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宫”建功新时代 助力黄南“三区”建设

11.10.2018  17:22

  青海新闻网讯 九曲黄河第一湾——黄南,乡村学校少年宫正以规范化、特色化、学科化,不断为农牧区学校活动场所缺乏、配套设施不全、教育资源不均“除白”,努力为农牧区未成年人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铺路”,逐渐成为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生态观、文化观、民族观的“第二课堂”。

  今年以来,黄南州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持续加力,继实现设施维护及时、场地公益开放、师资义务授课之后,对标黄南“三区”建设,即打造全省生态有机畜牧业示范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藏区社会治理示范区,不断创新特色建设,努力将少年宫建设成农牧区未成年人学习体验基地、文化建设平台和团结教育活动阵地。

   建“宫”当下:模拟法庭+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是青海最大的价值、最大的责任、最大的潜力,也是黄南州打造绿色、有机、健康的生态有机畜牧业示范区的首经之路。由于部分牧区民众环保意识淡薄,一些草场湿地退化污染相当严重,不仅增加了清理处理难度,也大大增加了后期草原普法宣传教育成本。

  黄南州在生态保护中坚持“抓实抓早抓小”,从未成年人工作入手,结合乡村学校少年宫功能室设置,提出了“绿色生命,花样少年”的办宫理念和“爱生态爱家园”口号,增设了融《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模拟法庭的课程,逐步构建学校与法院、检察院联合,独具特色的未成年人社会体验教育体系。

  州泽库县县委副书记李海波这样评价该县少年宫建设工作,“我县有机畜牧业的发展优势得天独厚,但如果没有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有机’将是一句空话,乡村学校少年宫能结合生态保护,将草原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通过模拟法庭加以展现,相当于对未成年人宣传普及草原法律法规知识,进而使其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对生态保护的持续关注。”

  在泽库县第二民族中学校园里,学生扮演审判长、原告、被告、委托代理人和证人等法庭诉讼角色,通过法庭庭审形式,以发生在校园周边的一起草场资源破坏案为题材,以案说法,庭审控辩。逼真的现场,惟妙的表演,使学生们在体验庭审的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律教育。“这让我深深认识到生态环境资源的可贵和依法打击的重要,在家里我也会给家人积极宣传依法保护草原的意义,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和保护能力,共同为我们和谐生态家园而努力。”初一二班的达娃央晶说。

  仁青加是来自泽库县检察院的少年宫志愿者,在他看来,“娱乐表演结合法律威严,以牧区青少年喜闻乐见、身心快乐的方式,让他们从小树立‘破坏草原有罪’的意识,营造了从小关心草原、依法保护草原的社会氛围,为今后的草原保护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我州打造生态有机畜牧业示范区也起到积极意义。”现如今,“模拟法庭+生态保护”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全州少年宫活动项目评选调查中,被誉为“最具体验价值项目”。

   建“宫”初心:非遗传承添保障

  “绘制前,做好颜料研磨、配制和撷取。绘制中,画布要用细绳绷在木框上,找点起稿、涂色、渲染……”黄南州尖扎县县第一寄宿制学校唐卡画师夏吾尖措正在给学生们上课,谈到少年宫建设,他满心欢喜,学校每年还组织艺术周、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少年宫活动成果展搭建了平台,涌现出了一批技巧突出、特点鲜明、乐观自信的“小画家”。

  这一切得益于黄南州推行的打造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要求,传承保护热贡文化,打造世界唐卡艺术之都等目标。早在2011年,黄南州就明确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少年宫建设的重点工作。今年3月,黄南州委宣传部、州文明办将挖掘传统文化细化为传承保护“非遗”文化,以少年宫为突破口,打通文化“传承保护”梗阻。以同仁县为例,11所少年宫均设有唐卡绘画室,实现县区100%全覆盖。

  “学校聘请了热贡文化艺术工作者做校外辅导员,为我们充实辅导队伍,及时给我们补充画笔、画布、颜料,而且我们的绘画室还准备扩建。”同仁县扎毛中心寄校学生卡毛措,对热贡艺术非常热爱,通过唐卡绘画的学习,让她萌生了要当一名唐卡绘画老师的想法。“热贡艺术是民族艺术精华,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我要用实际行动不断提高它的传承发展水平。”

  唐卡绘画室为卡毛措这样的学生助梦启航。黄南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文明办主任斗文俊说:“优秀的画师队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教育,使非遗传承和课堂教学完美结合,着力培养了青少年的兴趣爱好,让乡村学校少年宫真正成为点燃农牧区孩子梦想的地方。”这意味着乡村学校少年宫会更加注重非遗文化传承,为进一步推动打造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做出更大贡献。

   建“宫”长远:团结活动常态化

  黄南州泽库县泽曲镇中心完小是县级乡村少年宫示范学校,也是州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在推进国家少数民族课程标准上先行先试。该校积极探索把尊重民风民俗作为加强民族团结切入点,依托少年宫为主阵地,认真组织开设藏戏、锅庄舞、藏文书法(汉毛笔书法)评比、经典诵读(藏汉各一社)等民俗项目,切实为打造藏区社会治理示范区添翼助力。

  “在试点实施期间,我们担心民族服饰的购买会加大学校少年宫运转经费,生怕得不偿失。后来发现,通过开展民俗项目活动,有助于促进牧区各族少年儿童互相交流、互相谦让、互相比拼、互相团结,充分发挥了少年宫的民族团结教育功效。”泽曲镇完小校长万青杰博说,接下来,将努力创造条件,使我校少年宫开展的民俗项目逐渐增多,更加注重机制建设、队伍建设和改革创新,确保实现项目活动过程最优化、有效化,努力打造成全州乃至全省乡村少年宫民族团结建设标杆。

  据了解,黄南州在全州2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以突出民俗特色,统一开设了民族舞蹈室,并结合国内外大事、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古今中外名人故事、新时期各行各业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文艺展演。通过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演出教育,一方面丰富了农牧区学生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有助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学生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随着项目开展,同仁县三完小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多所学校获“省级红领巾示范学校”……

  不仅如此,在黄南州蒙古族自治县河南县,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各设有民族特色的马头琴教室,各有马头琴等乐器8种、教材合计400余本,在每周末举行民族团结主题活动。为确保活动正常开展,各学校还选拔有一定特长教师担任辅导员,其中优二完小聘请了县文化馆老师担任马头琴班辅导老师,充分做到了“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