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为青海打好脱贫攻坚战“添翼”

12.07.2018  20:47

   今日视点

  “脑袋富足,生活才更富足”。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犹如车之双轮,缺一不可。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我省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在这场攻坚战中,文化既能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又是转变思路的突破口,创新发展的加油站。筑牢贫困地区文化之基,补足信仰精神之钙,引领脱贫发展之舵,这是脱贫攻坚战的文化责任与担当。

  如何把“富脑袋”和“富口袋”同步推进?

  近年来,我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坚定文化自信,强化使命担当,发挥文化行业优势,深入推进文化惠民扶贫工作,开足全面小康的文化“引擎”。

   文化产业扶贫 让贫困群众扬起治穷致富的风帆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走进吾屯村和年都乎村,随手推开一户家门,即能看到“家家作画、人人从艺”的繁荣景象,从事热贡艺术,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据统计,吾屯村从事热贡艺术的户数占全村总户数的98%,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的5000余元增长到目前的30000余元;年都乎村从事热贡艺术的户数占全村总户数的70%以上,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的3000余元增长到15000元。

  为增强“造血”功能,我省出台了《金融支持热贡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协调金融部门为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及民间艺人贷款3000万元,形成“公司+艺人+基地”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传承保护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的目标,在全省精准扶贫工作中成为文化扶贫的典范。

  为突出文化产业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我省鼓励贫困地区当地文化企业、单位以及个体户通过挖掘、整合文化资源的方式,研发特色文化产品,并在产品研发、生产、推广、销售等整条链上吸纳当地群众,增加农牧民收入。

  西宁市湟中县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依托,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出了以农民画、壁画、堆绣、泥塑、雕刻、藏毯、镶丝、银铜器八种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为主的“八瓣莲花”文化产业。全县文化企业注册数达77家,个体经营户数量超过500家,建成区外加工点300多个,省内外销售网点500多个,既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更有效拓宽了当地贫困群众就业和增收的路子。

  文化产业扶贫是我省文化建设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头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黄南州有“高原石刻第一村”“石刻艺术之乡”美誉的泽库县和日镇和日村原为纯牧业村,易地扶贫搬迁后,全村200多户900多名藏族群众学会石刻手艺,并成立和日石雕艺术有限公司,以此为龙头融产、学、销于一体,为“和日石雕”搭起更广阔的发展舞台,年收益达200多万元,大大改善了牧民生活;海南藏族自治州藏绣产业覆盖全州5县32个乡镇,212个行政村建立了藏绣产业基地,从业人员近万人;玉树藏族自治州以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为主体,建设康巴藏文化产业园,吸纳4家龙头企业入驻,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和项目服务指导,扶持贫困群众533户1745人,辐射带动1482户4944人,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2017年全省藏区文化产业销售收入达18.7亿元,保持了22%的高速增长,高于当地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藏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优势逐步凸显,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

   文化惠民工程 让贫困群众乐享丰富的“文化大餐”

  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尕巴松多镇德什端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是当地牧民闲暇时最爱的去处。牧民们聚在小广场,跳锅庄、锻炼身体,好不热闹……

  “扶贫先扶智”,把扶贫工作上升到文化高度,让贫困地区也能享有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素质、享受文化福利,已成为一个深刻的文化命题。

  为补齐贫困地区文化发展短板,全力提供各种优质文化服务,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快速推进。我省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同频共振,认真组织实施各项文化惠民工程,让贫困群众乐享丰富的“文化大餐”。

  全省各级文化部门和文艺演出团队积极组织文化下基层活动,深入开展送文化、送演出、送图书、送春联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让贫困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尽享文化权益。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设施作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阵地的延伸服务。文化馆(站)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农村牧区帮助编排、辅导文化活动和文艺节目,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精心组织开展“全民阅读·书香青海”“欢天喜地过大年”“欢乐乡村巡演”“文化下乡”“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等系列群众性文化品牌活动1330项,形成了“百项活动、千人参与、万众受益”的格局,在全省范围内营造了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

  我省使出“大手笔”,积极开展“文化进村入户”工程。投资3000万元,为全省600个行政村和30个业余剧团、演出队配发音响、演出服装、乐器等设备,文化进村入户工程实现了全省4169个行政村全覆盖;投资480万元,为全省20个贫困县(区)各配备价值24万元的流动文化车一辆,用于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投资1101万元,组织各级文化馆、专业(业余)演出团队,赴全省各乡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百余支文艺团队服务基层,惠及群众200万余人次,照亮了百姓的生活,滋润了贫困群众的心田。

   乡村文化能人 扶起贫困群众的“精气神”

  做好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人。

  我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依托“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进一步挖掘培养乡村文化能人,扶起贫困群众的“精气神”。

  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覆盖到全省369个乡镇、2784个行政村。全省挂牌命名“文化中心户”2000余户、文化大院66户,共有乡村文化能人7726人,涉及非遗传承人、文艺带头人、手工技艺能人、文艺创作编导以及曲艺、绘画等各个领域。

  西宁市湟中县土门关乡以“乡村文化合作社”的形式,组建由湟水情秦腔团、古河湟皮影戏团、菜花香舞蹈团、村姑美合唱团等10支特色文艺队伍组成的“大地情深”艺术团,选派专业干部对艺术团村民进行戏曲、舞蹈、合唱、曲艺、服饰等门类的培训。并利用乡村春晚、百姓大舞台等文艺品牌,让乡村文化能人和文化新秀多登台、多锻炼、多展示,实现了“文艺表演有舞台,村级活动有场地,村民休闲有去处”的目标;

  门源回族自治县“回族宴席曲”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安宝龙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人的作用,在村里组织起以普通群众为主的“回族宴席曲”演出队,带领和培养传承人100多人,先后带队赴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等地参加文艺展演活动,受到了业内人士和各地群众的高度赞誉;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盘绣产业基地,接收“妈妈制造”“唯品会”等订单。经过系统培训和省外观摩考察后,盘绣研修班学员赵继梅受到启发,引进苏州丝线后的绣品光亮细腻,销售收入不断攀升;

  ……

  2015年以来,我省依托“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举办各类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班23期,累计培养农牧区文化能人1210人,提高了乡村文化能人的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省坚持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面向农牧区,选派乡村文化能人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文化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文化,不仅仅为贫困群众生活添彩,更为贫困群众脱贫增色。

  如今,走进青海大地,随处都能看到文化扶贫专项行动带给贫困群众的新变化,真切地感受到文化建设为青海打好脱贫攻坚战“如虎添翼”的充足动力。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