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的第一书记,脚踏实地汗洒乡村

16.10.2017  16:27

走进湟中县土门关乡上山庄村,农家乐体验区、乡间娱乐区、森林体验区、大型停车场、旅游指示牌都在提示着游客,村庄以积极的面貌迎接着游人到来。远远望去,五颜六色的鲜花绵延无际,昔日平平常常的乡村,变身成了美丽浪漫的"花海乡村"。村口竖立的"上山庄花海"的路牌显示着这个小村的不平凡,然而,两年前的上山庄村,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个村子破破烂烂,村民依山而居,几亩薄田,不够吃来不够穿。一个穷困落后的小村子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归功于该村驻村第一书记西宁市公安局便衣警察支队政委一一一种延宁。 种延宁,他是一位淳朴能干的汉子,他是一位紧跟时代锐意进取的干部,他更是一个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不仅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还亲自带领乡亲们一道改天换地,使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小南川第一村";他更是一位人民信任、履职为民的第一书记。他似一只"领头雁",以自己的执着付出和不懈努力,践行着第一书记的庄严承诺,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敬重。   勇挑重担,警察当了"带头人"   上山庄村152户,人口592人。全村有耕地1481.2亩,全部为山地。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为外出务工、发展养殖业、种殖业等,是个交通闭塞、靠天吃饭、靠雨浇地,基本无其他经济收入来源的边缘小村庄。 作为村上的"第一书记",种延宁早已在心中规划好致富之路。正当他准备大干一场时被村子的实际情况吓了一跳。上山庄村2015年人均收入不足4500元,贫困户达到26户,85口人,占到总人口的5%。   干还是不干?他面临着两难选择   干吧,没想到这个村子这么贫困,往后的日子,对自己很难,不干吧,看着村民们渴望摆脱贫穷的期盼目光,他真的不忍割舍。最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让他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留下来,一定圆了乡亲们的"致富梦",他对妻子说:以后家里的事你要多费心了。从此上山庄村多了一个村民,多了一位贴心为民的带头人。   倾注发展,旧山村换了"新容颜"   抓基础建设,大力实施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种延宁的首要大事,在与队员、村干部一起理清工作思路和重点后,为尽快打开上山庄村村精准扶贫的局面,种延宁将改善村容村貌作为突破口,多次到有关部门说明情况、争取项目。县上没有项目,就到市上省上跑,去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三次,最终得到多个部门领导的理解和支持。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落户上山庄村。通过项目的配套建设,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2016年始,利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契机,给村民增加收入,他带领村委会班子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建成5公里的机耕道、拓宽道路2公里,修建广场2700平方,村级服务社330平方亮化路灯121盏全面解决了百姓的"出行难"问题,全面改善了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因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上山庄村在每年汛期严重威胁着全村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016年,在尚无资金项目支持的情况下,他积极向市公安局争取资金6万元,整治河渠151米。解决了全村百姓的重大安全隐患。   心系脱贫,穷山村成了"富裕村"   地处脑山、贫穷落后的现实成为种延宁的一块心病,为了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他深入田间地头,今天找这个村干部促膝谈心,明天找那家村民聊天问计,终于找到了贫穷的症结没有成熟的产业。于是种延宁将目光投向了乡村旅游这个新型产业产。上山庄村虽然地处脑山,群众生活贫困。但这里自然山水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乡村旅游大有可为也可以摆脱几代人的贫困。起初,一些不愿意流转自家田地的村民,唆使一些老人讲怪话,在各种说服工作都无效后,村两委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种延宁。当时,种延宁思想上,有那么短暂的一瞬间,他觉得这些人简直不可理喻,这本是件为民造福的事,为什么不仅没得到赞扬和认可,反而会遇到这样的阻挠?可他立即打消了抱怨的心理,并且告诫自己,做群众工作必须要有耐心和诚心。于是,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村民们讲述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景的重要性,以及和村民自身的利益关系。最后,几位老人沧桑的脸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   让村民改变观念、接受新的思想是种延宁要攻克的另一个难题。他到贫困户家上门走访,不厌其烦地向农户宣传各项优惠政策,并且把政策的优惠和当地优势相结合,提出了符合当地特点的发展思路,村长温兴俊被他的执着和诚心感动,考虑自身的专长和家庭实际情况,成立了兴俊专业合作社,吸呐12户无劳动力贫困户发展羊、牛养殖业,增加收入的同时,也提振了脱贫攻坚的士气。。   "乡村旅游产业做活了,下一步能否将上山庄村旅游资源优势做为一个持久的致富门路",种延宁的思路和想法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种延宁积极向湟中县政府争取乡村旅游项目资金300万元,撬动青海祥泉农牧开发公司投入资金3000万元共同开发上山庄村。上山庄村跨越发展的美好蓝图已然汇就。   致力党建,"软弱村"变身"模范村"   过去,上山庄村召集党员开会基本上开不起来,党员的服务意识低下,大多数党员重农业轻党建。