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70载 ——写在青海解放70周年之际(上)

04.09.2019  09:11

  旭日东升,金色的阳光洒在西宁的南北山上,让这两条绿色“缎带”环绕的高原古城格外明媚。

  此时,高速列车在青藏铁路格拉段风驰云走;察尔汗盐湖上100万吨钾肥光卤石采输系统开始一天的作业,每分钟太阳能光伏发电25000千瓦时照亮千家万户;高品质牛羊肉源源不断向世界输送,各种各样的青海特产通过线上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海湖新区全新的商贸综合体吸引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消费购物……

  三江源头千湖美景重现,绿色焕新颜,风吹草低见牛羊。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万木峥嵘,黄河河水清澈流淌,天空之镜纯净透亮,油菜花海灿烂金黄,岗什卡雪山圣洁闪耀,塔拉滩上一排排光伏电池如蓝色的海洋……

  这就是大美青海,生机盎然,美不胜收!

  一

  70年波澜壮阔,青海谱写出最雄浑的乐章,也在600多万青海人民的生活里积淀下最深沉的记忆。

  在省美术馆,一幅浩浩荡荡的70年成就史缓缓展开,看着走廊墙面上关于青海的各种关键词,仿佛时空交错间与它们再次相遇,探寻时代前行的轨迹。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青海人民艰苦奋斗,跨沟壑、攀高峰,闯险境、征远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攀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

  70年后,青海同祖国共成长,省委省政府带领青海儿女上下求索,与时俱进,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生态文明建设焕发活力,各族人民群众生活美好,迎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和幸福生息。

  站在昆仑之巅、守望全国和世界的登高望远精神让我们深化省情认识,担当历史使命,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引领下,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开创新青海建设新局面。

  交往交流交融、不断融入全国和世界发展格局的自信开放精神,让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外贸发展跃上新台阶,开放水平呈现大提升。

  维护民族团结、保护绿水青山、造福全国和世界的团结奉献精神让我们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让青海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激励新担当新作为的不懈奋斗精神,让我们练好本领,挑起担子,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改善民生,创新科技,助力青海发展繁荣,建功新时代,实现新跨越。

  二

  1949-2019,这不是普普通通的时间线,这段历经70年的光阴岁月见证了青海的沧桑巨变。

  1949年,青海全省总财力仅26.8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3470万元。谁能想到,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1.23亿元,跃升到2018年的286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83元增长到2018年的47689元,城镇化率从1952年的5.2%上升到2018年的54.5%,固定资产投资从1978年6.7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897.14亿元。

  解放前,我省农牧业发展缓慢,结构单一,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技术落后,农牧业生产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1949年全省粮食产量仅29.57万吨,油料产量0.83万吨,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仅0.99亿元。

  谁能想到,经过70年的稳步发展,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粮食产量连续11年突破百万吨,有机枸杞产量居全国首位,认证有机草场约461万公顷,沿黄鲑鳟鱼网箱养殖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品牌深入人心。

  解放前,我省工业生产十分落后,仅在西宁市有所谓的“八大工厂”等一些手工业小作坊。1949年全省工业企业总产值为1871万元。1978年,全省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0.1倍,年均增长15.8%。谁能想到,今天,依托国家“大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机遇,累计工业投资超过万亿元。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从1949年的0.06亿元,达到2018年底的818.67亿元。

  解放初期,我省经济发展的重点是物质产品的生产,服务业只是辅助性的单位,没有作为完整的产业来发展,严重落后。194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13.8%。

  谁能想到,今天,普惠金融试点稳步推进,现代物流多元发展,商贸流通逐步改善,2018年电商交易额749.6亿元,网络零售额297.4亿元。

  1949年,全省城镇人口7.08万人,只有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1家银行,1座煤窑,2座电站,15户电话用户,青海境内勉强可以通行汽车的公路仅有472公里,只有14辆破旧汽车,没有铁路。

  谁能想到,今天,全省城镇人口突破600万,公路总里程突破8万公里,高速公路(含一级公路)达3938公里,铁路营运里程2299公里,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700万人次,全省新能源累计装机达1229万千瓦,宽带网络覆盖所有乡镇,农村电商物流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建成规模以上水利工程7800多项。70年众志成城,70年砥砺奋进,青海人民用双手书写出发展的壮丽史诗。

  三

  站在发展的时间轴看青海,看它一寸寸长高,一点点长大,巨变之下,不变的是久远的记忆和深深的自豪。

  昔日的戈壁滩上,一个个工业园区傲然屹立,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特色轻工业等变身优势产业生机勃勃,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优势显现。

