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挂图”作战精准发力

23.12.2015  17:19

  市委书记于丛乐调研民和精准扶贫工作

  第一书记祁洪武在群众家调查摸底

民和精准扶贫信息化服务平台

工作人员正在平台上录入信息

民和组织人员赴甘肃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青海新闻网讯 海东市民和县是全市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扶持难度最大的地区。“十二五”期间,民和县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末的13.8万人减少到2014年末的6.13万人,实现脱贫7.67万人。

  自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民和县实行挂图作战,建立精准扶贫指挥网络体系,发挥第一书记扶贫脱贫指导作用,全面开展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扶贫、脱贫工作中来,精准扶贫工作开局良好。目前,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村有80个,贫困户13744户,贫困人口61355人。

   “挂图”作战谋划脱贫之路

  为了编制遵循省市精神,切合民和实际,能够落地见效的搞扶贫攻坚方案,民和县委多次召开扶贫攻坚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专题会议,并组织各县级领导用10天左右时间深入乡镇开展扶贫调研了解情况,掌握贫困现状,谋划扶贫思路。并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和就业培训、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兜底、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金融扶贫、社会扶贫、行业扶贫、电商扶贫和光伏扶贫等方面开展了调研工作,经过认真梳理、统计核实基础数据,完成了《民和县扶贫攻坚实施方案(2016-2018)》。10月份,组织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考察团赴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天水市武山县考察精准扶贫工作。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民和县成立了精准扶贫指挥部,将全县贫困村和后进村划分为四个片区,实行挂帅领战,并建立"4+5+3+1"扶贫攻坚制度。各乡镇设立扶贫工作站,各村设立扶贫工作室,切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核实工作,摸清扶贫对象、贫困底数、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不断提高精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初步形成了“县有指挥部、乡有工作站、村有工作室”的指挥网络体系。“组织强化了,干起工作就有了目标,精准扶贫指挥部实行挂图作战,会更好地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民和县精准扶贫指挥部工作人员鲍义峰说。

   精准施策实现全面脱贫

  “我想靠养羊来赚钱”、“对,我们今天就是来和你商量你们家要如何脱贫的事情”……12月9日,民和县新民乡公巴台村第一书记祁洪武和扶贫工作组成员再次来到村民罗永福家商讨脱贫之计。

  在前阶段调查摸底的情况时,祁洪武了解到罗永福家因孩子常年外出打工,老两口身体不好,家庭主要经济收入很少,因此希望通过养羊脱贫。经过和村干部商量,祁洪武专程上门为他出主意。他认为罗永福缺乏有效劳动力,身体不适宜进行重体力劳动,可以通过争取家庭牧场项目发展养羊产业来转变贫困面貌。听了祁洪武的话,罗永福高兴地说:“工作组给我们山里人出主意,帮我们早日过上好日子,我们很高兴。”

  祁洪武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学习宣传精准扶贫政策的力度,从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入手,坚决杜绝和扭转懒汉思想,并从科学种田、科学种植、科学养殖这个方面进行扶贫。”

  自10月初,全县各第一书记深入到贫困村后,第一件事就是主动与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谈话交流,宣传扶贫政策,培训农村党员,制定和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协助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不断增强村“两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通过调查摸底,了解现状,查找“贫根”,理清发展路子,找准富民强村的突破口,分村分户着手制定切合实际的脱贫计划,为精准扶贫奠定基础。“只有凝聚了人心,才能谋发展,全村群众参与到扶贫脱贫工作中,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祁洪武说。

   “互联网+”让精准扶贫更精准

  走进民和精准扶贫指挥部,正在安装的大屏幕很吸引人。通过工作人员的演示,记者看到贫困户情况、扶贫措施、阶段目标等信息分版块都一一显示在电脑屏幕上。“这就是民和县精准扶贫信息化服务平台。”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该平台已完成初步的系统设计,建成了贫困户信息录入数据库,预计将于年底上线运行。

  为实现扶贫工作更加精准,民和县围绕精准识别、精准服务、精准管理的目标,建立了精准扶贫信息化服务平台。该平台将实现对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数据采集,并通过分析基础数据,针对不同贫困现状进行“五个一批”的归类,对不同贫困户拟定针对性的扶贫方案,做出精准的扶贫策略。同时,将扶贫工作基于项目管理进行监管,可以实时掌握项目的进度和第一书记的扶贫工作情况。平台提供按区域、扶贫组织单位和扶贫措施等多维度进行分时段数据分析,精确体现扶贫成效的动态变化和贫困收益情况。

  平台可在地图上展现贫困村、贫困户的分布情况及各贫困户的详细信息,结合实际调查数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各个村镇及全县的贫困户数、人数、致贫原因、五个一批分布情况、基础设施情况和需要的基础设施,为科学制定扶贫措施提供支持。在制定扶贫措施后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项目进度数据、第一书记工作日志和贫困户变化数据,可以动态分析各个项目的完成情况、效果和贫困户的受益情况,实时掌握各村、各镇及全县的扶贫进展,为下一阶段的扶贫工作安排提供辅助决策信息,达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目的,最终实现全县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该平台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模式,把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突出精准,以大数据的形式呈现扶贫工作。”民和县副县长马瑞指着大屏幕说。

  同时,该平台结合省科技厅青海省农村信息化主动服务系统,可以为农户提供整套的农业生产技术解决方案。平台成熟后,将整合各类资源,把农作物种销环节遇到的问题及措施、劳务信息等通过网络发送到群众手机上,让群众不用出门就能获取大量的农业信息。

   强化管理突出第一书记的作用

  今年,民和县向全县99个贫困村和后进村派驻了384名“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成员,并向45个一般贫困村选派了扶贫工作队。围绕扶贫项目管理和如何建档立卡等工作,在省市培训的基础上,县上进行了2次集中培训,印发培训资料400多册,下发《脱贫之策》《怎样当好村党组织书记》等学习资料384套,使扶贫干部进一步明确了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难点及方法措施、任务目标等。

  为使选派人员下得去、安下心,县上积极为他们解决了办公、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并由县级联点领导牵头对99个村的扶贫工作队进行了慰问,听取他们工作情况汇报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意见、建议,形成了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同时,为加强管理,研究制定了《民和县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管理办法》,明确了工作纪律,加强了日常监督和管理,杜绝了“走读”现象和两头“挂空”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