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媒体记者油田行】坚守一线二十二载 史昆用行动“亮”出石油人风采

13.12.2017  15:31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樊永涛 鲁东 摄影报道)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日记中的一段话。

  中石油青海油田采油一厂尕斯第一采油作业区

  面对着“油井、戈壁、荒漠”艰苦的工作环境,中石油青海油田采油一厂尕斯第一采油作业区计注一站班长史昆,扎根高原,努力拼搏,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劳动岗位上一干就是22年。

  史昆

  “跃2-23井侧动液面供液不足,建议调小工作参数……”冬日的海西州茫崖行委花土沟镇异常寒冷,12月8日记者来到中石油青海油田采油一厂尕斯油田,史昆和同事正在油田厂区做日常的巡查工作,及时处理现场上出现的问题。“勤动手,多思考,常练习,这样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有些难题巧妙地解决。”不善言辞的史昆用很简短的话讲述了他多年来的工作心得。

  从一名普通的班组长成长为青海油田采油技能专家。从一名学徒到现在的“史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除了时间的沉淀以外,更可贵的是史昆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

  史昆与同事正在巡检

  尕斯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人迹罕至的茫崖昆仑山脚下,高寒缺氧,平均海拔3000米。但这里是青海油田原油产量的“火车头”。 1995年,史昆技校毕业后,分配到青海油田采油一厂尕斯第一采油作业区。 “刚到采油一厂尕斯采油作业区的时候,由于业务不熟悉工作中经常出现数据搞混等的失误,当时我们班长都开始怀疑我的工作能力了。从那以后我就暗暗发誓,不论有多难一定要掌握采油工的相关知识,做一个懂技术的采油工!”史昆说。

  “有时候工作中确实有些难题,由于设备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确实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真是有点心不甘,甚至会有些难过。”史昆告诉记者。于是,他在工作中处处留心,白天跟着班长和师傅上井时,就把井上出现了什么情况、别人是怎么处理的,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晚上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细心揣摩。抽油机调整曲柄平衡操作和更换闸门是采油工必须现场操作的技术活儿,为了掌握这一技能,他利用休息时间苦练。“当时工具经常将手背划出一道道口子,手掌磨出血泡,两臂发酸抬不起来,但我没有退缩过。”史昆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采油一厂举行的技能比赛中,他代表作业区参赛,以优异的成绩,一举夺得第一名,并以操作得分第一的成绩刷新了采油一厂抽油机调整曲柄平衡操作和更换阀门的操作纪录。

  那时候采油作业区有位技术能手叫齐宪维,是有名的“抽修专家”,他就拜齐宪维为师,学习抽修保养知识;作业区一名老师傅叫初炳军,摸索出了一套油井管理办法,他就利用下班时间骑上自行车前去井站当面求教。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他熟练掌握了量油、调参、碰泵、加皮带等采油工必须掌握的技能。

  20多年史昆记录下了上万个油井生产运行参数,绘制了上百张井站工艺流程图,练就了一身的绝活儿。如今只要油井出现问题,他通过“望、闻、听、摸”就能发现生产问题,迅速解决,被大家赞誉为“油井神医”。

  史昆与同事检修抽油机

  尕斯采油作业区总共200多口井,而史昆的工作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巡井、清蜡、查看仪表…在很多人眼中这份工作单调乏味,但在史昆眼里这些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2003年初,史昆接手了几口含蜡高、出砂严重的井,油井断、卡、脱现象频繁发生,管理难度和维护难度都非常大。面对种种困难史昆没有退缩,选择了迎难而上,他一口井一口井地摸索,给每口井都建立了油井史资料档案,实施了“一井一法、一井一策”。几年下来这些问题油井经过史昆的“调教”,累计增油200多吨,降本增效70多万元。

  史昆告诉记者,一次油井在热洗作业过程中,突然井口传来刺耳的声音。瞬间,井口周围原油像雨点一样从空中落下。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种情况下,只有关闭井口套管阀门才能控制喷油点。危险面前,史昆毫不犹豫地提起一把管钳,冲进了炙热的“油雨”中。通过近距离观察,史昆发现喷油点位于套管阀门旁边。于是,史昆不顾自己生命安危,顶着喷油点形成的高压,双手紧紧扳动阀门手轮,吃力地一圈一圈地转动阀门。几分钟后,喷油点渐渐减弱,他才得空转头吐出了嘴里的原油,又继续用管钳扳动套管阀门。当刺耳的声音戛然而止的瞬间,史昆瘫坐在了地上。回到站区,他脱掉了被油液浸透的工装,用汽油洗头、洗脸,再到基地澡堂,又用洗衣粉继续清洗身体……。

  作为全国劳模和技术带头人,作业区的班员为自家单位能有史昆这样的优秀同事而感到自豪。“我现在是一名高级技师,能获得今天这个荣誉离不开史昆的影响,他对待工作时那种兢兢业业的态度和知难而上永不言败的石油人精神,也在无形中影响着身边的很多人。自然环境虽然如此恶劣,但史昆还能做到不忘初心,扎根有为,潜心研究,这就是我们柴达木石油精神的写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高级技师张占玉说。

  作为班长的史昆,工作中他团结同事;作为党员,他身先士卒,活跃在一线井场。记者了解到工作以来,史昆所带的10余名徒弟中,有6人已是采油高级工,2人被评为技师,2人被评为高级技师,有的徒弟甚至走上了专业技术岗位。除了在生产、创新中史昆发挥专长,与大家共同协作,在技能竞赛、班组长对抗赛、“传帮带”中都有他的身影,讲经验,授要点,传技能,教方法,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史昆所在的作业区先后被评为油田公司红旗基层单位、优秀党支部,作业区作为全厂最大的采油作业区,开发指标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尕斯第一产油作业区经理梁青山说。

  敦煌基地的史同德与花土沟采油一线的史昆正在进行视频聊天

  史昆的父亲史同德是一名“老石油”,聊起史昆,父亲史同德告诉记者:“忙,他真是个大忙人。”史昆是个爱钻研的人,休息回家后还时常想着工作的事儿。“看到自己的孩子回到家后还要工作,为工作中的难题愁得整夜睡不着觉的时候,真的很心疼他。”史同德说。史昆的两个孩子,正是需要父母花时间陪伴的时光。可是由于工作原因,史昆经常是身不由己。孩子童言无忌,经常说,爸爸怎么总是在上班,爸爸回家了怎么还在忙工作……史同德看在眼里,虽然遗憾,但他还是选择了理解和支持。“他是一名劳模,又是一名石油人,我为他感到骄傲自豪,我能理解他,更应该全力在工作和生活上支持他。”史同德说。

  正是由于像史昆一样的石油人,默默耕耘奉献着,才将我国的石油事业一步一步做强做大。而史昆就是几代中石油青海油田石油人的缩影,也是那些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用脊梁挑起中国石油事业重任的石油人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