  湟水谷地的高原夏菜长势喜人,诺木洪的枸杞红艳欲滴,贵南牧场的青稞籽粒饱满,门源的油菜花海金黄璀璨,青南大地上牧草肥美、牛羊健壮。

  上世纪50年代,大柴旦、茫崖黄沙一片,而今,柴旦镇以建设“高原精品宜居小镇”为定位,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茫崖市实现石油立城,产业兴城,成为梦开始的地方。

  曾经被盗猎分子经常“光顾”的可可西里,成群的藏羚羊“大摇大摆”横穿公路;扎陵湖和鄂陵湖如两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镶嵌在黄河源头,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赋予这一片人间仙境生命的灵气……

  “四个千亿元”产业,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繁荣鲜亮;全国首座“百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证基地”,比亚迪锂动力电池一期、青海铜业10万吨阴极铜等一大批重点项目蓬勃兴旺。

  几经浮沉,商业中心加速业态更新;当年杳无人烟,而今却是巨贾纷至,重构城市商业格局;新区扩建,撤县设市,记录城镇变迁的迅捷步伐;堪称“青海第一桥”的牙同高速公路海黄大桥,飞架黄河公伯峡水库,推动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

  透过一张张图片,我们触摸历史,追昔抚今,感佩今日青海之强盛、蜕变。我们不会忘记,为了青海的解放,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

  我们不会忘记,为了青海的发展,多少建设大军迎风霜冒雪雨,砥砺前行……

  70年,一代又一代青海人民接续奋斗,青海沧桑巨变。

  70年,站在又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向新而进,拥抱明天。

  四

  从解放初期的艰难度日,到如今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岁月弹响了一曲恢弘的变奏曲。

  解放前,青海民生凋敝,百业萧条。

  1949年,全省只有中等专业学校5所,普通中学3所,小学717所,在校生共4.19万人;医疗卫生事业严重滞后,仅有900余名民间医生,医疗机构9个,病床100张,卫生技术人员103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安排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

  青海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将75%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幼有所育: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4%。

  学有所教: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6.8%,控辍保学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劳有所得:城镇新增就业36.7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690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5%以内的较低水平。

  病有所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增至60元,城乡居民免费享受17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大病医保筹资标准由人均50元调整提高到95元。

  老有所养:全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2133个,各类养老服务床位合计24544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3张。

  住有所居:累计实施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项目45.2万套,新建农牧区各类住房35万户,农牧民危旧房改造18.5万户。

  弱有所扶: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连续11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年均增幅10%,社会福利制度向普惠性方向迈进,特殊群体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2019年城市低保标准接近600元,农村低保标准接近400元。

  “攻克深度贫困是硬仗中的硬仗,青海今年底将基本实现绝对贫困‘清零’。”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说。截止到2018年底,全省有3个深度贫困县摘帽、425个深度贫困村出列、17.6万贫困人口脱贫。青海藏区六州搬迁贫困群众人均年收入达9311元。

  70年的接续努力,青海树立民生幸福标杆,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

  从昔日的萎靡不振,到如今的朝气蓬勃,青海人民张开怀抱拥抱灿烂的阳光。

  解放前,我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一片空白,各类文化事业机构4个,其中电影放映机构1个,图书馆1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2个,没有出版机构,也没有专营的书店,图书发行量极小。体育事业发展也十分滞后,只有些传统的武术、赛马、摔跤、射箭等项目,现代体育更是空空如也。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科学大会召开以来,青海科技事业如沐春风,从无到有,逐步壮大,为青海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文化事业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日益繁荣,体育事业逐步走上了综合性、专业性和群众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5年的40%提高到2017年的52%。2018年,科技成果518项,申请专利4437项,授权专利2664项,奖励30项,省科技型企业达到41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7家,全省科技人员9675人。

  全省有全国文明单位125家,省级文明单位734家,“五星级文明户”27万余户。乡村学校少年宫283所,公共图书馆52个、文化馆55个、博物馆17个,36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公益性免费开放。

  全省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覆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成为世界最高海拔,亚洲顶级、最大规模公路自行车赛事。

  依托资源优势,青海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201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204.3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6.3亿元。

  70年阔步前行,一个欣欣向荣的新青海正向未来迈进。

  六

  从偏居西部的经济小省,逐步走向生态强省,70载岁月青海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资产评估”显示,全省生态资产总价值为18.39万亿元。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这一谆谆告诫,让我们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担当使命,展现作为。

