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西区扎实办让人民满意教育

24.10.2017  10:45

  青海新闻网讯 “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青少年普法工作先进区” “全国零犯罪率学校”、区级以上文明单位和德育示范校建成率均达100%……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城西区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力推进教育惠民工程,为全区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教育事业在城西区取得了累累硕果。

  过去的五年,城西区教育局始终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全面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厚植“五大发展理念”,牢树“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绝对”,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加大投入、改善条件、深化改革、提升质量、促进公平、丰富内涵,各项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全面实现,主要目标实现了新突破,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和谐、全面发展,有力支撑了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党建引领, 力促教育均衡发展

  始终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把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学校办出特色、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标准,为全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举措一:夯实教育基础

  为打牢思想建设根基,城西区教育系统扎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三基”建设以及目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为依托,坚持“四项制度”,确立“一二三四五”学习制度,持续增强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践行“两个绝对”的思想自觉。同时,为推动工作落实到位,城西区教育局党组增强担当意识,健全落实到人的“一岗双责”责任制度,防止出现组织断层和责任盲区。

   举措二:一校一特色党建引领

  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城西区教育局党组不断完善组织生活会、党务公开等制度,着力打造2个区级“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示范点”和行知小学党建长廊,积极选派党员干部1000多人次参加相关部门开展的各类党务培训,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党员教师带头参与学校管理、带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双带”体系建设,带动普通教师向党员看齐;树立“党建+”理念,以“教育系统阳光党建圈”为龙头,引导各党支部创建“阳光校园”“智慧党建”“文雅先锋集结号”等党建品牌;坚持将党建融入学校工作,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集团化办学等,促进师生成长成才;大力实施“学习、规范、先锋、阳光、党群共建”等“五大党建工程”,探索建立“一月一重点”党建工作管理机制,为教育系统党建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改革, 惠民工程行稳致远

  始终把深化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助推西区教育发展。改革顶层设计全面优化。率先出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4大类17项,有效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举措一:科学发展促教育

  在全省率先实施学前联盟活动、制定民办幼儿园管理扶持办法、采用“管办分离”的模式与民营企业合作办园(城西第一幼儿园)、建立学前教育学历提升与岗位服务并行的管理机制,推进学前教育的有序科学发展。同时,建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创“感知-分享-感悟-践行”的学科课程教学新模式,把“减负提质”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大力推进有效教学。

   举措二:教育改革办出特色

  建立全省首家督学责任区和实施第三方督导参与区域教育督导,大力创建“全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有力推动了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在全省建成区县级“数字化校园”,建成教育云平台应用模块46个,数字资源建设总量达13.6万余册,教材覆盖率达98.13%。

   举措三:集团化办学成效显著

  为放大自身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配合成立西宁七中等四个教育集团,理顺决策、执行、监督、保障等各个环节,并通过教育理念、教学资源、教师培训多方面的共享共促方式,尝试与湟源县对接学校通过网络开展远程课堂同步教学,筹集资金80万元支持对接学校打造教育信息化等品牌特色,助力西宁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加大投入,教育资源持续改善

  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为西区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发展轨迹奠定基础。

   举措一:43000万元落实基础教育

  五年来,通过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43000万元,落实薄弱学校扶持资金4250万元,争取各类建设项目专项资金7477万元,相继实施教育布局调整、整合教育用地、增加教育储备用地、信息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等各类教育项目,新增教育用地167亩,新建学校1所、改扩建3所,改扩建校(园)舍1.52万平方米。

   举措二:9800万元推动现代化教育

  五年来,投入教育技术装备累计达9800万元,全面实现“三通两平台”,拥有计算机教室38间、教学计算机3029台、多媒体教学设备406套,奠定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

   举措三:265万元筑牢校园安全

  五年来,投入265万元进一步加强“三防”建设,建成13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安全防控应急预案等9项制度措施,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法治讲座、逃生演练和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教育改革发展得到保障。

   目标实现,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

  始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西区教育为己任,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举措一:控辍保学率达100%

  进一步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公平受教育权利,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划片相对就近入学和网上报名录取政策,控辍保学工作扎实有效,小学入学率、升学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00%,巩固率达99.9%;坚持“两为主、两纳入”政策,全区共接收3.648万名流动和外来务工人口子女就读,占学生总数的24%。

   举措二:多举措解决“入学(园)难”

  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审批民办幼儿园6所,争取扶持资金1047万元用于改善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成立学前教育研究基地和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努力提高办园和保教质量,学前一、三年毛入园率高于国家水平。积极做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全免费教育、免除贫困家庭学前三年在园幼儿保教费等方面工作。五年来,为在校学生免除学杂费等费用5656.4万元,资(补)助辖区学前一年幼儿、残疾幼儿和辖区城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龄前儿童525.4万元,帮助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和申请各类补助300余万元。

   举措三:教育扶贫惠民2万余人

  不断健全完善关爱体系和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发挥工妇青少等组织作用,安排专人重点帮扶贫困家庭学生、留守儿童,特殊学生群体关爱工作普及面达100%,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倡导推进“一地一特色”教育模式,深化社区教育发展的内涵,围绕实用技术、教育拓展等重点,坚持社区教育与群众的生活工作需求等紧密结合,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受惠居民达2万余人。

   队伍加强,教师素质进一步提升

  始终坚持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西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举措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规范从教行为,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评估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并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践行‘两个绝对’,做塑形律己好教师”等多种活动,在广大教职工中形成了争做“四有”“四个引路人”好老师、积极进取的和谐工作氛围。

  举措二:完善教师培训考核

  每年投入200余万元,采用请进来、走出去、高校联动、理论与实践融合等形式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教师培训覆盖面达100%。持续深化教师基本功达标工程、教师素养提升工程、教师培训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四大工程”,建成城西区第二批3个名师工作室和八个学科优秀教师工作坊,充分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教研室——专兼职学科教研员——学科基地——学校教研组”教学研究网络的功能,建立教研员联点工作制和“2+3”教研工作模式,培育了一批业务精湛、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突出的优秀教师。

   举措三:落实全面发展任务

  设立12所省市级学校少年宫和13个道德讲堂,组建与学校特色相关的学生社团360多个,“民族团结教育”等一批校本课程在全省得到交流推广,家长学校和社区学校管理健全,形成了资源丰富的“三位一体”德育体系;投入250万元新建区心理辅导中心1个、学校心理辅导室12个,着力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方式;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工程”,深化体育软式器材教学改革,定期举办篮球、田径、合唱等阳光体育活动和艺术活动,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活跃校园文化,其中3所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足球特色试点学校”;通过系列措施,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学习兴趣,形成了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