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生活离我们不远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显成效

09.05.2014  07:50
        青海新闻网讯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月报》中,西宁市9月份空气质量按照污染程度排名位列第19位。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西宁市大气环境质量各类污染物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PM10、PM2.5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治理成效正在逐步显现。为了向读者展示这些成效,记者从城市扬尘污染整治、工业污染、施工工地扬尘等方面进行了了解。
        福兴路“大变模样
        福兴路是西宁市城西区大气污染整治的重点地区之一,位于海湖新区火烧沟附近,长2.5公里,宽4米,经大车常年碾压变成了一条“搓板路”,坑坑洼洼,车辆经过时尘土飞扬。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西宁市城西区环保局对福兴路青海穆斯林建筑公司沙石堆料厂和西宁伟鑫混凝土搅拌站下发通知,要求做到原材料用防尘布全部覆盖,并进行分区围挡;生产厂区设置车辆冲洗平台,冲洗废水经过沉淀后可循环使用,杜绝运输车辆带泥上路;搅拌系统采取封闭降尘措施,粉料筒仓加装除尘装置;石子料仓进行三面封闭,防止生产车上料时产生粉尘污染;出厂时必须对车身和轮胎进行清洗;对每日的洗灌废水进行妥善处置,不得随意倾倒;加强操作管理,杜绝运输过程中的洒落现象。截至目前,翻修路段路基基本到位,路口设置洗车台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消除了扬尘根源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道路扬尘污染问题,各区在西宁市区主要道路入口设置11个车辆检查站,实施24小时检查。共查处渣土车2200辆次。购置环卫作业车辆,对48条重点道路进行定期洒水,对32条道路进行了夜间清洗作业,对污染较严重的路段增加人员加大了保洁和洒水频次。强化对渣土挖运监管,实行渣土开挖保证金制度。完成610辆渣土运输车辆改装,对3家渣土清运工地下达责令停工整改处罚。督促全市26家商砼生产企业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的2家商砼企业采取了强制措施,起到了震慑作用。
        工地整改落实到位
        10月10日,因扬尘污染严重而被强制停电整改的城北区柴达木保障性住房工地、青海大学丁香园住宅楼工地、陶新村安置小区工地、石头磊新村安置小区工地以及陶家寨安置小区工地5家工地,目前已经有2家工地整改完毕。柴达木路保障性住房工地于10月14日恢复供电,青海大学丁香园住宅楼工地于10月23日通电。
        在整改期间,青海大学丁香园住宅楼工地积极整改,项目经理在一线指挥,克服种种困难和不便利的地势和环境因素,依然在出入口安装了冲洗平台和沉淀池,场内道路硬化到位,围挡做到规范达标,渣土和裸露地被覆盖,安排3名专人洒水降尘。验收后,西宁市城北区环保局大气办执法队收到西宁市大气办下发的“关于对城北区青海大学丁香园小区建设项目恢复供电的函”后,请西宁市供电局的领导拉闸开电,恢复此工地一切正常施工运转。其余停电整改的三家工地继续整改。
        西宁市城北区环保局大气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8月27日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联合执法队对辖区所有建筑工地全面排查,共查出57个建筑工地的68个项目部、2个拆迁工地。截至目前,新增1个建筑工地、2个拆迁工地,都是按照“五个100%”严格要求。对个别置若罔闻的工地和垃圾场等重点污染源采取了停电、关停、罚款等手段,下达停工整改通知12份、行政处罚告知书6份,强制停电6家,3家已经整改完毕恢复供电。落实渣土挖运保证金管理制度,收取13家建筑工地渣土挖运保证金31万元。
        记者从西宁市环保局了解到,西宁市政府针对施工工地扬尘污染,制定了西宁市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工作指南(试行),并召开了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现场观摩会,对全市13处拆迁工地、447家施工工地提出了5个100%扬尘防控要求。累计发放通告一千余份,下达停工通知138家,对拒不整改的33家工地采取了强制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垃圾防尘处理全覆盖
        为扎实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西宁市城北区加大了对违规拉运渣土车辆和扬尘污染源头的摸排。摸排中发现二十里铺刘家沟建筑垃圾填埋场,由于周边村民为一己之利,在未申领相关渣土许可证的情况下,长期在此倾倒建筑渣土,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极不利于目前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10月18日,城北区在刘家沟建筑垃圾填埋场召开现场会,现场查找原因,当即对刘家沟垃圾场进行了关停,组织人员对刘家沟建筑填埋场存在安全隐患的土坡进行了安全隐患消除,并进行了大面积的防尘覆盖。目前,刘家沟建筑垃圾填埋场周边的防尘网覆盖山坡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此次刘家沟建筑填埋场的治理不仅符合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严控了污染源头,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大气污染整治工作顺利向前推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重点区域污染治理中,西宁市加大垃圾场、弃土场环境整治工作,清运垃圾一百余吨,对沈家沟、刘家沟垃圾场道路破损部分进行修整,购置洒水车对垃圾场洒水降尘,对场区裸土进行了覆盖。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对履行不到位的单位进行了处罚。对北川河开发项目、京藏高速项目等部分裸露地块落实了覆盖措施。
        治理工地废水外溢
        9月11日,西宁市城东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联合执法组在排查中发现,凤凰山一号隧道施工工地施工废水外溢,路面污染严重。为了避免路面淤泥干燥后引起的二次扬尘污染,联合执法组要求该工地清理外溢淤泥及泥土,废水不得随意排放,并现场封堵了一座废弃污水井。整改后,该工地已对排水设施进行了修整,保证了拌和站、工地生活区废水及清洗车辆废水得到有效收集;在原有的处理池附近重新开挖了蓄水池,杜绝了废水溢流的现象;同时对该工地进行了彻底清扫,通过洒水降尘、限速行驶等方式抑制扬尘污染。
        在此次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中,西宁市强化了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加大了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加密监察检查频次,采取日查、节假日查、夜查等方式严格监控企业污染物排放。关停废气排放污染严重的铁合金企业1家,对2家铁合金企业采取限产措施。对23家违法排污企业严管重罚,共处罚款73万元。加大限期整改工作力度,对22家存在渣料堆存场不规范,扬尘污染严重的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要求于2014年5月前完成堆料渣场建设工作,实现规范堆存。督促企业加大治理工作力度,提前按照国家新的行业排放标准实施治理和改造。
        此外,记者从西宁市环保局了解到,西宁市各区县、园区都完成了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方案,实行领导包片负责制,按辖区划分为三级或四级网格,明确了各级网格工作责任,确定了网格责任人。市区设立了6个瞭望观测站,购置高倍望远镜配发市级片区督查组每日进行巡查。截至目前,共发现环境污染行为56起,分别移交相关单位查处。(作者:郭佳)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王建军主持
  5月10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水利厅
12.6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我省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近日省财政厅下达资金12.水利厅
我省完成千余名省管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数据录入工作
  为切实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年度集中录入水利厅
省委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王建军刘宁出席 尹稚作报告
  4月24日,省委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水利厅
全国首个中微子望远镜将落户我省
  总投资超过20亿元的全国首个中微子望远镜将落户水利厅
我省从严从实抓好《干部任用条例》学习贯彻落实
  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后,水利厅
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昨日召开,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