此生难忘的一次挑战。出发前,有人这样告诉王启发:“不冻泉得了病,五道梁送了命,沱沱河冻个硬。”形象地告诉了他此行的不易,但是他还是毅然前往。

  在向长江源头行进的路上,长江源头考察拍摄队碰到的最大的困难来自于大自然。“我们每天都在向河流险滩、沼泽湿地、高原缺氧挑战。”王启发说。因为很多队员来自北京和上海等低海拔地区,所以经常会有同志因为缺氧而晕倒。

  “来自北京的成绶台是当时考察队的领队,在我们到达唐古拉山时,他因高原缺氧得了高原肺水肿,大口大口吐着血。当时,唐古拉山地区的医疗条件很差,我们只能连夜将他送到就近的医院抢救。”王启发回忆说。

  行进中,考察队的车经常会陷进河流或沼泽中,这时,队员们只能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推车。在高原,走路都很困难,用力推车时,大家都是大口大口喘气,疲惫异常。到了车上,大家甚至无暇欣赏三江源地区美丽的风光,因为缺氧而造成的头疼、目眩折磨着每一名成员。

   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款待

  在沱沱河,考察队的队员们为挺进无人、无图、无线路的三江源地区做了一些准备。其间,当地藏族同胞还为考察队举行了一场小型欢送会。

  “欢送会上,藏族同胞拿出了开锅羊肉、奶茶、青稞酒等当地的特色食品招待我们,我们也拿出了从北京、西宁等地带来的罐头、压缩饼干等。每个队员都喝到了藏族同胞为我们敬上的奶茶。一位藏族同胞告诉我们,今天的奶茶和他们平时煮的奶茶不一样,里面放了一些中草药,能提神醒脑、消乏解困、生津止渴。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即将面临一场生死考验。”王启发说。

   挺进无人地区

  如今到了唐古拉山,再到长江源头乘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但是在当时,无人、无图、无路线的情况下,考察队成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探路而行。害怕汽车陷进沼泽地,他们用两辆大卡车领头,后面跟着两辆嘎斯69车。即便如此,汽车还是经常陷入沼泽。

  在距离源头还有几千米的地方,他们停了下来。前面是大片沼泽,汽车寸步难行。“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背着装备步行。在海拔5000多米的江源腹地,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三十多斤的行装。那时候,我觉得就连兜里的钢笔都是我的沉重负担。当走到一处缓冲第地时,我们每个人就像一个个多米诺骨牌似的一倒一片。”王启发说。

  就在大家即将陷入绝境的时候,一支马队向他们走来。这支队伍是沱沱河乡政府组织的,马队顺着考察队汽车轮子的印子找到了他们。在马队的帮助下,天黑之前,他们终于到达了姜古迪如山脚下。

  这一路走来,考察队的成员们历经艰辛,靠着一口压缩干粮、一口菜罐头和一口江源水,努力前行。因为严重缺氧又补充不了维生素,每一名队员的嘴唇都裂开了。

   找到长江源头

  考察队的每一位同志,永远都不会忘记1976年8月24日这一天,因为就在这一天,他们找到了长江真正的源头——沱沱河源。

  王启发记得,那天的天气特别好,考察队的同志们挪一步喘三口地攀上了海拔5400米的姜古迪如山。“到达姜古迪如山的时候,什么缺氧、饿肚子、想喝开水的事,都被我们忘记了,在我们眼前只有各拉丹冬大雪山、姜古迪如山和沱沱河源。我们努力将一切定格在了胶片中。”王启发说。

  经过实际观察,考察队发现,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的姜古迪如山的冰川。“那里共有五十多条巨大的冰川,冰川叫山岳冰川。那些冰川有的像一片美丽的冰塔林,利剑一样直刺云天;有的像千姿百态的宝塔,矗立在茫茫天地间。”王启发说。那些用之不尽的固体水源,正是孕育长江的伟大源泉。

  “我们发现了长江的最初水源出水处,那里水深约0.2米至0.3米,宽度3.5米左右,水清见底,纯净可口。此时,我忍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用双手捧起了那生命源头之水,喝了个够。”王启发说。

  返程途中,因为有了进江源的路线图,顺利多了。当车队从江源地区开到了青藏公路上的时候,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此行我们历时两个多月,出发时我的体重是128斤,回来的时候只有108斤。”王启发说。

  1978年,新华社正式发布消息:“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查勘的结果表明,长江源头不在巴颜喀拉山南麓,而是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大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长江全长不仅5800公里,而是6300公里。”

  此后,《辞海》、教科书和有关书籍相继采用了这次考察的成果。至此,长江成为了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成为了世界第三大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