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种延宁深知"没有坚强的党支部就没有发展,抓不好党支部建设就是失职"。从2015年驻村开始,他就积极投入到抓党建工作中,两年来,他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为己任,真诚对待每一位反映问题的群众,面对矛盾不回避,努力化解纠纷,始终按照"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践行"两个绝对"顺利实现"四个转变"新思路。结合,上山庄村实际,积极推广"三议三榜"公示制,着力打造"阳光村务"党建品牌, 大力推行党员"星级评定",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严从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采取"三学"方式(即夜学、送学、帮学)让全村党员积极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等知识,着力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理论水平、综合素质,强化党员服务群众意识。使上山庄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进一步规范 、党员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种延宁始终坚信,党建就是生产力,党建就是看的见的生产力,抓党建就是抓扶贫,抓扶贫必须抓党建。 两年来,他致力于"两个带头人队伍"建设,按照"用好一个能人,建强一个班子,富裕一方百姓"的要求,选育"两个带头人"队伍,注重培养班子的"领头雁",壮大致富带富力量。按照"党支部+致富带头人+贫困户"模式,把本村懂经营,会管理,能带富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大户、返乡青年、合作社负责人等纳入培养对象。如养殖大户温兴俊在2015年之前,是一个地道的生意人,每年通过牛羊贩运、收购虫草有近10万元的纯收入,而自从他2014年11月份被群众推选为村主任后,温兴俊逐渐转变了想法,多了一份责任担当和大局意识,不仅带头成立了湟中兴俊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动员14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还给他们传授养殖技术,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拓宽了他们增收致富渠道。同时建立"党支部+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吸纳一批有责任、站位高、眼界宽、思路活、资源广、有一定资本的致富能人返乡创业。     履职为民,第一书记擎起"腾飞梦"   "让上山庄村长出金子",种延宁始终牢记庄严承诺,自2015年驻村当第一书记以来,他牢记责任和使命,始终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让百姓富起来作为第一要务,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履职为民承诺。   在工作中,他注重调查研究,广泛搜集村情民意,掌握真实情况。进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的走访,要想让这里发展,就得从根本上了解这个村庄,了解这个村里的每一个人。为此,种延宁便开始了没日没夜走访串户的日子,无论晴天或是下雨,他总是在村民家或在去村民家的路上,有些村民白天打工不在家,他就晚上去,走访完回去还要接着整理走访资料到半夜。就这样,种延宁跑遍了152户村民家,先后走访村民上千人次,足迹遍布这个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在田间地头、在农民家的炕头,都有他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征求村民意见的身影。精心制定了《"精准扶贫规划》,《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真正做到了把村民所想所需所盼摸清、摸准、摸透。真正发挥了第一书记联系党和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   驻村两年来,种延宁深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自己代表不仅仅是西宁市公安局,还肩负着上山庄村全体父老乡亲的重托。他率先垂范,躬身为民,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增效。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家里有他处处忙碌的身影,老弱病残、孤寡无依的贫困户家中,有他关切温暖的话语。"种政委,了不起,了不起!"群众们个个竖起大拇指言谢。   多年来,上山庄村的小河静静流淌,青山依旧无言。上山庄村却在种延宁的带领下经历了沧海桑田,从一个边远落后的小山村华丽的转身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文明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个朋友开玩笑般的调侃他:"在那样的穷乡僻壤工作,你觉得苦吗?"闭上眼睛,想想自己是怎么回答的呢?"苦?其实也不苦,为了这里的人不在贫困,再累,其实也心甘。"是啊,秉承"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之信念,在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尽情挥洒我们的热情,累一些,苦一些,能换来太多的笑脸与心安,这一世,也不算白活。   有时候,善良,是一种美丽!奉献,是另一种美丽!
都兰县“互联网+”为基层党建智慧“扩容”
  青海新闻网讯 “党的政策一点就知道,Qhnews.Com
祁连县党建引领聚力脱贫攻坚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李娜 通讯员 赵地阔Qhnews.Com
王国生赴班彦村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和“两节”来临之际,人民政府
王国生赴班彦村 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和“两节”来临之际,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