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报显示2014年我省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05.06.2015  11:07

  6月4日,在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发言人从全省环境质量状况、主要污染物排放及环保重点工作三个方面,发布了《2014年青海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全省环境质量状况:2014年,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西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3.1%,东部各主要城镇环境空气质量在良好以上,三江源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优,青海湖流域、柴达木盆地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全省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长江及黄河干流水质优,黑河、大通河和格尔木河水质均保持在良好以上,湟水干流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在75%以上;辐射环境质量状况处于本底水平;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水环境:长江干支流11个监测断面,黄河干流20个监测断面,澜沧江干流3个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标准,长江、黄河、澜沧江干流青海境内水质状况为优。湟水干流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在75%以上,格尔木河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保持优良水质。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总体保持稳定。

  大气环境:2014年,全省重点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主要指标的年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西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6天,优良率为73.1%,较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全年全省未出现酸性降水。

  声环境:西宁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2.5分贝,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较好。

  城市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9.8分贝,城市交通声环境质量等级为较好。

  辐射环境:全省辐射环境质量和水体、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处于正常本底水平。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国家计划指标之内。

  废水排放:全省废水排放总量23001万吨,比上年增长4.77%。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0.50万吨,比上年增长1.57%,废水中氨氮排放总量9806吨,比上年增长1.36%。排入湟水干、支流的废水量为11917万吨,占全省总量的51.8%,其中工业废水2791万吨、生活污水9120万吨,集中式治理设施5.76万吨。排入湟水干、支流的化学需氧量总量64061吨,比上年增长2.83%;氨氮排放量5848吨,比上年增长2.60%

  废气排放: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6439亿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4.55%。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5.43万吨,比上年下降1.54%,氮氧化物排放总量13.45万吨,比上年增长1.71%。

  固体废物排放: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2423万吨,比上年增长0.3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6999万吨,综合利用率为56%。(叶文娟)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