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西宁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01.2016  14:30

  “十三五”时期(2016年至2020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二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科学制定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开拓创新、务实苦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认真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风险挑战,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五年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地区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跨过千亿元台阶,生产总值在全省占比突破50%,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省会城市前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出全国13.9个百分点,全市总财力突破300亿元。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工业保持稳定增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加速成长,园区聚集效应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发展内涵、业态、品质、效益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以五大基地、八大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高,海湖新区基本建成,兰新铁路、西宁火车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运,“四横十一纵一环”主干路网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增加37平方公里,城市综合承载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很大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7%和15%,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0.8%,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增就业持续增加,实现国家标准下23.88万贫困人口脱贫。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不懈治山、治气、治水、治污,建成北山美丽园,湟水流域综合治理取得重大进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在西北地区省会城市中率先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主城区“煤改气”在全国北方城市率先清零,黄标车淘汰走在全国前列,空气质量显著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成效明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全面依法治市开启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实现,向省委和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全球经济复苏之路艰难曲折,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变化,呈现出“四个没有变”的基本态势和未来趋势。全省经济总量和实力迈上新台阶,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西宁首位度、聚集度、贡献度高,肩负着“做强西宁、服务全省”的使命责任。我们既要看到所拥有的重大发展机遇,更要清醒认识到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发展基础薄弱,资源禀赋差、综合实力不强;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竞争力、创新能力不强,主要依靠投资等要素驱动的增长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部分企业效益下滑,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任务艰巨;生态环境回旋空间小,土地、水资源紧缺,局部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不高,物价涨幅在省会城市中排位靠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完善;发展转型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深化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依然突出;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较低,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能力亟待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治理水平有待提高,法治建设、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等有待强化。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市既拥有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我们必须准确把握西宁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和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阶段性特征,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促进传统动力、新兴动力加力增效,坚持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协同发力,园区、城区、县域齐头并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更大空间和回旋余地,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和跨越发展。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省委“131”总体要求,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为着力点,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注重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力,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打造开放型现代化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幸福西宁”。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完整、系统、准确地领会把握中央和省委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理念和原则,并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坚持民生为本,增进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履职为民的坚定立场和价值取向,把群众当成亲人和依靠,坚定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不动摇,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水平,使各族群众共建共享“幸福西宁”,拥有更多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做强西宁,服务全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新的发展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顺应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趋势,激发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民生导向的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强化省会城市的责任担当和中心城市的经济势能、带动效应,发挥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支持我省藏区进一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面向全省群众,在医疗、住房、养老、教育、就业创业、科技文化等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强化“西宁稳则全省安”的全局意识,加强基层和群众工作,形成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有效防范、化解和掌控各类社会风险,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把优化空间布局作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以城带乡的突破口,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施全域统筹规划,以绿色生态为引领,划分主体功能区,市区实施内优外拓,主城区着力“双增双减”,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坚持生态优先,“五化”同步。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决不以破坏生态、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新优势,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完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和动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战略,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西宁经济实现由传统内陆型向现代开放型的重大转型。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保障。 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出偏差地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强化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市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增强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大力加强党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各族群众积极性创造性,有效集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不断强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委“131”总体要求,实现“12315”总目标,即实现“一个率先”、推动“两个转型升级”、建设“三个示范基地”、打造“一个城市窗口”、争当“五个排头兵”,开启“幸福西宁”建设新征程。 把握中央和省委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化提升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业效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提升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和城市管理,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全省生态文明先行区的示范基地;积极运用、推广先进循环低碳技术,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行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构建循环工业体系、农业体系和服务业体系,建设全省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示范基地;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服务全省藏区发展,建设全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示范基地。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传承青海精神,展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和精神风貌,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建设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打造展示青海精神高地内涵的城市窗口。落实省委骆惠宁书记“发展上做贡献、改革上走在前、稳定上做支撑”的重要要求,争当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创新创业、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公共服务、加强法治建设的排头兵。

  今后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在完成上述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养老保障水平、住房改善程度等部分民生工作继续靠前。收入差距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中等收入群体人口比重上升,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国家现行标准下提前实现整体稳定脱贫。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10年的三倍左右,人均生产总值提前超过一万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财政金融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强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进出口总额实现翻番。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科技进步贡献率、研发投入比重、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不断加大,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培育,非公有制经济快速成长,创新驱动取得新成效,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主体功能区建设得到强化,生态山水城市格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合理控制,初步形成与生态文明新时代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空气质量、出境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森林覆盖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进一步提高,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青藏高原生态宜居城市。

   公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尊重自然、崇尚科学的现代文明意识和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青海精神不断得到弘扬,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撑力量。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制定执行工作规则,健全市、区县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制度基础,完善党委运行机制,地方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积极进展。依法治市取得重要进展,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浓厚。平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建立,社会治理机制不断创新。基层组织全面加强,基础工作全面进步,基本能力全面提升。

  [1]  [2]   [3]   [4]   [5]   下一页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
省政协“委员讲堂”开讲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和《2021年省政协理论学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