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面对面:倍加珍惜三江源的绿色财富

09.03.2015  14:49

      “森林草原、江河湿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绿色财富,必须倍加珍惜。”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再次提到要保护好三江源,在我省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生态环保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必须紧抓不松劲。如今,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已实施一年,为了保护三江源生态建设成果,我省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鲍义志委员说,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采取的退牧还草、禁牧减畜、生态移民、荒漠化治理和人工增雨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多年来,民盟等各民主党派也持续关注三江源生态保护,深入调研,通过全国“两会”等多种渠道进行呼吁,为争取国家对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支持做了我们的努力。

  “去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启动,涉及的行政区域由原来16个县增加到21个县,面积由15.23万平方公里增至39.5万平方公里,实施了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封山育林、水土保持等一批生态民生工程。十多年的努力,使玛多这样的三江源核心地区重现了星罗棋布、波光粼粼的‘千湖’美景。”诺尔德代表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流域上下游横向补偿机制试点,我省代表委员们纷纷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那么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来说,目前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鲍义志委员分析说,这些年三江源保护更多的是由国家来投入资金,但从生态恶化的现状来看无异于杯水车薪。青海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在不断地呼吁,要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因为我们在上游放弃了GDP的考核,特别是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进行生态移民,作出了巨大牺牲,只有建立完整的、有效的、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更很好地解决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是有效解除地方各级政府在保民生、保运转、保稳定方面的后顾之忧,巩固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果,让人民群众真正受益,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诺尔德代表说,这是青藏高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移民搬迁潮,牧民们走入城镇社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三江源再现碧水蓝天。如果移民搬迁后不能获得足额的补偿,不公平地承担了生态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将导致生态移民的生活水平严重下降,最终会影响到三江源生态保护成果。因此,建立科学的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以改革激发广大牧民支持、参与三江源生态保护。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说,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那么我们要保持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成果,应该进一步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鲍义志委员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客观地评价保护取得的成绩,找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手段。要加强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生产生活技能培训,保证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让三江源恢复原有的生机。民盟青海将继续关注、不断建言,为三江源做出我们应该做的贡献。

  “一定要发挥广大牧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他们投身生态保护建设的积极性,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高度自觉和行为规范。”诺尔德代表说。