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在基层·榜样的力量】青海油田行一路走来一路感动

25.12.2017  07:36

  青海新闻网讯 

  一路走来,一路聆听!

  一路前行,一路感动!

  震撼人心的画面在展现,令人振奋的精神在涌动,催人奋进的动力在荡漾!一个个长年奋战在大漠戈壁奉献青春的先进典型和基层模范党员,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故事,竖起了一块块不朽的丰碑!

  这是一次学习之旅、传播之旅和感动之旅!12月4日至12月12日,以“榜样的力量·媒体记者油田行”为主题的大型采访活动拉开帷幕,晚报记者身临其境,循着青海石油人的足迹,深入荒漠山沟,走在生产一线,走进石油人的生活,去记录他们的工作,去聆听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故事,去感受他们扎根高原、顽强拼搏的石油精神。

祭奠:青海石油人的一种情怀

  【地点】冷湖四号公墓

  每个青海石油人都知道,从敦煌去花土沟,冷湖是必经之地。每个青海石油人都知道,经过冷湖时必须要去青海油田冷湖四号公墓,为长眠在此的400多名石油英烈敬献鲜花,表达哀思之情,这已成为石油人的一个习惯,一个传统。12月6日,“榜样的力量·媒体记者油田行”记者前往青海油田冷湖四号公墓,聆听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感受大漠之间他们坚守的不易。

  冷湖四号公墓位于冷湖四号地区,始建于1983年9月,1995年进行了首次修缮,2010年,中国石油筹资进行了第二次修缮。公墓内耸立着一座高达12米的纪念碑,碑身正面写着“为柴达木石油工业而光荣牺牲的同志永垂不朽”,整个公墓显得庄严、肃穆、凝重,以纪念柴达木石油先烈们献身石油的豪情壮志,歌颂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里安葬着在油田勘探开发进程中,因公和因病去世的400多名油田干部职工及家属。这里的每一座坟茔,每一块墓碑,都凝结着一种情愫,包涵着青海石油人对柴达木盆地矢志不渝的忠贞之情。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用青春、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柴达木石油精神,用脊梁和筋骨撑起了柴达木石油工业,成为青海石油人“爱国、创业、奉献、实干”的真实写照。冷湖四号公墓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海油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宗福军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或者油田干部职工路过公墓时,都会前往公墓,看一看,敬献鲜花,表示对先烈们的敬意和哀思!

感受:高原戈壁上的一片绿洲

  【地点】冷湖设施农业种植园

  红彤彤的西红柿、青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不同于外面的一片荒芜,12月6日,记者一走进冷湖设施农业种植园,扑面而来的是蓬勃的绿色,让人顿感舒畅。

  冷湖镇,这个因石油而兴的地方,在过去,想在这里吃上一口新鲜嫩绿的蔬菜简直是奢望。高寒缺氧,风沙盐碱,干旱少雨。受自然条件所限,61年来,冷湖居民所有生活物资都是从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拉来。

  “别说新鲜了,能吃到就已经很不错了。”曾经住在冷湖的夏萍感叹道。为了让2000多名冷湖居民,吃上绿色、新鲜的蔬菜,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可谓是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经过多次尝试后,他们终于成功了!通过无土栽培种植出了各类新鲜蔬菜,完全更改了青海石油人餐桌上永远都是萝卜、土豆、大白菜的历史。

  中国石油援建冷湖设施农业种植园于2015年6月开始投资建设,总面积4233平方米。园内主要建设为绿色植物种植区789平方米,蔬菜种植园区3230平方米。蔬菜种植园主要种植黄瓜、生菜、西红柿、芹菜、辣椒、茄子等,年产蔬菜74吨。自2016年7月起,冷湖结束了无蔬菜种植的历史,2000多名冷湖居民可以在种植园里采摘,并且吃上新鲜的蔬菜。

  种植园项目的投入使用和对所有居民免费开放,进一步丰富冷湖地区居民的“菜篮子”,对于增加冷湖地区蔬菜供应量、提高果蔬新鲜度、丰富蔬菜品种多样化、平抑蔬菜价格、稳定市场、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稳定干部职工队伍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温:石油勘探时的丰收喜悦

