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缺林少绿到出门见绿 西宁如何完成生态逆袭

26.11.2015  09:47

  每一个西宁人都清楚地知道,曾经,西宁是一座缺林少绿的城市。

  从以往的缺林少绿,到如今的出门见绿,西宁是如何完成这华丽的逆袭?

  为此,记者采访了西宁市林业局局长张福军。

   对话人物:西宁市林业局局长张福军  

     对话记者:吴亚春  

     记者:西宁市为什么要创森?  

  张福军: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城市绿化建设基础相对薄弱,西宁长期以来是一座缺林少绿的城市。绿色是市民的渴望!

  为顺应市民对绿色的渴望、改善生态环境的期待,西宁市委、市政府决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将之确定为“十二五”规划的奋斗目标。创森也是西宁市改善生态环境、向生态建设的更高目标迈进的一个有力抓手。

     记者:西宁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创森,取决于哪些因素?  

  张福军:西宁市在山体陡峭、干旱缺水、盐碱瘠薄的条件下,每栽一棵树、每植一片绿,都比低海拔地区要困难得多。但我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并没有低头!西宁市坚持不懈搞绿化,全员参与,在荒山上播下幼苗,种出了大树,建起了林海。几代人凝心聚力,上下齐心,才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生态成果。

  20多年来,南北山森林覆盖率由7.2%增长到75%,成为我省城市生态建设的典范,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如今的南北两山树木葱茏,环境优美,成为城市生态的坚强屏障。这为西宁创建森林城市、打造宜居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与其他森林城市相比,西宁创森的特点是什么?  

  张福军:在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西宁市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坚持从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气候地理特点和文化历史传承的实际出发,走本地化、特色化的建设之路。西宁市着力体现高原城市生态特色、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树立精品意识,力求从大处着手,从小处着眼,努力提高森林城市建设水平。

  西宁市还注重科学规划,突出区域特色。在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突破了以往小西宁的概念,统筹市区三县,在建成区、主城区、市域范围三个空间层次上重新进行了定位,将市域内的森林、水系和湿地等特色资源紧密结合起来。

  西宁市坚持以城区绿化为核心、两山绿化为背景、郊县绿化为依托的“三环”绿化战略,以增加森林面积、改善人居环境、增加绿量为重点,加大城乡绿化建设,建成了一批面积大、标准高的风景防护林。绿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主色调”。

     记者:创森成功,将带给市民怎样的福祉?  

  张福军:这几年,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都明显感觉西宁市绿色越来越多。西宁市投入巨资,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建成并免费开放9座主题公园,建成了一条绵延32公里的绿色生态廊道,造福全市人民。

  同时,加大街头绿地新建和改造力度,利用城市道路夹角地、荒滩地等进行临时绿地建设,结合道路新建改建实施绿化建设,实现了出门见绿,步行500米有休闲绿地的目标,基本满足了市民日常的游憩需求,市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王建军主持
  5月10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水利厅
12.6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我省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近日省财政厅下达资金12.水利厅
我省完成千余名省管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数据录入工作
  为切实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年度集中录入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