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三北防护林工程40年人工造林88.95万公顷
记者从省林业厅了解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自1978年实施以来,我省通过近40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相继完成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工程建设任务,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工程区内荒漠化趋势得到整体遏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沙产业得到较好发展。
据2014年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显示,我省有沙化土地面积1.246千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7.4%,荒漠化土地面积1.9千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6.5%。与2009年国家公布第四次监测数据相比,沙化土地面积减少57000公顷,年均减少11400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51000公顷,年均减少10200公顷。全省荒漠化面积和沙化面积呈现出“双下降”态势,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地区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减少,沙化程度降低;共和盆地、环青海湖地区沙化程度持续逆转,总体上实现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从扩展到缩减的跨越式转变。
我省近40年的三北工程建设,共营造水土保持林20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67万公顷,控制水土流失5486平方公里,占建设区水土流失面积的20%以上。
经过治理的丘陵山区基本达到洪水不下山,泥流不出沟,暴雨不成灾,粮食不减产。每年可减少8230万吨泥沙流入江河,减少了泥沙在下游河道、水库的淤积,与此同时也减少了土壤养分的流失。据测算,三北工程区年均粮食增产总量1.67万吨。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近40年的三北工程建设,共完成人工造林88.95万公顷,封山育林104.05万公顷。有效增加了林地面积,全省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2.47%提高到目前的6.3%,增加了3.83个百分点。目前,全省三北地区林地总面积达到3333333公顷,活立木蓄积量由1977年的1547.1立方米增加到2858.7万立方米。三北工程区的生态面貌发生极大变化,改变了局部地区的气候条件。(赵俊杰 宋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