  【地点】花土沟镇油砂山

  在花土沟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有着一处雄伟奇异的雅丹地貌,这里山势险要,奇峰林立,座座山峰连绵起伏,在阳光的照耀下,山顶发出耀眼的光芒。采油师傅说,这座山叫油砂山。油砂山露头是青海油田油砂山油田裸露在地表的一层厚厚的油砂。我们的采访大军怀着浓厚的好奇心浩浩荡荡爬上了山顶。

  油砂山以油苗裸露厚度为世界之最,在世界同行业中闻名遐迩。它与石油创业者的业绩一同载入了柴达木盆地石油工业的史册之中。

  据了解,1947年初,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组织成立的中国石油公司甘青分公司兰州探勘处处长孙健初派周宗浚、吴永春、赵志远、马鸿俊等参加,与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工业实验所西北分所、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共同组成甘青新边区及柴达木工矿资源调查队,对甘青新边区及柴达木盆地进行地质、水文、土壤、植被、矿藏情况等进行系统考察。这次考察中,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在海拔3000多米的尕斯库勒湖北边,发现了油砂山等柴达木西部的含油气地质构造。

  1947年5月31日,以周宗浚为队长,由吴永春、关佐蜀和朱新德等地质人员组成的甘青新边区及柴达木工矿资源调查队,从甘肃省兰州出发,时经近半年时间,克服了重重困难,几经周折,历经磨难和艰险,过金鸿山,穿阿尔金山,经七个泉(苦水泉)到达红柳泉,进入柴达木盆地。调查队在红柳泉一带考察中,听说修筑青新公路的工人在红柳泉以东的山坡下拾到一种“黑色石块”,点火即能自行燃烧。调查队根据这一传说决定先赴此区勘察。一天,周宗浚和吴永春等人在一个山沟里找到几块干沥青,同时,又发现了一个大断层。这个断层是东西向,远看发白,稍带灰色。当他们爬上断层的崖头,用地质锤一敲,掉下来的块沫又变黑,闻有油味。这时,他们狠命地打下多块块沫,在山沟里垒起一个大宝塔,架上红柳,点火立刻燃烧,火苗有2米多高。经过丈量,油砂层露出地表约150多米。他们在这里考察了3天,测绘了地形图、地质构造图和横切剖面图,周宗浚在实测图上把此地定名为“油砂山”。

  新中国成立后,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在召开的全国第五次石油勘探工作会议上,做出了进军柴达木进行油气地质普查的重大决定,时任石油管理总局局长康世恩明确指出:根据1947年的地质考察成果,柴达木石油地质普查工作首先从油砂山一带开始。

品味:高原石油人的幸福生活

  【地点】花土沟镇“瀚海油苑”温室大棚、职工活动中心

  提起花土沟,有个顺口溜这样说道: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在这个柴达木盆地最西端的小镇上,一年四季,多风少雨,空气干燥,加上平均海拔3244米的地理高度,还有昼夜极大的温差,使这片大漠戈壁显得极其荒凉。因为在这里发现了石油,才使这个不毛之地有了人间烟火。这里原本寸草不生,不大的镇子上仅存的那些可以数过来的杨树,都是靠着石油人的悉心呵护才长大的。直到1997年,石油人在这块毫无生机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名叫“瀚海油苑”的温室大棚,人们才在这块缺氧多风的环境中,奇迹般地见识到原本在热带雨林中才能见到的奇花异草。

  花土沟最先以修建温室大棚的方式,通过种植热带雨林的绿色植被,让这里职工呼吸到湿润的空气。然后又陆续建设职工休闲活动中心,里面配备有电影院、游泳馆、羽毛球室、乒乓球室等,以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员工生活,提升队伍凝聚力,营造家庭式的生活氛围。

  “高原苦,但不能苦了精神。我们在这里建温室大棚、建职工休闲活动中心,也都是为了让辛苦工作的员工们,在休息的时候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去处。”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纪委书记高辉说,以前住板房,后勤保障也不好,员工干了一天活儿回来只能睡觉,单调的生活环境时间长了就会影响职工的工作状态。现在这里发展很快,虽然外面荒凉,野外工作也很辛苦,但是回到驻地就像家一样,员工们的精神状态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