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谱写教育惠民辉煌篇章

20.10.2017  11:46

  青海新闻网讯 五年来,在西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湟源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全面实施“教育强县”的战略,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努力做好普及、均衡、优化和提质的文章,各项教育惠民政策顺利实施,学校规划与布局调整步伐加快,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均衡发展,标准化学校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依法治教和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不断推进。

   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完善资源配置

  【保障教育经费足额投入】将义务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严格落实经费投入,近年教育经费达到“三个增长”要求。实施义务教育“零收费”工程,农村转移支付资金、地方教育费附加全部用于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保障布局调整有序推进】出台《湟源县学校布局规划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中小学布局。自“两基”国检后,全县中小学由原来的68所减少到目前的35所,基本完成布局调整任务。

  【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积极争取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小学校全面薄弱学校新建改造等项目,总投资26488.06万元(其中地方政府投入11883万元),新建高级中学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改扩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及教学点32所、幼儿园16所,新增学位2400人,新增校舍面积73454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105310平方米。

  【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稳步提升】近年来,累计投资4498.45万元(其中地方投入1205.42万元),新增中小学实验室、功能室99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2059.25万元,新增图书133998册,新增师生计算机994台,新增学生桌椅凳10787套,新建学生机房14间,配备班班通181套,新建全高清录播室5间。对34所学校师生饮水、14所学校的取暖设备进行了改造;对17所寄宿制学校食堂设备及学生床位进行了增置。各学校建成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教研云平台,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搞好梯队建设,实现教师同步发展。

  ●建立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实现了大范围、多形式、分层次的教师交流。

  ●建立教师全员培训机制。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建立优秀人才奖励机制。通过“名师走秀”“展教引领”“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坊”“羚羊车”送教下乡等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教育人才的示范作用。完善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评选机制,建立教育优秀人才库,充分发挥了优秀人才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按照“不劳不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制定落实了《湟源县教育系统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方案》,不断激发教师活力。

   注重内涵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安全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定期开展防震、防火、防暴和防灾等专项演练,不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打造了德育工作新品牌。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课程和学科课程标准,地方课程全面落实、校本课程多样开发、综合实践课程逐步深入、特色学校规模创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建立城乡互助共同体,不断深化教研教改。出台了《湟源县教研联盟实施方案》等文件,在县内组建了五个城乡教研联盟,积极开展了“名师走秀、展教引领”“送教上门、进城研修”“羚羊车”送教下乡、“名师工作坊”等系列教学活动,营造浓郁的教研教改氛围。

  ●率先启动城乡集团化办学模式,不断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组建了以城西区部分中小学对接湟源七个乡镇中心学校的四个教育集团。采取“四互四共”模式,以集团学校在学校管理、办学质量、教师发展、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成长等方面均衡发展为目标,率先启动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工作。共享了名校优质资源,实现优质教育的普及化,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育工作条例》及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全力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建立体质监测制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体育艺术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在校锻炼1小时;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活动。城关各学校积极开展班级特色、社团活动;农村各校积极创建少年宫,积极开展了艺术、科技创新、综合实践等内容丰富的课余活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建立教育发展奖励基金,不断激发教育活力。201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安排100万元,建立湟源教育发展奖励基金,健全了教育奖励激励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全县教育发展活力,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向优质高位迈进

  把教育事业纳入十三五规划,制定《湟源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湟源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实施办法》《湟源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了推进教育工作定期议会制度和领导包干蹲点责任制度、领导定期调研指导制度、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了以布局均衡、投入均衡、资源均衡、机会均衡、师资均衡、质量均衡等为基本模式的义务教育发展格局,义务教育学校从硬件建设到内涵质量提升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并于2017年9月底顺利通过了国家对湟源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使全县义务教育向优质高位迈进。

   关爱特殊群体

  保障儿童少年接受公平教育权利

  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制定并落实《湟源县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关爱工作实施方案》《湟源县残疾人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文件,把关爱特殊群体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全面落实“两为主”政策,严格实行留守儿童“零距离”、随迁生“零障碍”、学困生“零负担”、残疾生“零拒绝”、贫困生“零收费”的义务教育入学“五个零”模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监护和关爱,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关注民生,综合施策

  大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

  近年来,积极落实各类补助资金711.1万元,用于学前免费教育补助资金、学前一年教育资助金、普通高中免费教育补助资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补助资金、中职教育免费教育补助资金、中职国家助学金补助资金;2016年共落实487.588万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义务教育阶段“蛋奶工程”、义务教育阶段住校生生活补助、高中助学金、职业教育学生助学金、免除职业教育学生学费、教材费,受惠学生达1.5万人次;为1843名大学生发放生源地贷款1070.67万元,保证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家庭经济困难的40名大学新生资助路费2.9万元。2016年全县贫困村适龄学生入学率为100%。

   实施学前计划

  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在以公办幼儿园为龙头,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采取“政府投资建设、社会融资运营、保本微利运行、群众普惠受益”的“公建民营”办园模式,委托有办园经验和办园资质的社会团体、社会机构或个人营运进行管理,具有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幼儿园。2016年撤设城关小学学前班,规范学前教育秩序。五年来,总投资4859万元,新建及扩建幼儿园15所、走教点15所,通过闲置校舍改造幼儿园26所、走教点12所,新建扩建幼儿校舍面积13433平方米。通过该批项目的实施,全县学前办学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