  这些年,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青海湖连续实施五次封湖育鱼、全面禁捕,裸鲤资源蕴藏量达到8.8万吨,比2002年增长近34倍。

  从2000年以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到2019年6月,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启动大会召开,青海履行生态责任,全力保护生态,彰显出对国家乃至全球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贡献。

  2018年,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789蒸吨,西宁、海东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3.4%,全省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优良比例达到94.7%,扎实推进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启动实施“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南北山绿化工程为34400公顷荒山披上了绿衣,西宁市森林覆盖率达79%……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八场标志性战役,“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让青海的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三江源、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让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

  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藏羚羊、藏野驴、雪豹、白唇鹿等濒危动物种群数量恢复增长,2018年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增加到2793只,祁连山、岗什卡雪山、玛多星星海湿地一片生机盎然……

  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麻河乡生态管护员卓玛加,有时徒步巡护三四十公里。但他不觉得辛苦,他只希望用自己的一己之力,让更多的野生动物能够永远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地方。索南达杰保护站的管护员袁广明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写道:“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和生死考验,我们用信念担当,用生命坚守……”

  今年8月19日,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这既是国家对青海生态保护工作的肯定和认可,也是鼓励和鞭策。

  70年沧海桑田,未来我们保护生态,守护家园的决心必将更加坚定毅然。

  七

  从人口稀少的省份,到民族团结之花幸福开放,青海用包容开放的胸怀迎接更加灿烂的明天。

  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1949年8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发表《一野告甘宁青新回蒙藏同胞书》,受到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批民族工作者引导各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今天,尼都塔生一家四代70年红心向党的行动诠释了雪域儿女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70年间,民族工作春风化雨,民族政策深入人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

  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有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攻坚投入向民族地区倾斜,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每年9月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开展“民族团结杯”等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

  目前,6个民族自治州经济平均发展速度达到10.3%;格尔木、玉树、德令哈、芒崖、果洛等机场已建成通航;12万户游牧民定居工程全面完成,50多万游牧民受益;土族、撒拉族等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全省藏区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双语”幼儿园、中小学“校安工程”和薄弱高中建设扎实推进,6个自治州各重点建成一所中等职业学校,西宁、海东、海西新建3所高职院校。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援建省市和央企、部队的大力支援下,青海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用三年时间完成了迄今为止人类在高海拔地区开展的世界最大规模的灾后重建,一个社会主义新玉树屹立在雪域高原。

  70年润物无声,我们民族团结、和睦幸福的心愿全部实现。

  八

  70年沐风栉雨,中国共产党勇担责任,筑梦前行。

  解放前,西宁地区党建工作一片空白。接上级命令,陇右工委动员一批临洮的地下党员和一部分知识青年随军进入青海,西宁工作团成立,党在青海的事业发展掀开崭新篇章。

  69年前,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双树村,诞生了青海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塘川镇双树村党支部。69年后,在党支部的引导下,“奋勇争先,永不停步”的红色双树精神接续传承,引领这里的人民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新秀村出了个“接地气”的好支书。80后的马文君将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有机结合,推动“村社合一”党建与经济发展模式,新秀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新秀村实现脱贫摘帽。

  选树的尕布龙、廉福章、尖措等先进典型,大力弘扬了新青海精神,在全省树立了鲜明的导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一次让我们坚定政治信念,全面从严治党,凝聚起全党担当使命、矢志奋斗的磅礴力量。

  九

  新故相推舒画卷,时序轮替中,永恒不变的是奋进的身姿;丹青妙手向翠峰,发展道路上,始终清晰的是坚定的步伐。

  70年来,正是因为党的坚强领导,才能让青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生机勃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蒸蒸日上,发展成果惠及百姓;战斗堡垒坚实铸就,党的建设成效显著。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生态、司法、医药卫生三大“国字号”改革亮点频现,全面深化改革硕果满枝。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又走过极其不平凡的五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引领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进一步深化省情认识,谋划未来发展,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全省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明显,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民生福祉稳步提升,文化体育事业成绩突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绘就了一幅新青海建设的美好画卷。

  青海解放70年来的辉煌历程,所展现的精神面貌昂扬奋进,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俯仰无愧,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

  十

  金秋时节,青海湖畔,波光粼粼,晴空万里;河湟间内,五谷丰登,民生安居。

  70年,足够让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从凋敝走向兴盛,青海已然,中国亦然。梦想已照进现实,共享时代的幸福与荣光。

  致敬过去,未来可期。让我们敞开胸襟,直抒胸臆,衷心祝福这个伟大的时代,祝福我们伟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