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而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

14.06.2014  16:22

  善于把握历史机遇,紧步跟进时代潮流,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而当机遇来临,该如何借机发展,有所作为,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质的提高,是摆在每位决策者面前的一道综合题。

  发展的机遇总能从历史长河中浮现。1000多年前,东起长安(今西安)、西达罗马的“古丝绸之路”曾是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贸易通道,古丝绸之路南线的丝绸之路“青海道”也借势盛极一时。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亚访问期间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释放了中国进一步向西开放、建设经济大走廊的强烈政策信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战略谋划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发展要求。

  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经济社会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把青海这个中国边远西部省份推向了内陆开放的前沿,打开青海省与丝绸之路周边国家经贸、投资合作的新思路,为青海快速融入全国和世界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

  如何把握住这一契机,把挑战转化为机遇,主动而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开辟青海经济新天地?

  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综合运用区位优势、特色资源和南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把富民强省的醒目棋子落定到全国经济乃至亚欧经济的发展版图上。以坚持生态立省战略,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打造兰西格经济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思路,科学规划青海的发展路径。

  办好青洽会,无疑是主动而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效举措。“青洽会走过了15个年头,越办越好,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青海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也见证了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的光辉历程。

  当历史新机遇与地方发展相遇,当年度区域经济展会与国际规模赛事完美契合,当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与可持续的发展思路融汇,让一个久负盛名的盛会发出了新的光彩。加入了新元素的第十五届青洽会拥有了一个内涵更丰富的名字——“2014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首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突出开放合作、绿色发展主题,凸显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向西开放总体思路,展现出我省新能源发展的强大实力。

  历史机遇的影响力总能让人惊喜。本届青洽会的规模、规格、成绩均超往届,参会宾客人数突破1.1万人。一大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重点央企、跨国企业和重要外宾参会,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提供一个广泛合作、互惠共赢的平台。立足本土区位特点,吸纳外部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已经成为青海与外地客商合作共赢的活力源泉。同期举行的主题为“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的“首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更呈现出我省打造千亿锂电产业基地的巨大潜力,凸显了我省绿色发展的新优势。

  历史的机遇总能为发展创造条件。适逢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机遇,举办中国首届大型新能源电动汽车赛事,更好地发挥出青海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通道的文化优势、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现实条件,加快与周边省区和中亚国家的产业合作及经贸合作,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按照以点线面结合,近中远结合、经济贸易生态文化结合的原则和“五通”要求,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顶层设计,加大开放力度,拓展更加丰富和宽广的发展格局,方能与天下客商实现更多的互利共赢。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青海转型发展提供了切入点和突破口。机遇面前,我们一定要上下联动、内外协调,认真分析、理性判断、持续优化,真抓实干、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借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之机奋力发展,让青海的明天更加美好、灿烂!(莫自才、赵睿)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