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书写在大地上的生态篇章

16.06.2017  01:36

  过了牧草茂盛的环湖地带,穿过长达3600多米长的关角隧道,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南边缘的乌兰县,便呈现在眼前了。或许是因了一座绵延的山脉之隔,山这边的山峦戈壁在干旱少雨中呈现的风貌,与前方湖水润泽的气象迥异。绿色,即便在夏季的六月,依然显得十分金贵。

  就在这戈壁沙滩之上,乌兰县举全县之力锻造的“生态立县”品牌,显化出卓然成效。县城希里沟镇静泊村在郁郁葱葱的绿波之中,楼身屋顶在丛丛绿树间若隐若现,一条条通向外界的公路,在两旁的绿树夹道中,成为伸向远方的绿色长廊……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改变了乌兰县亘古的苍凉,在这块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土地,书写出饱含生机和希望的绿色篇章。

   生态引领,实现绿染家园的梦想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仅是一份使命与责任,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要义,只有更加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建设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全面小康的新乌兰。”乌兰县决策层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并向这一目标跋涉奋斗。

  绿色发展的理念改变了这块土地行走的轨迹,也给长期生活在这里的群众带来了福祉。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成为乌兰县高扬生态之旗、推进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奋斗目标。

  靠近县城的希里沟镇西庄村,一排排规划整齐的村民住房绿树掩映,村里条块状的硬化道两旁和村民的房前屋后,栽满了各种花草苗木,将整个村庄装扮得花团锦簇。年近50岁的村民梁平一家世居在这里。梁平家百余平方米的院落里,中央的一块空地上栽植的花木,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花朵,与院外的景色融为一体。

  “以前各家都是土墙土屋,因为缺树少草,无遮无拦,黄风刮起来,开口说话就是满嘴泥沙,黄土色成了乌兰单一的颜色。随着县上下狠心年复一年栽树种草,风小了,沙小了,推开门就是满眼的绿色。住房条件越来越好,有了这些花花草草的陪伴,可以说在生活富裕起来后,生态让乡亲们增加了另外一层辛福感和获得感。”梁平的一席话,见证了乌兰县生态建设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

  为了让群众共享到生态建设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乌兰县在“十二五”以来,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之路,持续推进全县生态环境改善,先后完成荒山造林1666.6公顷,封山育林1333.3公顷,青藏铁路、315国道绿化带及城镇景观林带、村庄“四旁”种植绿化,由点及面辐射开来,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6.62%,比“十一五”末提高了两个百分点。尤其是随着一批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国家重点公益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农牧民群众从保护生态林业中直接获益2000余万元,22个新农村绿化工程的完成,受益群众达7500户、29800余人,为乌兰向生态大县、生态强县迈进增添了巨大的潜质和能量。

   释放红利,生态成为助推发展的强力引擎

  如果说绿色发展的强劲风潮托起了乌兰站在一个全新的发展起点。那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则为乌兰经济社会发展扬起了追波逐浪的风帆。

  一场围绕筑起可持续发展之路,从传统农牧业产业变革发端。

  乌兰县农牧局人员介绍,以前农户家中有限的耕地,基本是用来种植小麦、青稞和马铃薯,庄稼地里的产出,除去农户们生活成本,几乎所剩无几。在生态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枸杞和藜麦等优势经济作物的种植,不仅对固沙挡风具有改善生态的良好效应,而且在提升土地产出附加值的同时,既治了沙,也“治了穷”;既改善了生态,也改善了农户的生活。

  希里沟镇东庄村村民祁生诚一家6口人,有0.8公顷多耕地,此前全都种植小麦和青稞,一家人的土地收成,除留下全年的口粮外,抛掉肥料等成本,到手的只有几千元的收入。三年前,在县镇人员的引导下,祁生诚开始种植枸杞,枸杞达产后,每斤平均收购价达25元以上,优选枸杞每斤甚至达到30多元以上,加之枸杞种植倡导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种植,无形中减少了种植成本。两年后,祁生诚一家便因种植枸杞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而当地的藜麦种植大户黄朝宾说,藜麦的每斤市场价达近百元,这比以前种小麦等传统作物的“身价”,高出了不知多少倍。

  生态理念在“嫁接”到产业结构调整后,释放出巨大的“红利”。乌兰县枸杞种植面积从“十一五”末的333.3公顷增加到2913公顷。藜麦种植面积达100公顷,建成年加工能力达6千吨的藜麦加工工厂,绿色作物种植面积从“十一五”末的62%扩大到70.4%,为一产同比增长5%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可持续发展的触角同时向生态畜牧业方向延伸,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让广袤的草山牧草得以“休养生息”的同时,“茶卡羊”品牌获得农业部国家地理标识保护认证,“柴达木福牛”百亿元产业正沿阶而上。由此,为“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奠定了良好基础。

