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渲染的美丽校园———“生态杂多”从小抓起的“环保情节”

03.05.2016  12:36
  

  校园垃圾换文具兑换点。

  青海新闻网讯 “阿姨,这是10个塑料瓶,我要一根中性笔。”

  2个塑料饮料瓶兑换一根铅笔,两斤废纸换一根钢笔,不可回收垃圾超一斤换一本日记本……

  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超市“垃圾兑换点”,每天都是一番热闹景象,孩子们将路边捡拾的塑料瓶、用完的作业本、不可回收垃圾交给超市营业员,便可以不花一分钱以“废物换商品”的形式,以自己的双手赚得文具、食品、用品。

  在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校长蒙玛才仁的带领下,记者走进这座高原新城的“绿色校园”,感受“澜沧江源第一县”的环保故事。

  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属全寄宿制学校,这里是1227名莘莘学子学习和生活的“家”。

  两年多以前,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校园内外一片荒凉,这座灾后重建迁址到新城的学校只是一片占地五万多平方米的“水泥森林”,放眼望去,除了教学楼,就是学生宿舍。

  两年间,在校长蒙玛才仁的规划下,校园周边植树植草、学校中央建设喷泉假山造景、除了“垃圾换文具”的环保新风,学校教师和外聘专家还承担起每周为孩子们上环保课的义务。

  “你们看,这就是未来的校园,我们要让孩子们生活在绿色生态校园,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蒙玛才仁拿起校园规划图激动地说。

  在超市“垃圾换文具兑换点”,高二学生旺姆和两名同学正抱着10个塑料瓶放在柜台前让工作人员清点登记。“自从学校设了垃圾换文具兑换点,我们都不用花钱买文具了,而且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捡了垃圾能换来文具、面包,不仅锻炼了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的能力,还能把在学校学习的环保知识讲给父母听!”

  这就是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传播环保理念的初衷。

  “作为生活在澜沧江源头的人民,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通过多方面的环保教育,让学生将所学所授的环保知识带入家庭、带入社会,让保护生态的意识深入每个家庭当中。”

  校园内,500棵杨树新苗发起嫩嫩枝桠,学子们的明天,也充满了绿色的希望。

  其实,“垃圾换文具”并非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的“原创”,这个“金点子”,在蒙玛才仁还是杂多县第三民族完全小学校长时便已经萌发了。

  走进杂多县第三民族完全小学,校门口的门卫处同样醒目的贴有“垃圾换文具兑换处”的标志,偌大的校园里,红绿相间的塑胶操场上,孩子们忘情玩耍嬉戏,男生踢球、女生跳舞赛歌,教学楼内传出琅琅的读书声。989名牧区学生在这里享受着半寄宿制教育。

  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奔向了同一个地方:“学子农场”,帮助工作人员翻地。

  原来,“学子农场”就是坐落在教学楼背后空地接连排开的几个蔬菜大棚。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看到蔬菜温棚已属罕见。而藏于校园的“蔬菜基地”更令人新奇。

  “来自牧区的孩子们不懂蔬菜的生长和种植过程,为了给学生普及绿色知识,增强动手能力,2015年起,学校新建了这几座蔬菜温棚,分别种植了菠菜、青椒、油白菜等蔬菜。如此一来,学生们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还解决了学校食堂三分之一的绿色蔬菜购买量。我们用牛粪和羊粪施肥,纯绿色无污染,一举多得!”校长尕玛曲达介绍。

  杂多县第三民族完全小学的环境教育,远不止“垃圾换文具”和“学子农场”及开设环保教育课。

  每间教室整洁清爽,孩子们的课桌侧面同样的位置都放置了垃圾桶。教学楼内放眼望去,每层楼道拐角处、教室旁空置区都被有效的利用起来,1800多册书籍打造成了一个个“书香长廊”。环保读本、童话、世界名著、小说散文……课间时间,学生们有序地来到读书区,找到自己喜爱的书籍细细品读。

  数学课下课后,4年级1班的伊忠文毛走出教室,捧起一本拼音汉字版格林童话认真的朗读起来,在她稚嫩又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高原新生代崛起的力量。

  “如今,学生们捡到垃圾放到垃圾桶的意识已经培养起来了,我们打造‘生态校园’和‘书香校园’的目标正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