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第一个工作日,城中法院及时落实登记立案制度

05.05.2015  13:0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的意见精神及全国法院于5月1日起开始施行登记立案制度的要求,在5月4日,五月份第一个工作日清晨,城中法院立案登记工作已全部准备就绪。诉讼服务中心的立案工作台上已整齐的摆放了民事案件、行政案件、执行案件登记本及当事人提交材料登记本、法院登记材料收据和立案诉讼指南等等有关材料。8点30分,城中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光晨、行政庭庭长史长州、立案庭副庭长冷季平、邓晓华已着装整齐静候在诉讼服务中心准备接待前来立案的当事人,第一时间为其答疑解惑,帮助其顺利完成立案工作。截止下午4点半,城中法院登记立案  12  件,接待来访当事人咨询、答疑14件15人。立案案件较以往一个工作日有了明显增加,此改革举措得到了当事人的赞赏,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今年初以来,为及时贯彻落实登记立案制度,院党组结合城中法院审判实际就此项工作做了详实的安排部署。一是着重在提升业务技能上下功夫。组织立案庭及其他相关人员专题学习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深入学习改革的背景、立案登记与审查的区别、登记和不予登记的情形等,做到准确把握法律精神,保障当事人诉权。二是着重在健全案件分流机制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积极探索在立案阶段为案件诉调对接、繁简分流及涉诉信访化解创造有利条件的方式方法,让当事人能选择最合理的方式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三是着重在简化登记立案程序上下功夫。城中法院制作了民事案件、行政案件、执行案件登记本及当事人提交材料登记本和法院登记材料收据,在当事人提交材料并进行登记,由立案庭法院核对无误后出具登记材料收据,一个案件便完成了立案工作。四是着重在落实院庭长接待制度及首问负责制上下功夫。为了方便当事人立案,在以往接待、接访的基础上,专门安排院党组成员、主管副院长与行政庭庭长、立案庭负责人前往诉讼服务中心接待当事人,及时解决当事人立案过程的疑问、难点问题。五是着重在加强窗口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规范诉讼服务中心工作流程、规范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等。充分发挥网上立案、预约立案、案件查询、网上咨询等功能为一体的网络便民服务措施,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公开立案流程和立案标准,同时印制了《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法院诉讼风险、执行风险提醒书》等材料发放给当事人,认真做好诉讼风险提示和法律释明工作,增强群众对法院立案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司法改革方案精神的重要举措,推进这项改革,切实有利于从制度上、源头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立案难”问题。

用好红色资源筑牢初心使命省民政厅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近日,省民政厅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赴海北州原子城纪念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心参观学习,追忆峥嵘岁月,赓续红色基因,丰富学习内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增信走心有新意......民政厅
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
  9月24日,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副省长、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匡湧主持召开......民政厅
阿更登副厅长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
  10月12日,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阿更登率队深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纳家村,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互助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国栋,县委副书记赵以鸿到村陪同调研......民政厅
青海省特困人员认定有新变化保障政策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近日,省民政厅修订印发了《青海省特困人员认定办法》,重点对特困人员认定的核心内容,即“三无”的认定条件涉及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完善,进一步扩大了特困人员认定保障范围,细化了特困人员收入财产认定标准等......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