   绿水青山,实实在在成了“金山银山

  大自然的造化在塑造了乌兰大地干旱缺雨的同时,也给予了这块土地神奇的厚爱。

  哈里哈图森林公园、金子海沙漠公园、都兰湖湿地公园、柯柯盐湖“天空之境”景区等生态地理名胜,如散落的珍珠,在乌兰大地星罗棋布,熠熠生辉。

  生态与文化旅游的“联姻”,为乌兰筑起了“黄金通道”。该县借助我省打造“大美青海”和海西建设“高原旅游名州”的战略机遇,塑造出了“大美青海·多彩乌兰”的金子招牌。自2013年起由县级财政拿出700万元资金,在对景区景点实施保护的同时,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日益加快。

  以打造茶卡盐湖“天空之境”为龙头,带动县内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金子海国家沙漠公园、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随着乌兰富有生态特色的旅游业日益趋热,生态旅游业持续呈现“井喷”势头。去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近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20亿元,分别增长了261%和225%,年旅游人数闯进全省前三名,茶卡盐湖景区成为“青海三大景区”之一,“青藏高原生态旅游重要驿站”推动乌兰经济步入“快车道”。

  但是,要把乌兰建设成为“州内旅游强县、省内旅游大县、国内旅游名县”的发展目标,也为乌兰打造出撬动“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转变”的强力杠杆。

  生态旅游产业让乌兰县域经济迸发出空前活力,也让当地各族群众在生态中释放的红利中广为受益。

  六月的金子海,“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云集在这里,一顶顶蒙古包扎在柔若海绵的沙滩上,这里成为接待游客的临时“家园”和歇脚的驿站。借助生态游搭建的舞台,富有民族民俗气息的歌舞、餐饮,在“掀起盖头”中美名向国内外。

  据当地旅游部门人员介绍,经营这些“牧家乐”的人员都是周边地区的鼓足群众,旅游淡季,各族群众也生活在这里,对景区实施保护。旺季就从事经营增加收入,已从以前单一的守护和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并在与游客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为我省“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输入了绵绵活力。

   感悟乌兰县域发展的“根基

  前不久,在西宁发出的西去列车上,笔者遇到了一位十余年前从西宁到乌兰县办案子的法律工作者。去了那一趟之后,他再没有到过乌兰,留在脑海里的“多风沙、少绿色”的乌兰印象,却是挥之不去。十余年过去,凭车窗远眺离青藏铁路不远的乌兰县城,在戈壁上显现一派郁郁葱葱,浓浓的绿意向远处延伸开来。风吹沙卷的乌兰,早已在乌兰县推进生态建设的矢志前行中成为往事。在为乌兰县依靠生态建设夯实县域发展“根基”的感慨中,触摸的是乌兰的生机与活力,体味的是乌兰“生态之县”沉甸甸的厚实。

  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牵系国计民生,考量着执政基础和执政水平,既要契合大政路线、方针、政策,又要紧扣当地实际,因地制宜,这其中发展根基和路径的选择至关重要。身处瀚海戈壁之上的乌兰县,其自然地理环境和自身的禀赋并不优越,而且域内因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长期积贫积弱。因此既要努力在实现跨越发展中摆脱贫困,又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两副重担同时压在乌兰县的肩头上。

  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召唤和引领下,乌兰县审时度势奋力打出“生态牌”,在我省“生态立省”战略的关照下,以“生态立县”理念,推动县域经济沿着生态文明筑起的阶梯,由经济小县向生态大县、生态强县攀援而上。昔日的一片片荒漠沙丘在披绿中完成重塑,绿色发展为“土地上的变革”注入了发展之魂,在调整产业结构中,枸杞产业、“洋庄稼”藜麦在深植乌兰大地后,在经济舞台上唱起了“主角”;哈里哈图森林公园、金子海、柯柯盐湖“天空之镜”……在绿色风潮中声名鹊起;曾经“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荒芜土地,在科技支撑下,发展起风电、光伏产业,绿色能源奏响“风光和鸣”……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可持续发展成为乌兰经济发展的“硬杠杆”,以量与质的同步驱动,带动乌兰在脱贫攻坚中率先在全省“脱贫清零”。在塑造出“绿水青山”的同时,乌兰拥有了“金山银山”。

  乌兰之路,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与特征。正是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在发展的每一个举措、每一个环节上,乌兰才呈现蓬勃的生机和强大的后劲。正是把“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化为乌兰发展的自觉行动,把“四个转变”融入到前行的鲜活实践中,乌兰才拥有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思想保障,广大群众才分享到发展成果和生态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