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青海消费维权数据出炉 汽车、服务、预付卡、保健食品成投诉热点

01.03.2018  18:22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崔永焘  报道)3月1日,记者从青海省工商局、省消协获悉:2017年全省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和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诉求311622件,其中受理举报751件,受理投诉3949件,解决3921件,解决率99.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62.2万余元。其中,通过全省12315投诉举报系统受理30819件(通过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受理投诉举报352件),来电来函咨询26922件,投诉3146件,办结率分别为93.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69.2万元。汽车消费、服务类消费、预付卡消费、保健食品消费成投诉热点。

  2017年,全省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和消协组织受理的消费者投诉中,汽车消费投诉持续走高,主要集中表现在:一是强制搭售保险、强制代理挂牌、加价销售、隐瞒真实信息、压证卖车等问题,消费者对汽车销售过程中的不正当营销方式反映强烈;二是购车不签订书面合同、合同条款过于简单或提车后购车合同收回、混用定金和订金造成双方权利不对等等现象;三是发动机、变速箱、仪表板等主要部件使用不长时间出现异常等问题;四是维修保养价格不明示、不透明、配件只换不修、过度保养、不能一次性解决故障等。

  全省服务类消费投诉稳中有升,主要集中于生活服务,邮政快递服务、电信及互联网服务。生活服务主要集中于餐饮服务、住宿服务、电器维修及汽车修理服务的服务质量和价格为主;邮政快递服务主要集中于快递服务的快件丢失、毁损为主;电信服务主要集中于移动电话服务的价格问题;互联网服务主要集中于有线宽带接入的服务质量、合同及售后服务为主。

  我省预付卡消费投诉快速增长,美容、美发、干洗、餐饮等行业,以打折优惠吸引消费者的各种预付式消费卡、代金券、储值卡,由于使用周期长、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发生纠纷。主要问题:卡内余额不退、服务缩水、虚假宣传、强制交易、商家不履行合同约定等。

  保健食品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广告宣传包装上标有预防、治疗疾病的功效,用诱导性销售的诱导老年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

  2017年,全省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和消协组织接待咨询26922件,比上年同期增加8822件,增幅为48.7%。涉及合同违约1196件,售后服务957件,质量问题280件。合同违约主要表现在购车定金、房屋定金、汽车租赁、通信资费、宽带接入及升级改造服务、快递服务货物丢失赔偿等方面。售后服务主要表现在商家对汽车、家电、手机、建材等商品不履行国家规定的“三包”义务等。

  其中,商品类投诉1574件,占投诉总量的50.1%。居前三位的分别为交通工具、家居用品、食品保健品;服务类投诉1572件,占投诉总量的49.9%。居前三位的分别为电信服务、餐饮住宿服务、互联网服务。

  青海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和消协组织将不断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推动消费环境持续改善,提振消费信心,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拓宽消费者维权渠道,在传统的12315热线电话的基础上,增加“12315互联网平台”“青海12315”微信平台受理消费诉求,不断完善12315受理投诉举报工作规则,统一规范电话和互联网渠道消费者诉求的处理流程,积极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加强数据分析能力,提升监管效能,以问题为导向,以着力解决消费诉求热点为突破口,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切实改善消费环境;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切实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消协组织将在调解消费者投诉解决个案的同时,充分发挥“消费者保护社会共治”体系中的作用,通过履行监督、沟通职能,联系、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保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