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昆仑·高原汽车兵系列报道一】一次“上线”

04.11.2019  15:32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樊永涛  报道)上世纪80年代,当人们说起青藏公路时,会用这些词汇来形容:无人区、暴风雪、缺氧、高海拔……

  如今,还是那个青藏公路,依旧肩负着大量进出藏货物运输的重任,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一半,地势在海拔4000米以上,活奔乱跳的小伙到了这里也会被折磨得成“小老汉”。

行驶在青藏公路上的汽车部队。

  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奔走在青藏公路上,执行进藏物资运输任务,至今已有65年历史,他们就是高原汽车兵,陆军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汽车运输旅。

  65年间,没人比他们更熟悉这条路。

  10月的一天,在海西州格尔木市运输旅大院内,刚刚入伍一年的汽车兵杨潇潇缠着班长问,什么时候上线。汽车兵们习惯把每次执行青藏公路运输任务称为上线。

  “急什么急,马上就要开始了,先把车辆保养好。”

正在装卸物资的杨潇潇。

  没问到具体日期,杨潇潇更期待此次上线。也没多问,便埋头跟着老兵擦拭和检修车辆。听老兵说,只有仔细为车辆做好保养,这位“战友”才不会在风雪青藏公路上掉链子。

  “常年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公路行车,汽车性能会因高寒缺氧下降30%左右,钢铁做的家伙都受不了,何况人。”想起班长说过的这句话,杨潇潇擦的更认真了。

  不久,车队便出发了,近百台车行驶在路上,场面非常壮观。坐在副驾驶位上,杨潇潇异常兴奋,这也是他第一次上线,第一次踏足青藏公路。

  穿过戈壁滩,越过昆仑山,跨过可可西里、沱沱河,一路,杨潇潇兴奋和惊恐不断交织。兴奋的是从未见过雪域高原壮美景色,惊恐的是他从老兵嘴里得知,自通车以来,这条路的每2.5公里就有一名汽车兵倒下。

  第二天,车队抵达了沱沱河镇,海拔4700米。这是一个通往西藏途中士兵们用来歇脚的小镇。当杨潇潇还陶醉于青藏公路沿线风光时,这里,他领教到了高原反应的厉害。全身发热,四肢无力,头脑昏天黑地,整个人似乎散了架。然而祸不单行,寒冷的气候下,他却感冒了。第二天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也是此次任务中最难走的一段路。怎么办?祸不单行,低烧烧成了高烧,吃完药,打完针,杨潇潇坚持着,他知道这支部队的传统,即使生病也要上线,也要完成任务。好在及时治疗,车队即将达到拉萨时,杨潇潇退了烧。

  高原,总是以它桀骜不驯的性格,用严寒、暴雪、罡风,排斥一切生命。正如,行走于青藏公路上的汽车兵,还有谁没有经历过高山反应呢?

  此次队伍中,我遇到了第一次上线的杨潇潇,也遇到了最后一次上线即将退伍的老兵张小栋。1989年出生,他已经当了12年汽车兵,上线60余次。

  在张小栋擦拭车的空挡,我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老兵的外貌。高原的阳光,早已把这位来自陕西富平的汉子折磨成了“小老汉”,烈风把他脸庞镀成黑红色,双手格外粗壮、结实。他的样子令我有些伤感,他好像不像30岁的人,有些苍老,憔悴。嘴皮发紫,不错,这位老兵依然受高原反应的煎熬。

  “最后一次走青藏公路,有什么感受?”我问道。

  张小栋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只是摸了摸头笑了笑。“我给你讲讲这些年我上线时的故事吧。”于是,这位老兵便像对学生讲故事一样,讲2017年遭遇大堵车,一天一夜没睡觉的故事,讲开车时高原反应后用绳子勒紧额头的故事……

  那是2017年的冬天,唐古拉山附近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导致青藏公路90公里大堵车。张小栋驾驶的车辆,也在其中。途中,一些社会车辆因为没有带够充足的食物,不少人已经断水断粮到了喝雪水的地步,张小栋和战友一起,把自己的食物分发给了附近群众,然后在部队干部带领下,拿起铁锹,徒步1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充当临时交警,疏通车辆。

抵达目的地后,张小栋常顾不上弹洗风尘,立马开始整修保养车辆。

  就这样,他们一干就是一天一夜。其中的细节,这位老兵拙于言语,总是说这样的事儿太多了,这没啥,这没啥。在高原,有时躺着都会出现高原反应,难以想象他们在5000多米海拔的唐古拉山经历了什么。他记不清帮助了多少社会车辆脱困,多少次体力透支,多少次接近奔溃边缘。或许,对他来说,每一次上线,都是再普通不过的“这没啥”。

  在张小栋还是新兵时,上线途中便有了高原反应。手握方向盘,跟随大部队,不能随地停车,要保持好车据,不能掉链子,班长告诉他一个士兵间广为流传的土办法,遇到反应时,用绳子或带子勒在头上,可以暂缓反应,这种“老兵经验”让他在那天度过了难关。

  看张小栋说的起劲,我便问道:“退伍后有什么打算。”

  这位老兵犹如霜打的茄子般沉默了。

  “他啊,他退伍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娶个媳妇。”一旁的战友接过了问题。

  原来,由于高原反应,张小栋脱发严重,都秃顶了。这使他在每次相亲时总会被对方嫌弃,嫌他长相老,结果导致他一直单身。还没娶到媳妇,对张小栋而言是遗憾。可是,奔波在千里风雪青藏公路上的汽车兵,哪个人没有遗憾呢?对某营政治教导员齐强虎而言,孩子出生时,没有在身边就是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齐强虎,是位高材生,高考考进了军校。2009年,他被分配到当时的汽车团(2018年改组为汽车旅)。当坐上前往格尔木的火车时,看着眼前荒凉的景色,心中有了一丝伤悲。当听到同学分往了内地沿海城市时,心中的落差感更强了。

齐强虎用对讲机指挥战士。

  当看到老兵和干部们,顶着高原反应,依旧坚守在一线时,他告诉自己,人家能呆住,而且干得好,坚持了下来,自己为什么不能?

  2013年5月下旬,是齐强虎即将出生孩子的预产期。答应了妻子要休假回去,可就在休假前,他接到上线任务。结果,当他再次接到家人电话时,孩子已经出生了。

  这样的故事,在战士中很常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遗憾。恰恰是各种各样的遗憾,反而衬托出了高原汽车兵的伟大。

  在采访中发现,汽车旅的广大官兵虽然身处异常恶劣的环境中,但工作任务丝毫没有因此而减轻,每一位战士,平均一年要翻越数十次昆仑山,一出发就是数十天,回营后,常常顾不上弹洗风尘,就得整修保养车辆,为下趟任务做准备。

  高原汽车兵就是在“青藏线”上干着、拼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他们,奉献着、创造着、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