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湟鱼洄游奇观 关注青海湖生态

25.06.2015  11:23

   特别关注:为了栖息在圣湖的精灵

  每年从初夏开始,生活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的牧工加悟才让就忙碌起来。

  一到四、五月份,黑颈鹤等候鸟就从南方飞回到青海湖畔的湿地,开始组建家庭,繁衍后代。作为刚察县森林公安局和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义务监测员和协管员,加悟才让每天要花几个小时到附近的那仁湿地巡查,保护这里的鸟类不受到认为的干扰和伤害,并且做好巡查日记。

  加悟说,随着6月份央视对湟鱼洄游的第二轮直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湟鱼,关注青海湖的野生动物。

  青海湖不仅是湟鱼的家园,青海湖及其周边水系统流域所孕育的广袤高原内陆湿地生态系统,也为普氏原羚、黑颈鹤、棕头鸥、斑头雁、棕熊、赤虎等众多鱼类、鸟类、兽类、两栖爬行类动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场所,是它们共同的家园。

  普氏原羚是被称为“比大熊猫还珍惜的野生动物”,上世纪早期曾广泛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以及青海的部分区域,种群数量巨大。但上世纪50至70年代,普氏原羚遭到史无前例的捕杀,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和萎缩。到20世纪末,普氏原羚仅分布在青海湖的部分地区,而且因为草原的划分和承包,普氏原羚只能生存在被网围栏、铁路分隔成的8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区域内,种群之间很难进行基因交流。

  同样,青海湖畔的黄羊、野驴等野生动物也遭到了省内外捕猎者的大肆捕杀,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鸟类的境遇也不容乐观,1975年之前,人们甚至可以在鸟岛上随意捡拾鸟蛋。凡此种种,都给青海湖区域野生动物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伤害。以普氏原羚为例,到20世纪末,仅统计到300余只个体。1996年普氏原羚被列为IUCN红皮书的极危级(CR)动物,1999年被列入我国濒危兽类红皮书极危级动物。

  面对严峻的现实,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苏醒,开始反思——依靠什么力量来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

  [1]  [2]  [3]  [4]  [5]  下一页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